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纹状体内注射转录调控因子cAMP应答元件结合蛋白(CREB)基因对左旋多巴诱发异动症(LID)帕金森病大鼠前强啡肽原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6-羟基多巴胺(6-OHDA)立体定位注射制备偏侧帕全森病大鼠模型,左旋多巴腹腔注射治疗4周诱发LID大鼠模型。向各大鼠模型纹状体内分别注射1μL的反义、正义CREB,进行异常不自主运动(AIM)功能评分,并采用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大鼠纹状体内前强啡肽原基因的变化。结果正常大鼠纹状体内注射反义CREB后前强啡肽原mRNA水平明显增加(P〈0.01),LID大鼠给予正义、反义CREB治疗后,AIM评分与前强啡肽原mRNA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LID大鼠中,CREB失去了正常的前强啡肽原mRNA调控功能,是发生LID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肿瘤患者抗凝物质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肿瘤患者抗凝血酶Ⅲ(AT-Ⅲ)、蛋白C(PC)、蛋白S(PS)的活性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STA compact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测定53例恶性肿瘤组和39例良性肿瘤组的AT-Ⅲ、PC、PS活性,并与51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恶性肿瘤组和良性肿瘤组的AT-Ⅲ、PC、PS活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且恶性肿瘤组明显低于良性肿瘤组(P均<0.01),但在恶性肿瘤中消化系统与妇科抗凝物质活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凝物质AT-Ⅲ、PC、PS活性检测可以作为肿瘤患者诊断、疗效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3.
病毒性肺炎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一般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肺闭喘咳、咳嗽等范畴。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临床需根据病情的辨证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现将近年来常用的病毒性肺炎的中医治疗法则作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4.
探讨EP6-A、CAP-IRC和改良的Doumas等三种线性评价方法的区别和适用性及在化学发光检验中的应用。采用CAP-IRC、EP6-A、改良的Doumas等三种方法对8个化学发光检验项目进行线性评价,比较评价结果的异同。结果显示:在8个化学发光检验项目中,EP6-A方法和CAP-IRC方法均有5个可直接判断为线性,2个为临床可接受线性,1个为非线性;改良的Doumas方法有3个为线性,5个为非线性。结论:改良的Doumas方法不适用于临床化学发光检验线性评价。  相似文献   
5.
为贯彻落实《食品标签通用标准》掌握市售食品商品标志及索证现状,制订相应管理对策,我们于1993年2月21日至2月25日抽样调查了蚌埠市21个食品销售点的397种食品,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病变形态学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A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1年3月-2004年11月410例STEAMI患者直接PCI后的临床和造影资料,无复流患者51例,由其余359例直接PCI后TIMI3级冠脉前向血流者中随机抽取60例作为正常血流组。结果无复流的发生率为12.44%。分析表明:两组在几乎完全闭塞、血栓、钙化、长病变等造影发现的罪犯血管形态学改变中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STEAMI患者如果在造影时发现罪犯血管存在几乎完全闭塞、血栓、钙化、长病变等形态学改变,则行直接PCI后无复流的发生率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陈广新 《中外医疗》2010,29(34):90-90
腕部存在较密集的重要血管、肌腱、神经。切割伤后往往伤情不明,需急症手术探查,修复断裂组织。动脉损伤出血多,可危及生命,重要的神经、肌腱损伤,处理不当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影响手部功能,血管损伤处理不当造成手部组织坏死。查明伤情,正确及时的治疗是取得优良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种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气管肺炎,一般属于中医风温肺热病、肺闭喘咳、咳嗽等范畴.针对本病的发病机理,临床需根据病情的辨证特点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现将近年来常用的病毒性肺炎的中医治疗法则作一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9.
背景:前交叉韧带在复杂的生理加载环境下具有其独特的非线性力学特性。弹性蛋白作为前交叉韧带力学特性的重要贡献者,其在轴向拉伸下对前交叉韧带力学响应特性尚不明确。目的:定量分析弹性蛋白对前交叉韧带拉伸力学响应的影响。方法:制备弹性蛋白酶溶液及对照缓冲液。将猪前交叉韧带样品制备成小规格样品,随机分别浸泡于0,0.1,1.0,2.0,5.0,10.0 U/mL的弹性蛋白酶溶液中6 h,另取相同规格小样品分别浸泡于2 U/mL的弹性蛋白酶溶液中0,1,3,6,9,12 h,以确定适合弹性蛋白靶向酶的浸泡条件并进行消化效果验证,使用组织学染色比较酶处理对组织结构与成分的影响。将韧带样品随机分为酶处理组和PBS组,分别浸泡在2 U/mL弹性蛋白酶溶液和PBS中6 h,于浸泡前、后均进行力学拉伸测试。结果与结论:①生化结果表明,2 U/mL弹性蛋白酶溶液浸泡6 h能将弹性蛋白含量降低31.1%,且没有显著影响组织内其他力学相关成分;②组织学结果显示,弹性蛋白酶可渗透入组织内部,浸泡后的组织松散程度增加;③在浸泡前、后的力学结果中,PBS组的多项力学性能均显著下降,酶处理组仅有低张弹性模量显著升高及初长度显著增加;④组间比较结果显示,浸泡前PBS组与酶处理组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而浸泡后的酶处理组的低张弹性模量、初始斜率、饱和斜率和初长度比PBS组显著增加;⑤以上结果表明,弹性蛋白降解显著影响了前交叉韧带的生物力学属性,进一步补充了对前交叉韧带结构-功能关系之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后,应用神经节苷脂预防迟发型脑病发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117例,行 MRI 检查出现双侧基底节区弥漫性低信号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n =57)采用常规吸氧、高压氧、激素、依达拉奉、改善脑代谢等的常规治疗;观察组(n =60)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神经节苷脂(100 mg,静脉滴注1次/d)治疗,连用14 d,随访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出现迟发型脑病的例数和时间,采用简易智力状态量表(MMSE)和改良的 Barthel 指数(MBI)量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昏迷病人清醒后)、治疗后(2个月时)的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对照组发生迟发型脑病的例数为21例,发生率为36.8%,发生时间为5~39 d,平均17 d,观察组出现例数为8例,发生率13.33%,发生时间为11~51 d,平均26 d(t =8.66、-12.24,均 P <0.05)。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MSE 评分分别为(13.25±2.87)分和(12.68±2.32)分,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MSE 评分分别为(16.05±2.41)分和(21.58±3.24)分(t =-2.10、-7.56、-8.23,均 P <0.01)。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BI 评分分别为(24.392±5.19)分和(25.97±6.86)分;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 MBI 评分分别为(65.32±11.02)和(49.08±8.56)(t =-13.30、-20.39、-17.46,均 P <0.01)。结论早期应用神经节苷脂联合吸氧、高压氧、激素、依达拉奉、改善脑代谢等常规治疗,可明显减少迟发型脑病的发生率,并明显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