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2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体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及其发生规律的科学,是医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医学基础课的基础,同时也是医学临床课的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代心肌细胞培养的条件和方法。方法采用胰蛋白酶、胶原酶Ⅰ型和透明质酸酶混合消化分离心肌组织,差速贴壁和化学抑制法相结合纯化心肌细胞。结果心肌细胞未贴壁时呈圆形,24 h后贴壁生长,伸出伪足,呈三角形、多边形等,细胞完整,细胞核大且胞浆丰富,立体感明显,折光性强。3~4 d后伪足可相互接触交织成网,形成细胞单层或细胞簇,其搏动同步化。结论该心肌细胞培养方法存活率较高,是一种可靠的的心肌细胞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测椎神经节的解剖特征,为临床颈部交感干神经节麻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对30具(60侧)成人大体标本进行解剖,根据出现的形式区分颈中神经节与椎神经节,观测椎神经节的形态、位置、大小及其与周围结构的毗邻关系。结果 椎神经节出现率为83.33%,测得椎神经节长,右侧:男(5.06±2.64)mm,女(4.72±2.56)mm,左侧:男(4.43±2.76)mm,女(4.28±2.43)mm;宽,右侧:男(3.31±1.57)mm,女(2.86±1.96)mm,左侧:男(3.14±0.93)mm,女(3.08±1.56)mm;厚,右侧:男(1.52±1.07)mm,女(1.88±1.56)mm,左侧:男(1.57±0.98)mm,女(2.14±1.21)mm,左右侧椎神经节的长、宽、厚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椎神经节的形态多为椭圆形(50%),其主要位于椎动脉起始部稍上方,发出分支与颈胸神经节的节后纤维共同分布于相应部位。两侧椎神经节至颈前正中线的距离及至皮肤的深度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椎神经节为颈部交感神经节的一部分,可能为低位颈中神经节,是颈...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芦荟多糖对糖尿病足溃疡大鼠创面愈合的影响及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60 mg·kg-1的方法构建糖尿病大鼠模型,另选取15只大鼠为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液;糖尿病大鼠模型构建成功后制备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模型。将糖尿病足溃疡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5只。实验组于创面外敷浸湿10%芦荟多糖溶液的纺纱,对照组外涂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空白组和模型组外敷浸湿生理盐水的纺纱,每日换药2次,直至创面完全愈合。观察各组糖尿病大鼠创面愈合情况,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糖尿病足溃疡大鼠血清碱性成纤维因子(bF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PDGF-BB)及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用蛋白质印迹(WB)法检测创面组织Wnt/β-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治疗后14 d,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足溃疡大鼠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5.46±2.14)%,(65.15±2.48)%,(89.45±3.15)%,(85.46±2.75)%,与模型组比较,其他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bFGF、PDGF-BB水平降低,而血清IL-1、TNF-α水平升高(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血清bFGF、PDGF-BB水平升高,而血清IL-1、TNF-α水平降低(均P<0.05)。治疗后14 d,空白组、模型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创面组织R-脊椎蛋白3(Rspo3)蛋白表达量分别为1.15±0.21,0.45±0.14,0.89±0.12,0.96±0.10;糖原合成激酶-3β(GSK-3β)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24±0.03,1.16±0.34,0.49±0.05,0.52±0.12;β-连环素(β-catenin)蛋白表达量分别为0.99±0.10,0.36±0.05,0.67±0.04,0.82±0.06,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芦荟多糖可降低糖尿病足溃疡大鼠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生长因子水平,同时可调控Wnt/β-catenin通路蛋白表达进而促进大鼠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模拟缺血再灌注(IR)培养乳兔窦房结细胞(SANC)损伤及左旋精氨酸(L-Arg)的保护作用。方法对SANC模拟低糖缺氧培养,添加L-Arg和L-Arg加L-NAME(L-Arg抑制剂)与培养细胞共同孵育,吖啶橙(AO)标记细胞凋亡,检测细胞内过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总一氧化氮合酶(NOS)、氧化亚氮(NO)水平。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I120R120组、I120R120加L-Arg组、I120R120加L-Arg加L-NAME组4组。结果凋亡细胞体积明显缩小,核呈黄绿色,断裂为多个碎块状,由膜包裹着凸起于细胞表面呈黄绿色凋亡小体。与I120R120组凋亡率[(5.21&#177;1.59)%]比较,I120R120加L-Arg组凋亡率[(8.70&#177;3.10)%]显著降低(P〈0.01);I120R120加L-Arg组细胞SOD活性[(46 820&#177;14 450)U/g]较I120R120组[(25 030&#177;8 440)U/g]显著上升,而I120R120加L-Arg组MDA[(5.55&#177;3.71)mmol/g]、NO[(3.65&#177;1.02)U/g]和NOS[(3.73&#177;0.24)μmol/L]较I120R120组MDA[(8.42&#177;4.21)mmol/g]、NO[(4.62&#177;1.20)U/g]和NOS[(4.96&#177;0.52)μmol/L]显著下降(Pa〈0.05);而I120R120加L-Arg加L-NAME组各指标较I120R120组无显著性差异(Pa〉0.05)。结论补充NO合成底物L-Arg能清除自由基,增加SOD活性,增强细胞抗氧化损伤能力,可能是阻断氧自由基所介导的细胞凋亡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BL教学法在研究生《中枢神经解剖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在研究生《中枢神经解剖学》教学中应用TBL教学法,对20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TBL教学法的满意度。结果绝大多数学生认为该教学方法对团队中学习能力、表达交流、知识掌握等方面有很大作用。92%的同学赞成,89%的同学认为值得推广。结论在研究生《中枢神经解剖学》教学中应用TBL教学法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笔者在对一具年龄约55岁女性尸体进行解剖时发现其肩胛提肌有4个肌腹,且有一肌束止点变异,经查阅文献资料,本例所见异常未见记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背景:脑缺血再灌注后,过度释放的兴奋性氨基酸可通过N-甲基-D-天冬氨酸(NMDA)受体激活内源性神经干细胞,促使其增殖、分化,修复神经细胞,但同时也导致细胞内钙离子超载,引起神经细胞的损伤。 目的: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MK-801浓度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海马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增殖的影响。 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手术对照组及MK-801 0.2,0.4,0.6,0.8,1.0,1.2 mg/kg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大鼠首先进行侧脑室插管,3 d后进行4条血管阻断方法制备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在模型制作前30 min按照不同浓度侧脑室注射MK-801。正常对照组和手术对照组侧脑室注射同剂量的生理盐水。免疫组织化学、RT-PCR技术检测各组脑海马nestin阳性细胞及其mRNA表达。 结果与结论:MK-801浓度在0.8 mg/kg以下时,用药组大鼠脑海马nestin mRNA及蛋白的表达与手术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呈现高表达;当MK-801浓度达到0.8 mg/kg时,与手术对照组相比,用药组大鼠脑海马nestin基因及蛋白的表达明显下降(P < 0.05),并随浓度的增高呈递减趋势。提示MK-801在浓度为0.6 mg/kg时,即可抑制钙超载保护神经元,又有良好的刺激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 关键词:离子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脑缺血;再灌注;神经干细胞;MK-801 doi:10.3969/j.issn.1673-8225.2012.06.01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1mLTrizol试剂提取大鼠心室肌高质量RNA的最适取样量。方法分别用1 mL Trizol提取80,60,40,20 mg大鼠心室肌总RNA。结果心室肌取样量小于40 mg时,提取的RNA完整性和纯度可满足后续实验要求。  相似文献   
10.
医学生是祖国医学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让学生既能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又能使其综合能力得到提高,成为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项艰巨而紧迫的任务。目前人体解剖学的授课方式主要是大班理论课和小班实验课相结合,前者以多媒体授课为主,提纲挈领;后者则主要观察实物标本和模型,二者相互配合,彼此互补。其中,小班实验课以学识多、学生少、好组织、易管理等大班理论课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学习解剖学最主要的场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