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药学   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统甲状腺手术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甲状腺手术方法的改进鲍子雨*邢宝平刘士会李鸿宝杨荣强作者单位:安徽省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外科233000*校友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某些步骤略嫌繁琐、损伤较大,我们于1994年7月起对传统的甲状腺手术方法进行了若干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介绍如下。1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法在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术中的应用效果,并总结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2014年11月-2018年4月86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8例、女58例,年龄25~78(50.8±10.5)岁,均观察行腹腔镜手术,术中于胆总管切开后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记录成功实施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引流管拔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成功率及随访并发症,并总结技术经验。结果 成功完成腹腔镜下手术81例,成功率94.2%(81/86),其中1例因末端结石嵌顿难以取出,后经胆道镜下碎石取出。其余5例中,1例因胆囊十二指肠漏中转开放手术,4例因胆囊炎急性发作后三角区纤维化难以分离而中转开腹。81例成功手术者:手术时间为(80.2±18.6)min,术中出血量为 (20.0±3.0) mL,术后下床时间为(15.5±5.7)h,术后排气时间为(30.2±10.2)h,引流管拔除时间为术后(2.4±0.4)d,术后住院时间 (10.4±2.6) d。术后4~6周拔除T管;随访6~12个月,平均8.5个月,无术后胆漏、胆道狭窄、再发胆管结石等并发症。结论 经剑突下孔直接取石法使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术变得简单易行且安全,通过选择合适的患者,调整剑突下孔的位置、注意手术细节,改进手术流程,可减少了手术时间、创伤,并能取尽结石,获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杨波  邢宝平  刘士会 《淮海医药》2007,25(2):119-120
目的 总结嵌顿性小儿斜疝应用手法复位后择期行外环外疝囊高位结扎术38例的临床经验.方法 对手法复位方法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恢复情况、并发症和复发率等进行观察.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9.4 min;切口长度<1 cm,不需缝合、不需拆线、疼痛小;术后清醒后即可进流质饮食、可自由活动;阴囊血肿3例,无1例复发.结论 将急诊手术转变为择期手术,并行外环外疝囊高位结扎术,是较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我院 1996年 7月~ 1999年 7月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eectocmy,L C) 5 5 0例 ,其中 5例加行术中造影 ,发现胆总管结石 1例中转开腹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5例患者中 ,男性 2例 ,女性 3例 ,年龄2 5~ 70岁 ,均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 ,病程 3~ 2 0年 ,术前均经 B超证实。1.2 造影方法 设备 :腹腔镜及手术器械一套 ;气囊式胆道造影管一根 ;C形臂 X光机及造影手术床。造影指征 :a术中见胆总管直径 (>0 .8~ 1.0 cm)与术前 B超不符 ;b术中发现胆囊管直径在 0 .4~ 0 .5 cm以上 ,胆囊内为小…  相似文献   
5.
冲洗式腹腔引流装置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腔引流是腹部外科的一个重要问题.并未得到满意解决.引流不畅常困扰着手术医生。及时清除积血、渗液、缩小死腔直接关系到并发症的产生及病人的预后。目前所有腹腔引流,由于有效引流时间仅为2~3d。理想的腹腔引流应具有主动.不易堵塞,堵塞后可换管以及无菌等特点.笔介绍一种腹腔引流装置,基本上解决了上述要求,经临床使用.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在腹部非胆囊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应用腹腔镜和术治疗非胆囊的腹部疾病。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期痊愈出院,无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平均住院6天。结论:腹腔镜在腹部手术中的应用范围较广泛。  相似文献   
7.
传统甲状腺手术的再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甲状腺手术术式改进的经验。方法:肿瘤局限在一侧腺叶95例,行单侧腺叶切除术。肿瘤在两侧腺叶17例,5例行全甲状腺切除术,12例行一侧甲状腺叶切除加对侧甲状腺叶次全切除术。结果:112例甲状腺肿瘤患者术后3-5天拆线,均一期愈合。结论:改进后术式治疗甲状腺肿瘤效果确切,并发症低。  相似文献   
8.
胃癌合并胃间质瘤临床罕见,我们治疗1例,报道如下。1病例简介患者,男,65岁;因上腹饱胀不适半月,伴黑便于2005年3月4日入院。近2个月体重下降5kg。无返酸、嗳气、呕吐。无畏寒、发热、黄疸。体检:轻度贫血貌,皮肤、粘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无肿大。腹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肌卫等,未扪及包块。肛检无异常。血常规:WBC 5.9×109/L,Hb 103g/L。胃镜诊断:胃体中上部溃疡型胃癌,胃窦部息肉。活检:胃腺癌II级。于2005年3月9日在全麻下行胃癌根治术。术中见胃体中上部近小弯侧有一3cm×3cm×1cm溃疡面,质硬,未侵及浆膜。胃窦部后壁有一约5cm×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药物二羟丙茶碱(喘定)对老年上腹部手术患者行呼吸道全麻后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方法将65岁以上(含65岁)在全麻下行上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于术后当天至第4天每天给予喘定0.75mg,对照组其他治疗与实验组相同,但不给予喘定。术后1周内观察两组患者肺部感染情况。结果实验组29例,其中COPD2例,发生肺部感染2例;对照组31例,COPD3例,发生肺部感染7例。实验组无COPD的病例与对照组相比,肺部感染发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COPD的病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上腹部手术行呼吸道全麻的患者术后应用二羟丙茶碱,可抑制支气管痉挛,有效促进排痰,减少肺泡内炎性渗出,明显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117例急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61例)和开腹组(56例),采用SPSS17.0软件对所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前术后各项指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SA)及炎症相关指标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VSA评分、下床活动时间、恢复饮食时间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优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患者术后1 d、3 d、5 d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和7 d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 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及炎症反应轻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