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4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31篇
预防医学   12篇
药学   1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上遇到一些伤寒患者,病情重笃,临床表现特殊且有各种少见并发症,常易误诊为其他疾病,现予介绍。例1 女,15岁。因发热两周伴右上腹痛和黄疸一周于1981年8月14日入院。起病时有畏寒、乏力、体温高达38.5~41℃。一周后皮肤黄染伴恶心、呕吐。体检:T39.4℃,P98。热性面容,皮肤巩膜明显黄染,心肺正常,肝肋下4.5cm,剑突下5.5cm,脾肋下1.5cm。白细胞5200,分类正常。嗜酸性粒细胞计效为0。II45u,VDB双相反应,  相似文献   
2.
老年脂肪肝超声诊断与血脂、血糖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多资料表明,我国脂肪肝发病人数呈上升趋势。随着超声的广泛应用,脂肪肝的检出率大大提高。目前,有关脂肪肝高血脂症的研究和报道较多,但对老年脂肪肝患者的二维声像图特点与血脂、血糖关系的分析不多。本文应用超声诊断标准,对2003年6月至2004年3月在我院健康体检的369例60岁以上的体检人员进行脂肪肝筛查,并同时进行血脂和血糖的检测,根据检查结果对脂肪肝与血脂和血糖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 ,41岁。因反复腹胀、纳差 3年 ,发热伴头痛 1周于2 0 0 0年 5月 2 8日入院。患者 10余年前发现 HBs Ag阳性 ,3年前诊断为“肝炎肝硬变失代偿期”。2 0 0 0年 3月 ,患者因“肝硬化腹水”住外院治疗 ,5月底病情缓解出院。出院当日开始发热、头痛 ,伴恶心、呕吐 ,1周内逐渐加剧而来我院诊治。当时肝功能检查 :丙氨酸转氨酶 (AL T) 5 7.5 U/ L,天冬氨酸转氨酶 (AST)82 .1U / L ,血清总胆红素 (TBIL )正常。保肝治疗后 ,体温仍在38℃左右 ,头痛逐渐剧烈难忍 ,给予甘露醇、布瑞特等脱水剂仍较难控制。入院后两次上消化道出血 ,量达 …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析上海市退休女干部乳腺微小癌患病情况、影响因素及对应检测方法的诊断效能,为后续诊断预防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对2017年1月—2019年12月定期接受体检的12 867例上海市退休女干部病历资料做回顾性分析。对体检对象先行乳腺查体及常规超声检查,检查为疑似乳腺微小癌患者再进行乳腺全容积成像(ABVS)联合数字钼靶(MG)检查,并以病理学方法进行确诊;采用泊松回归分析乳腺微小癌的影响因素;对各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其诊断效能。
  结果  12 867名退休女干部检出疑似乳腺微小癌患者2 924例,经病理方法确诊有10例为乳腺微小癌。2017年、2018年及2019年乳腺微小癌检出率分别为69.99/10万、74.74/10万及87.59/10万。总体检出率为77.72/10万。泊松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 50岁、超重肥胖、有乳腺相关疾病遗传史、有X线照射史、有职业压力、未行母乳哺乳、绝经、有既往激素服用史、有甲状腺疾病史、未婚或丧偶、有子宫肌瘤史均为乳腺微小癌的危险影响因素(OR = 1.137 ~ 2.296,P < 0.05)。3种方法(ABVS、MG及ABVS+MG联合)和确诊病例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889、0.823、1.000(P < 0.05);灵敏度均> 0.700,特异性均≥ 0.999,准确性> 0.999。确诊的10例乳腺微小癌患者中,经ABVS诊断出8例,有2例误诊为良性病变;经MG诊断出7例,3例误诊为良性病变。
  结论  上海市退休女干部乳腺微小癌患病率较高,且受多种高危因素影响。推荐采用ABVS联合MG技术进行常规筛查,为乳腺癌的早期诊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患者女,59岁。因无意间发现左足一肿块,约鸽蛋大小,无压痛、无发热等不适反应。专科情况:左足背可扪及一肿块,大小约30mm×10mm,皮肤隆起,质中,光滑,无压痛,与周围无明显边界。超声检查:左足背包块处可见一低回声区,大小约34mm×11mm,边界尚清,形态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邻近骨皮质连续性完整,CDFI:肿块内部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PSV:20.7cm/s,RI:0.70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发现香菇和云芝多糖具有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现认为对于免疫功能低下、紊乱以及肿瘤等疾病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香菇多糖(Lentinan):它可使降低了的辅助性T 细胞的活性恢复,敌视为当今最强的辅助性T 细胞活性的恢复剂。小鼠口服或腹腔注射香菇多糖可诱生干扰素,它还具有抗补体活性,可使C_3的溶血活性丧失96%,以及特异性地增加血清中α、β球蛋白,并发现这些球蛋  相似文献   
7.
应用斑点杂交方法对36例HBsAg阴性的各种类型的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血清HBV-DNA的检测,33例获得阳性结果。目前认为血清和肝组织HBV-DNA的检测是判断HBV感染和复制的特异和敏感方法,对于HBV感染的临床诊断和流行病学的研究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8.
强力宁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景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力宁对慢性乙型肝炎治疗前景的探讨第一附属医院传染科张卫红,闵贤关键词强力宁;乙型肝炎中图号R512.6近年来,强力宁已广泛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下简称慢乙肝)的治疗,但用药的有效率却反应不一。本文旨在应用随机对照方法观察强力宁对慢乙肝的疗效以及对HB...  相似文献   
9.
由肝脏疾病引起的大脑功能障碍多半以门腔循环性脑病为特征,它可表现为初期的隐匿性病变至最终发生肝性昏迷。近年来可将引起肝性昏迷的原因分为急性肝衰竭(内因性昏迷)和慢性肝衰竭(外因性昏迷)两大类。病因和发病机理引起肝性昏迷的原因见表1。长期来门腔循环性脑病的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对各种病理因素的共同影响也了  相似文献   
10.
肝昏迷是以意识改变以至昏迷为主要表现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综合征。迄今为止,肝昏迷的病死率仍然很高。对部分患者,如能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仍有争取清醒和恢复的可能,故须注意严密观察病情,积极抢救,特别应争取在进入昏迷前即行极积治疗,以防病情发展。现以急性重型肝炎引起肝昏迷为例,试述有关抢救的几个原则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