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中美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认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中国和美国的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的认知情况。方法:采用“失败结果预期(FOE)”问卷中的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12项,测量中美两国公立学校14、15岁的1215名中学生对考试焦虑原因的认知。结果:1.相似认知:两国学生在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方面有类似的认知,包括父母会担心自己能否进入高一级学校、会让父母烦恼等。2.跨文化的差异:表现为中国学生更多是因为父母责备、辜负了父母期望或会让父母生气而导致考试焦虑;而美国学生更多是由于父母认为他们不能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而产生焦虑。3.性别差异:表现在美国的女中学生在7个项目上、中国的男中学生在2个项目上分别比本国异性有更大程度的焦虑(P〈0.05)。结论:中美中学生对由父母原因引起的考试焦虑方面有类似的认知,但存在文化差异和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出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理论构想,编制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问卷。方法:通过文献综述、开放式调查、专家咨询和小样本测试等的统计分析,提出了性行为价值观的理论构想,在此基础上自编了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问卷,并对正式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探索性因素分析,检验问卷的信度和效度。结果:性行为价值观包括34个项目,由6个维度构成:爱情、家庭、愉悦、名利、成长和同伴,这6个因素解释了总方差的57.50%。本问卷具有该研究所构建的性行为价值观理论,结构比较合理,信度和效度较好。  相似文献   
3.
我国大学生自杀现象的原因、影响因素与干预措施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自杀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重要原因,1998年全国卫生统计资料表明,15~35岁年龄组已成为我国自杀死亡的主要群体;而造成15~24岁年龄组死亡的原因中,自杀位居第一.大学生的自杀问题已引起了相关学者的重视,他们对大学生自杀的原因、动机、过程以及干预与预防进行了研究,为保障大学生的生命安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自杀危机预防提供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中国14-15岁的中学生对重要考试的失败后果的担忧情况,比较由于父母、教师、同学以及自身的原因而导致的担忧水平。方法采用“对重要考试失败结果的认知问卷”(FOE),调查14-15岁的中学生603名,并进行了检验。结果学生在父母原因方面的担忧程度最高,其次为教师原因;学生在担忧考试失败后丢面子方面评价等级较高;在问卷4个维度的少数条目上,存在一定性别差异。结论他人乃导致学生担忧的主要来源;应对考试焦虑不能忽视家庭干预的力量,以及性别差异特点;我国文化中的面子观念在中学生身上也有所体现。  相似文献   
5.
性行为价值观浅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法与专家咨询等方法对性行为价值观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阐述了其特征、分类和相关研究,同时指出研究性行为价值观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现状,为开展大学生性健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问卷"对6所高校一~四年级62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采用因素分析对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性行为价值观进行分析。结果:大学生的性行为价值观在各个维度上的重视程度的排列顺序依次是:家庭爱情成长愉悦名利同伴。大学生性行为价值观各个维度在性别上存在显著差异;在年级、专业方面,部分维度存在差异;生长环境方面不存在差异。结论:大学生的性行为价值观总体是健康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