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3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建立以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为材料、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分析方法 ;筛选与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方法 从喉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制备总RNA,经质量鉴定后进行荧光标记.采用Agilent公司的容纳723条人类miRNA探针的基因芯片完成杂交实验,以获得喉癌的miRNA表达谱.以GeneSpring GX和R-Project软件处理分析基因芯片实验数据,筛选与喉癌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结果 从24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获得了符合基因芯片实验质量标准的RNA样品,并完成了基因芯片杂交及数据分析.从中共鉴定到319个miRNA,有96个miRNA在24例喉癌中均有表达,其中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检错率<0.05)差异表达miRNA有5个,分别为miR-23a* 、miR-28-5p、miR-15a、miR-16和miR-425.结论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可以提供符合基因芯片分析质量要求的miRNA,是研究miRNA的重要样品资源.从喉癌的miRNA表达谱中筛选出的转移相关差异表达miRNA(miR-23a*、miR-28-5p、miR-15a、miR-16和miR-425)有可能成为评估喉癌转移风险的新型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以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为材料、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microRNA(miRNA)表达谱的分析方法 ;筛选与喉鳞状细胞癌(简称喉癌)生物学特征密切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方法 从喉癌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中制备总RNA,经质量鉴定后进行荧光标记.采用Agilent公司的容纳723条人类miRNA探针的基因芯片完成杂交实验,以获得喉癌的miRNA表达谱.以GeneSpring GX和R-Project软件处理分析基因芯片实验数据,筛选与喉癌转移相关的差异表达miRNA.结果 从24例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标本中获得了符合基因芯片实验质量标准的RNA样品,并完成了基因芯片杂交及数据分析.从中共鉴定到319个miRNA,有96个miRNA在24例喉癌中均有表达,其中与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的(检错率<0.05)差异表达miRNA有5个,分别为miR-23a* 、miR-28-5p、miR-15a、miR-16和miR-425.结论 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可以提供符合基因芯片分析质量要求的miRNA,是研究miRNA的重要样品资源.从喉癌的miRNA表达谱中筛选出的转移相关差异表达miRNA(miR-23a*、miR-28-5p、miR-15a、miR-16和miR-425)有可能成为评估喉癌转移风险的新型分子标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芳香胺暴露相关性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与散发性膀胱TCC微卫星异常改变的特点,探讨微卫星分析在职业性膀胱TCC诊断中的潜在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在散发性膀胱TCC中杂合性缺失(LOH)频率较高的5个微卫星位点(D17S695、D9S162、D3S1295、DBH及D3S1234),盲法检测这5个位点在16例芳香胺暴露相关性膀胱疾病患者病变组织中的LOH频率,比较其组合LOH缺失模式与病理诊断的符合率,检测患者术后尿沉渣中这5个微卫星位点的改变情况.结果 16例职业性膀胱疾病患者的DNA在被测的5个位点中至少有1个位点存在多态性;14例膀胱TCC组织中这5个位点中至少有1个发生LOH的频率达62.50%(10/16).与散发性膀胱TCC相比,D3S1295的LOH频率增高;被检膀胱病变组织DNA至少1个位点发生LOH的病例,与其组织病理学诊断的符合率达81.25%(13/16).在8例膀胱TCC患者术后尿沉渣中亦发现了至少1个位点的LOH.结论 职业暴露相关性膀胱TCC可能存在不同于散发性膀胱TCC的微卫星LOH模式;D3S1295附近可能存在与芳香胺暴露性膀胱TCC发生相关的基因.  相似文献   
4.
【摘要】 背景与目的: 分析膀胱移行细胞癌肿瘤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它们与肿瘤复发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5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Survivin和P53蛋白的表达。并按照患者临床病理级别分层,使用Mantel-Haenszel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上述两种蛋白的表达与膀胱癌复发的相对危险度及显著性水平。结果: 膀胱癌组织Survivin蛋白在胞浆、胞核检出率和P53蛋白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0%、30.7%和53.33%;Survivin(胞浆)与P53并联使用阳性检出率为84.0%。以Survivin蛋白的胞浆、胞核的表达和P53蛋白表达、以及二者并联使用预测膀胱癌复发的灵敏度分别为87.50%、37.50%、71.88%和96.88%;特异度分别为32.56%,74.42%,61.90%和25.58%。使用四格表检验,Survivin蛋白胞浆检出:OR=3.38, 95%CI(0.99~11.52),P=0.044;P53:OR=3.91,P=0.005;Survivin和P53并联:OR=10.66,P=0.0087。按照病理分级分层,P53:OR=3.41, P=0.016;P53和Survivin蛋白联合应用:OR=8.86,P=0.022。 结论: 肿瘤组织中P53蛋白的过度表达提示膀胱移行细胞癌复发风险较高,但是仍需要和其他生物学指标联合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候选抑癌基因FHIT及其蛋白表达在中国人膀胱移行细胞癌(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TCC)中的异常改变,探讨其潜在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两个位于FHIT基因第5内含子的微卫星多态标记,对40例膀胱T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尿沉渣DNA进行杂合性缺失(loss of heterozygosity,LOH)分析,同时对相应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FHIT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在40例膀胱T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两个微卫星多态标记D3S1234和D3S1300中至少有一个发生LOH的频率为57.8%;而在相应的尿沉渣DNA中,这两个位点中至少有一个发生LOH的频率为55.8%.同时在62.5%(25/40)的膀胱TCC肿瘤组织检出FHIT蛋白表达缺失;而在FHIT蛋白表达缺失的25例肿瘤组织中,有20例存在一个或两个上述微卫星位点的LOH.结论 FHIT基因在膀胱TCC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尿沉渣DNA中存在高频率LOH,提示这一基因在膀胱TCC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杂合性缺失可能是膀胱TCC中FHIT蛋白表达下调的重要机理之一.而尿沉渣DNA中FHIT基因的LOH则有可能成为膀胱TCC早期诊断的潜在分子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肿瘤组织中HPV-16/18感染与FHIT基因改变的关系。方法:根据HPV-16/18E7DNA检测结果,将32例膀胱TCC病例分为HPV-16/18感染阳性和阴性两组。选择位于FHIT基因第5内含子内的两个微卫星多态标记(D3S1234和D3S1300),对上述两组膀胱TCC患者的肿瘤组织DNA进行杂合性缺失(LOH)分析;同时,对相应的组织病理切片进行FHIT蛋白的免疫组化染色。所得用SPSS10.0软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在32例膀胱TCC患者的肿瘤组织中,上述两个微卫星多态标记中至少有一个发生LOH的频率为56.25%(18/32);FHIT蛋白表达下调率达84.38%(27/32)。统计学处理未发现HPV感染与FHIT基因改变相关。结论:FHIT基因LOH和FHIT蛋白表达下调是膀胱TCC中的常见异常改变,而HPV-16/18感染可能通过FHIT基因改变以外的其他途径参与膀胱TCC的发生过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讨膀胱移行细胞癌(TCC)中HPV-16/18感染与p53基因改变的关系。方法选择已确定为HPV-16/18感染的18例膀胱TCC患者(其中HPV-16/18E7片段阳性者13例,HPV-16/18E7阴性者5例),采用微卫星方法检测肿瘤组织内与p53基因紧密连锁的TP53位点杂合性缺失(LOH)情况,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p53蛋白表达情况。结果18例TCC组织中TP53位点杂合率为83.33%(15/18),其LOH率达46.67%(7/15);p53蛋白阳性率为50.00%(9/18)。其中,HPV-16/18E7 DNA阳性和p53基因改变[包括TP53位点LOH和(或)p53蛋白阳性]并存者11例,占61.11%(11/18);仅HPV-16/18E7 DNA阳性或p53基因改变[包括TP53位点LOH和(或)p53蛋白阳性]者5例,占27.78%(5/18);两者均阴性者2例,占11.11%(2/18)。结论HPV-16/18感染可能通过p53基因改变在T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这种p53基因改变可以是LOH和(或)蛋白异常表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