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5篇
综合类   53篇
药学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我院骨科组于1985年5~10月份为4例患下肢高分化低度恶性肿瘤的病人,在化疗的配合下施行肿瘤局部大块切除,吻合血管的背阔肌肌皮瓣移植修复创面等综合治疗,早期获得了满意的效果.4例病人中有2例患小腿软骨肉瘤,1例小腿脂肪肉瘤和1例髋部纤维肉瘤.背阔肌肌皮瓣较适用于修复软组织缺损大的创面,其大而扁平的肌肉部分几乎能完全覆盖缺损,外形亦常较满意.  相似文献   
2.
①目的 探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效果。②方法 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56例,随访8~26个月,观察治疗结果。③结果 56例病人术后对位、对线均满意,股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9.9周,胫骨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7.7周,2例延迟愈合。无主钉或锁钉断裂.无肢体短缩、功能障碍发生。④结论 交锁髓内钉是治疗下肢长管状骨骨折的一种理想、可靠的内固定方法,其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①目的 比较不同方式吻合神经的再生情况。②方法 将 72只Wistar大白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2 4只。分别以端端吻合、部分端端吻合、端侧吻合方式吻合颈 7近端与颈 6远端 ,观测手术后 4、8、12、16周各组再生纤维轴突数目及有髓轴突截面积。③结果 术后 4、12、16周部分端端吻合组再生轴突数目及截面积与端端吻合组比较 ,差异无显著性 (F =3.75、3.18,P >0 .0 5 ) ;端侧吻合组术后 4、8、12、16周再生轴突数目及截面积均低于端端吻合组及部分端端吻合组 ,差异有显著性 (F =8.2 3~ 4 5 .71,q=5 .2 5~ 16 .4 8,P <0 .0 5 )。④结论 神经部分端端吻合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角蛋白人工腱膜预防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黏连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角蛋白(keratinsubstance,KS)人工腱膜材料用于预防全椎板切除术后硬脊膜黏连的效果。[方法]Wistar大白鼠60只,随机分3组,每组20只,咬除T。:全椎板,造成2rnrnX8rnlffl大小的椎板缺损,加入不同处理因素,A组:空白对照组;B组:人工腱膜组;C组:白体腱膜组。术后2、4、8,12周处死动物,各时间点大体观察采用Rydell瘢痕黏连程度评级标准评分。完整取出T。:节段,包括椎旁肌。经HE染色后,镜下组织学观察采用改良Nussbaum标准行评分。同时切取2,4、8、12周人工腱膜组硬膜外瘢痕组织进行透射电镜观察。所测数据行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取a〈0.05作为统计显著差异的标准。[结果]KS人工腱膜材料无毒性和排异反应:A组的Rydell评分,改良Nussbaum评分高于B、C组(P〈0.05),B组C组比较无差别(P〉0.05)。B、C组与对照组比较,均能够明显减少椎板切除术后的硬膜外瘢痕形成。[结论]硬膜外瘢痕黏连主要来自硬膜后方的血肿和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FB)的增殖。KS人工腱膜具有良好的组织相容性,无局部及全身的不良反应,具有良好物理屏障作用。将l(S人工腱膜放置在椎板缺损处,能够有效的防止纤维组织侵入椎管,预防硬膜外瘢痕黏连。在动物实验中,KS人工腱膜能够安全有效的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硬膜外瘢痕黏连。  相似文献   
5.
自1989年2月~1995年3月,对23例手部烧伤后重度虎口挛缩行瘢痕切除及虎口开大后,选用带旋髂浅血管蒂的腹股沟皮瓣移植重建虎口,术后均取得了满意效果。虎口挛缩的程度为0°~25°。虎口开大后达80°~90°。虎口区瘢痕切除后皮肤缺损最小8cm×5cm,最大12cm×6cm,平均10cm×5cm。皮瓣切取面积最小14cm×7cm,最大18cm×8cm,平均16cm×7cm。术后皮瓣断蒂时间为2~3周,2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对重度虎口挛缩应用带旋髂浅血管蒂的腹股沟皮瓣移植重建虎口是一种简单易行、成功率高的方法。因其具有供区部位隐蔽,皮肤质量好,不损伤肢体重要血管及可早期断蒂等优点,极易被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6.
7.
腱膜组织缺损,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常造成不同程度的肌疝形成,或遗留一定的功能障碍。在治疗上,常采取自身腱膜移植来修复相对重要部位的缺损,该方法虽然方便可靠,但造成了供区新的腱膜缺损,遗留供区的功能障碍,影响美观。有人用合成材料或遗体来源的腱膜来修复缺损,但由于合成材料具有不可吸收性且功能随时间延长而降低,而遗体腱膜移植存在排异反应及潜在感染血液性传播疾病的危险。因此,目前治疗腱膜缺损尚无理想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的股骨近端骨改变。方法 :18例股骨头缺血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 ,对其股骨头和股骨近端四处松质骨标本进行组织学检查 ,并用 18例骨关节炎患者作为对照组 ,所有标本采用双盲方式进行检查。结果 :股骨头缺血坏死患者小粗隆下方 4cm处存在广泛的骨坏死 ,两组之间股骨近端的骨坏死程度有极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结论 :股骨近端的骨改变可能是股骨头缺血坏死行全髋关节置换早期失败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9.
我院骨科自1980年3月~1987年2月,应用5种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修复8例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头皮大面积缺损常见于头皮巨大肿瘤术后或头皮外伤,修复的方法有许多种。我院自1988年3月以来,利用吻合血管的皮瓣移植和吻合血管的头皮瓣复位术治疗2例,现结合有关文献进行讨论。病例介绍例1 女,39岁。因头部肿物35年,于1988年3月27日入院。患者自4岁起右顶部生一肿物,如枣大小。以后随年龄增长而逐渐扩大,至入院时肿物已蔓延到额、颞部。检查:右额、顶、颞部肿瘤为20cm×15c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