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21篇
临床医学   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8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33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复合PLGA支架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胎儿骨髓间充质干细胞(fetal bone marrow mesenehymal stem cells,fBMSCs)与低热高压法制作的聚丙交酯-乙交酯(PLGA)支架材料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骨的可行性。方法 预制PLGA支架材料,取5月胎儿肱骨和股骨骨髓,用单核细胞分离液分离fBMSCs,含双抗的低糖DMEM原代和传代培养,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物学特性,用F1TC标记的抗CDl05、CD44和用PE标记的抗CD34、CD29对第4代细胞进行流式细胞鉴定,并与PLGA支架材料复合培养l周后行扫描电镜观察。结果原代及传代培养的fBMSCs增殖较迅速,第4代CD105阳性细胞占84.08%,CD29阳性细胞占88.77%,CD44阳性细胞占89.53%。复合PLGA支架材料细胞生长状态良好。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骨组织工程适宜的种子细胞,与低热高压制作的PLGA支架材料复合可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  相似文献   
2.
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我国成人教育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成人教育与普通教育有相同之处,但更有其特殊之点。因此,成人教育许多方面的规律尚待探索。有人提出把教学过程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认为智力因素是学习的操作系统,非智力因素则是动力系统。吴福元等认为,非智力因素虽不直接介入学习的认识活动,但对大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甚至比智力因素还要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影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7种常见的MBL基因单倍型标准质粒。方法以已确认MBL基因单倍型及基因型的DNA样本为模板.利用SSP-PCR技术扩增出包含MBL基因启动子区及第一外显子的单倍型片段并将其克隆人T载体;用定点突变技术分别将其第一外显子52和57位密码相应的碱基突变;采用PCR和测序进行鉴定。结果以单倍型及基因型已确认的DNA样本为模板,采用SSP-PCR和分子克隆技术获得单倍型HYPA、LXPA、LYOA、LYPA和LYPB重组质粒;以单倍型HYPA及LYOA重组质粒为模板,采用定点突变技术获得单倍型HYPD及LYOC标准质粒。结论构建成功常见的7种MBL基因单倍型标准质粒,为采用SSP-PCR、Real-time PCR等技术分析MBL基因相应的SNP及其单倍型与基因型提供了标准对照。  相似文献   
4.
天然免疫系统通常籍模式识别受体识别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取决于感染的性质,模式识别受体通过细胞外 或细胞内途径识别病原体,并传导相应的信号,激活宿主防御应答,消灭入侵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人CGT52TGT MBL突变体在CHO细胞中的表达及其产物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初步探索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引起调理吞噬缺损的机制。方法: 采用PCR技术, 从质粒pMBLm52中获取含CGT52TGT点突变的MBL基因, 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中构建重组表达载体。经测序验证后, 电转染入CHO细胞。以800mg/LZeocin筛选转染后的CHO细胞30d; 随后的30d中, 维持Zeocin的浓度在200mg/L, 以获取稳定转染的细胞。以RT PCR分析其mRNA的表达情况。表达产物经Ni NTAagarose纯化后, 以非还原SDS PAGE和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初步鉴定。结果:以PCR扩增的MBLm52基因片段长约750bp, 将其插入表达载体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4 /HisMaxC MBLm52, 测序验证序列正确后将其电转染入CHO细胞。从细胞培养上清中获得的纯化的表达产物, 主要为相对分子质量(Mr)约60 000的分子, 寡聚化程度明显低于重组人野生型MBL和从人血浆中分离的MBL。结论: MBL基因CGT52TGT点突变可能并不影响其表达产物向胞外分泌的过程, 但突变后产生的Cys可能形成新的二硫键, 影响MBL结构单位和/或寡聚分子的形成, 推测该突变MBL蛋白不能发挥正常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MBL对树突状细胞体外分化成熟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 (MBL)对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 (MoDC)分化成熟的影响。方法: 以天然人MBL刺激MoDC,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DC的形态; 用FACS分析DC的表型; 用 3H- TdR掺入法测定DC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增殖的能力; 以酵母多糖颗粒吞噬试验评估DC的抗原摄取能力; 用ELISA检测DC培养上清中IL- 12和TNF- α的含量。结果: MBL刺激的DC表面分子CD1a、CD83、CD40、CD80、CD86和MHC DR的表达均上调,摄取酵母多糖颗粒的能力降低, 激发初始T细胞增殖的能力加强, 分泌的IL- 12增多但几乎不分泌TNF- α。结论: MBL能诱导DC分化成熟, 提示其可能通过调节DC的功能而参与获得性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7.
纤维胶原素     
纤维胶原素是一组含纤维蛋白原样区和胶原样区的蛋白质,其结构与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BML)相似,但其糖结合区不同,前者是纤维蛋白原样区,后者是糖识别域。纤维胶原素识别病原体表面的糖结构后,通过结合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而激活补体凝集素途径,还能介导调理吞噬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钙离子载体(CI)能否诱导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化为树突状细胞(DC),并初步探讨其信号转导途径。方法分离健康献血者的PBMC,在体外用CI(A23187)或人重组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CI培养40h,或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4(IL-4)培养7d,部分PBMC预先用W-7或CsA或K35926处理30min后,再加入上述细胞因子或CI。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CD14、CD80、CD86、CD83等分子的表达,MTT比色法检测其对同种异体混合T淋巴细胞的刺激增殖作用。结果健康献血者的PBMC经CI培养40h,或rhGM—CSF与CI培养40h,或rhGM-CSF与IL-4培养7d,均可获得DC的典型形态和表面分子的表达,包括CD14表达下调、共刺激分子(CD80、CD86)表达上调,以及较强刺激同种异体混合T淋巴细胞增殖的作用;CI诱导的DC其CD14分子的下调及CD83分子的上调更明显,刺激混合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rhGM-CSF可协同CI诱导PBMC向DC的分化。经rhGM—CSF及CI处理的PBMC,其形态、表面标志物及对T细胞的刺激增殖能力,均受到W-7或CsA或KT5926不同程度的抑制;而rhGM-CSF及IL-4所诱导的PBMC其形态、表面分子的表达以及刺激T细胞增殖的作用却不受上述抑制剂的影响。结论CI可快速诱导PBMC向DC分化,其分化过程可能受控于Ca^2 /钙调蛋白及其下游的多个细胞信号转导途径的调节。  相似文献   
9.
刘俐  陈政良 《免疫学杂志》2004,20(Z1):18-20
甘露聚糖结合凝集素(MBL)系胶原凝集素家族成员,是天然免疫系统中的重要分子。血清MBL浓度受其结构基因第一外显子几个点突变的影响和启动子区多态性的调控。MBL基因突变使其血清浓度降低,除导致调理吞噬缺损外,还与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干燥综合征、皮肌炎、克隆病、动脉炎等有关。  相似文献   
10.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NK细胞受体(Ig-SF NKR)是一大类结构和功能均具一定异质性的分子,迄今已克隆了32个全长cDNA,已确定一级结构的分子有20个。Ig-SF NKR属于Ⅰ型跨膜蛋白。本文还对Ig-SF NKR的配体识别特异性、信号转导机制及其生物学意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