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1,VEGFR1)通路相关基因的多态性与子痫前期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选择178例子痫前期孕妇和100例正常孕晚期孕妇分别纳入病例组及对照组,采用PCR-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VEGF基因rs3025039、rs2010963以及VEGFR1基因rs3812867、rs55875014、rs722503位点的多态性,同时测定孕妇血清的VEGF及sVEGFR1水平,分析结果与子痫前期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收缩压、舒张压、sVEGFR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VEG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所有位点的基因型分布均满足Hardy-Weinberg平衡(P>0.05)。病例组VEGF rs3025039位点的T等位基因频率高于对照组,在显性、共显性模型下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C型相比,CT和TT型患病风险较高,其收缩压、舒张压、sVEGFR1显著偏高,VEGF水平显著偏低(P<0.05)。两组其余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EGF基因rs3025039位点与子痫前期的发生相关,该位点的变异可能影响VEGF的活性,介导子痫前期的发生及发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PVT1加重宫颈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的作用机制.方法 设计shRNA干扰PVT1,接着用sh-PVT1单独或联合miR-484 inhibitor转染SiHa细胞,荧光定量检测PVT1及miR-484的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定PVT1和miR-484的靶向关系;BrdU染色检测PVT1对细胞生长的影响;Transwell和划痕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增殖、侵袭迁移相关蛋白的表达及p38MAPK的磷酸化情况;免疫荧光检测p38的细胞核转位情况.结果 sh-PVT1转染能降低宫颈癌细胞PVT1表达水平(P<0.05),促进miR-484表达(P<0.05);miR-484 in-hibitor能明显减弱sh-PVT1对miR-484表达的促进作用(P<0.05);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PVT1上有miR-484的结合位点;干扰PVT1可抑制宫颈癌细胞增殖及增殖细胞核抗原-67(Ki-67)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蛋白表达水平(P<0.05);sh-PVT1还能抑制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E-cad-herin的蛋白表达,显著增强N-cadherin的蛋白表达(P<0.05);此外,抑制miR-484表达明显减弱sh-PVT1对宫颈癌细胞侵袭、迁移和上皮-间质转化(EMT)过程的抑制作用(P<0.05).结论 PVT1可通过干扰miR-484促进宫颈癌细胞的生长、运动和上皮间质转化,并诱导p38MAPK通路的活化,进而加重宫颈癌细胞的恶性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3.
刘国燕  郜智慧  许倩 《职业与健康》2008,24(18):1970-1971
目的探讨卵巢移位对年轻宫颈癌患者术后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1997年5月—2005年11月对48例40岁以下宫颈鳞癌Ⅰb-Ⅱb患者施行卵巢移位术,其中40例在根治术中同时行卵巢移位术,8例在根治性放疗前行卵巢移位术,通过对血清性激素水平的监测评估术后卵巢功能。结果48例卵巢移位术前术后血清性激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卵巢移位术后放疗组雌二醇水平(59.46±24.32)ng/L,虽较未放疗组(105.47±74.09)ng/L低(P〈0.05),但仍显著高于根治性放疗组(17.68±9.43)ng/L(P〈0.05)。结论对于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卵巢功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摘 要〕 目的:研究分析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少腹逐瘀胶囊预防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后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新乡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收治的 80 例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采用计算机数字随 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40 例。对照组中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预防,观察组中术后应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 合少腹逐瘀胶囊预防,比较两组术后复发的预防效果。结果:术后 3 个月、6 个月观察组患者月经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且术后 6 个月观察组患者疾病复发率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子宫内膜厚度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且观察组患者术后 3 个月、6 个月子宫 内膜厚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针对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在术后及时应 用屈螺酮炔雌醇片联合少腹逐瘀胶囊治疗,可有效降低术后复发率,促进患者尽早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5.
介入化疗在中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在中晚期宫颈癌综合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 130例Ⅱa-Ⅲ期宫颈癌中行髂内动脉化疗灌注栓塞术78例,其中联合手术54例,放疗24例;行腔内后装治疗52例,其中联合手术22例,放疗30例.结果: 介入化疗组病灶反应率达84.6℅,48例宫颈癌根治术中无残端癌细胞,宫旁病灶为坏死组织,12例阴性淋巴结为坏死组织.结论: 中晚期宫颈癌介入化疗联合手术、放疗是有效方法,能提高手术切除率,提高放疗效果,改善预后,是治疗该病的一种新手段,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伊立替康联合紫杉醇和卡铂治疗卵巢癌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CA199、CEA及CA24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卵巢癌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紫杉醇和卡铂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伊立替康,4周为1个疗程,2组患者接受2个疗程治疗。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CA199、CEA及CA242等肿瘤标志物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治疗组客观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QOL评分和KPS评分治疗后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QOL评分和KPS评分显著降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清CA199、CEA及CA242水平治疗后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化疗后血清CA199、CEA及CA242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胃肠道反应、肾脏功能异常和肝脏功能异常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伊立替康联合紫杉醇和卡铂治疗卵巢癌,能够改善治疗效果,并降低患者CA199、CEA、CA242水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移位后卵巢功能的变化。方法:56例45岁以下宫颈癌患者在根治术同时实施卵巢移位术,其中21例术、前行子宫动脉灌注化疗,术后补充放疗15例,测定术前术后放疗后血清中卵泡刺激素及雌二醇水平及性生活状况评估卵巢功能。结果:56例卯秉移位术酋术后性激素水平无统计学差别(P〉O.05)。结论:卵巢移位术是保留年轻宫颈癌患者卵巢功能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方法及治疗对策,为卵巢肿瘤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9月该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42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常规妇科检查与B超检查阳性检出率的差异;并比较不同孕周孕妇B超检查阳性率、术后妊娠情况、不同肿瘤直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妊娠情况。结果:常规妇科检查检出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13例(30.95%),B超检查检出38例(90.47%),B超检查明显优于常规妇科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孕周孕妇B超检查阳性率(100.00%)和术后正常妊娠率(100.00%)均明显高于其他孕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4.28%)高于肿瘤直径<5 cm的患者(3.5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于16~20孕周进行B超检查,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阳性检出率最高,手术成功率高,术后妊娠情况好,流产死胎率低。B超检查有利于妊娠合并卵巢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早进行手术治疗能保证孕妇术后正常妊娠。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丹酚酸B(SAB)诱导子宫内膜癌(EC)MFE-280细胞自噬性死亡和细胞衰老的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检测SAB作用于MFE-280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设置SAB浓度分别为0、0.5、1、2.5μmol/L,分别与细胞进行孵育.检测各组细胞的克隆形成率、细胞凋亡率、LC3荧光斑点数、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