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后凸成形术(PKP)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治疗老年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2例,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行单纯PKP和PKP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手术。应用疼痛视觉模拟指数VAS评分、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分别评估患者术前、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术后1个月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 2组患者术前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术后各时间点VAS及ODI评分与术前相比均获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即刻、术后24 h、术后72 h改善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但2组术后1个月VAS及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PKP联合小关节突封闭治疗老年人群单节段椎体压缩性骨折早期疼痛缓解程度更好,能更早下地活动,明显提高患者手术疗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抗凝药物使用时机。方法进行前瞻随机对照研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一科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病例,以随机编码法进行随机分组。术后于不同时间初次应用抗凝药物:6~12 h( A组)、12~24 h(B组)及24~48 h(C组)。术后患者口服利伐沙班片,10 mg,QD,共21 d。对比分析各组患者术前、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含量及降低量、血小板计数、APTT、PT、FIB、患肢大小腿周径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共纳入45例研究样本,每组15例。各组术前、术后在引流量、总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含量及降低量、血小板计数、APTT、PT、FIB及大、小腿周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膝关节单髁置换术后不同时段抗凝治疗对患者术后出血引流量、失血量、血红蛋白及凝血功能无显著性影响,抗凝效果无统计学差别。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