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方法治疗自身免疫型习惯性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78例确诊为自身免疫异常引起的习惯性流产患者,分为4组,1为阿司匹林+泼尼松组(22例),2为阿司匹林+肝素组(18例),3为静丙组(20例),4为对照组(18例),不接受任何治疗,用卡方检验比较各组妊娠成功率。结果1、2、3组与对照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种治疗方法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1组出现了胎膜早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妊娠合并症,2组出现了早产和消化道出血,但各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传统的激素、抗凝剂和被动免疫疗法均有一定疗效,但三者之间疗效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的效果。方法对经严格选择,有适应证的异位妊娠22例患者,用米非司酮口服,每天1次,每次150mg,连用3天。结果15例服药后4~10天血尿β-HCG转阴,3例输卵管妊娠流产,经保守治疗20天后血-HCG转至正常,余4例中转手术。结论米非司酮可作迷非手术治疗用于异位妊娠,但必须严格选择适应证。  相似文献   
3.
低分子量肝素治疗妊娠合并心脏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和肝素在预防妊娠并发心脏病患发生血栓栓塞的疗效。方法:全部2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低分子量肝素组)14例,对照组(肝素组)13例,实验组低分子量肝素(LMWH)2500-5000IU/d,单次皮下注射,对照组,妊娠早期和中期肝素使用剂量5000IU/d,晚期妊娠增加可至10000IU/d。结果:实验组14例平均用药时间121d,均未发生明显的局部及全身并发症,对照组13例平均给药时间102d,其中2例孕妇并发骨质疏松症,2例剖宫术后出血量明显增多。结论:低分子量肝素具有较强的抗凝作用,出血等副作用较一般肝素明显减少,且使用方便,无需特别监护,应用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预防性抗凝效果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TPN支持疗法对外科危重病人手术后血清蛋白质和细胞免疫的影响。方法:70例外科危重病人随机分成TPN组(40例)和常规组(30例),分别在术前和术后第10天采血测其白蛋白(AL)、前蛋白(PA)、转铁蛋白(TF);T细胞亚群(CD3^ 、CD4^ 、CD8^ 、CD4^ /CD8^ );血清白介素—2(IL—2)的浓度。结果:与常规组相比,TPN组血清蛋白含量术后未见明显下降;细胞免疫指标CD3^ 、CD4、CD8^ 、CD4^ /CD8^ 、IL—2升高明显。结论:TPN改善了重病患者手术后的营养状况,提高了免疫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改良新式剖宫产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52例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A组210例采用新式剖宫产术式,B组242例采用改良新式剖宫产术式。比较两组切口两侧角部筋膜下出血率、缝合腹膜时间、术后疼痛(中重度)、术后病率、手术时间及切口长度。结果:切口两侧角部筋膜下出血率、缝合腹膜时间、术后疼痛、术后病率,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A组均优于B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该术式具有损伤少、术后疼痛轻、病率低、易被广大患者所接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治疗体会,为临床提供有益的治疗经验。方法将自愿终止早孕的妇女32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无痛人工流产术前直肠放置米索前列醇对宫颈扩张的影响。观察组160例术前30min直肠内给米索前列醇1片(200g);对照组160例术前不用药。结果观察组孕妇宫颈扩张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手术时间明显缩短(P〈0.01),麻醉药用量减少(P〈0.01),术后反应少(P〈0.01)。结论米索前列醇直肠给药用于人工流产术能有效提高手术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产科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30年中发生的15例DIC患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5例中抢救成功13例,产科DIC主要诱因是感染性流产、死胎、胎盘早剥、羊水栓塞、重度妊高征。结论:重视动态观察实验室检查结果,强调早期诊断、去除诱因是成功治疗的根本;合理应用肝素以提高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传统普通剖宫产术、子宫动脉结扎术和Bakri球囊填塞术在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中的疗效。方法选取185例前置胎盘孕产妇,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子宫动脉结扎组(60例)、Bakri球囊填塞组(61例)和普通剖宫产组(64例)。比较3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使用多变量线性回归和Logistic回归分析3种手术方式对孕产妇结局的影响。结果在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剖宫产子宫切除术和转入ICU方面,子宫动脉结扎组、Bakri球囊填塞组优于普通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均未出现子宫积脓、粘连或坏死等并发症。多变量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动脉结扎技术、手术时间、最后一次剖宫产与目前分娩时间间隔以及Bakri球囊填塞术对术中出血和子宫切除的影响较为显著。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宫动脉结扎技术和Bakri球囊填塞术与剖宫产子宫切除的风险显著相关(P<0.05)。结论与传统普通剖宫产手术相比,子宫动脉结扎术和Bakri球囊填塞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可以有效保留子宫,显著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产后出血需行子宫切除术的发生率、手术指征、并发症及经验教训。方法:采用回顾性资料分析方法,对我院近8 a来产后出血需行子宫切除术的32例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8 a中我院分娩总数41 689例,32例因产后出血行子宫切除术,发生率约为0.76%。胎盘因素16例,其中胎盘植入6例,前置胎盘10例;产后宫缩乏力8例;羊水栓塞6例;子宫破裂2例。结论:产后出血需行子宫切除术的原因中,胎盘因素为最主要的因素,子宫切除术为产后出血救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我院近2年来,在门诊采用肌肉注射阿托品及它预注射利多卡因进行(10~14周)人工流产术30例,效果满意,观介绍如下。1资料与方法1.1年龄与孕周:年龄18~36岁之间,平均27岁,孕周10~14周,其中初孕者12例,经产者18例。1.2方法:在术前ZO分钟肌肉注射阿托品0.5mg,嘱患者排尿后行外阴冲洗、铺巾,外阴、阴道消毒后,检查子宫位置,在宫颈3点及9点处用7号注射针头刺入1~1.5cm回抽无血后注射1%利多卡因各2ml,2~3分钟后,窗口松弛,开始用宫颈扩张器,从6号扩条扩至12号,用卵圆钳先扶破胎膜,使羊水流出后钳出胎盘及胎体,继而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