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IFN-γ在沙眼衣原体呼吸道感染中免疫防御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与IFN-γ作用相关的酶吲哚胺2,3二氧化酶(IDO)、诱导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和NADPH氧化酶(ox)gp91在沙眼衣原体呼吸道感染中的表达及与机体防御的关系,探讨衣原体感染中IFN-γ免疫防御作用的机制.方法:用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株(MoPn)通过鼻腔感染C57BL/6(H-2b)小鼠,用过氧化物酶连接的鼠抗衣原体脂多糖单抗染色HeLa 229细胞,检测衣原体在肺组织的生长;用RT-PCR检测衣原体感染后第7及14天小鼠肺组织IFN-γ、IDO、iNOS和gp91NADPH ox mRNA表达.结果:MoPn呼吸道感染后小鼠肺组织匀浆衣原体活性测定,于感染后第2天,HeLa 229细胞内可见有衣原体包涵体生长,IFU值增高,于感染后第7天IFU达最高水平,以后逐渐下降,至感染后21天基本恢复到基线水平.与未感染的对照组比较,Th1细胞因子IFN-γ于感染后第7天表达显著增高,感染后14天有所降低,但仍维持较高水平;同时衣原体感染可显著诱导与IFN-γ作用相关的三种酶IDO、iNOS和gp91 NADPH ox在小鼠肺组织的表达,感染后第7及14天,IDO,iNOS及gp91 NADPH ox的表达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其中IDO和gp91 NADPH ox于感染后第7天mRNA表达增高显著(P<0.01),14天略有下降(P<0.05).结论:衣原体呼吸道感染诱导Th1细胞因子IFN-γ mRNA高表达,参与宿主对衣原体的清除及机体免疫防御,此作用可能与其相应的酶IDO、iNOS和gp91 NADPH ox表达增高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测定家兔肠缺血再灌注后血浆和肺组织匀浆TNF和IL-6的活性,结合肺组织病理学改变,探讨急性肺损伤的病理机制.方法利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模型,将家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缺血60min组,缺血60min后再灌注(1h、2h、4h)组,分别测定不同时段血浆TNF和IL-6的活性,并于缺血60min,再灌注4h处死动物,开胸取肺,测肺体指数和肺组织匀浆TNF和IL-6的活性,并做肺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血浆TNF和IL-6的活性于肠缺血1h就显著升高(P<0.01),再灌注1h继续升高(P<0.01),以后逐渐下降,于再灌注4h几乎接近正常对照组水平.再灌组肺组织匀浆TNF和IL-6的活性与正常对照比较显著升高(P<0.05),再灌组、缺血组肺组织病理改变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结论提示肠缺血再灌注后可引起急性肺损伤,并且血浆和肺组织匀浆TNF和IL-6的活性的变化可能为肺部病理改变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宿主的遗传背景对呼吸道感染沙眼衣原体后调节性T细胞(Treg)产生的影响.方法 对衣原体感染具有明显易感性差异的C57 BL/6(C57)和C3H/HeN(C3H)小鼠鼻腔吸入1×103 IFU沙眼衣原体小鼠肺炎菌株(Chlamydia muridarum,Cm),于感染后不同天数处死小鼠.利用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技术检测小鼠脾脏单个核细胞CD4+ CD25+T细胞、Foxp3+ CD4+ CD25+T细胞百分率,利用RT-PCR技术检测小鼠肺组织Treg细胞分泌的相关细胞因子IL-10和IL-2的mRNA表达水平,并比较Cm呼吸道感染不同时期C57和C3H小鼠Treg免疫应答水平的差异.结果 Cm感染在两组小鼠均诱导较高水平的CD4+ CD25+T细胞、Foxp3+ CD4+ CD25+T细胞产生及IL-10、IL-2mRNA表达.感染后第3天和第7天,高易感性的C3H小鼠脾脏CD4+ CD25+T细胞、Foxp3+ CD4+CD25+T细胞扩增水平,以及肺组织细胞因子IL-2 mRNA的表达水平均高于C57小鼠,感染后第14天,C3H小鼠IL-10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C57小鼠.结论 衣原体呼吸道感染在高易感性的C3H小鼠诱导高水平的Treg的增殖及Treg相关细胞因子IL-10、IL-2的表达,从而对衣原体特异的Th1免疫应答抑制作用增强,在小鼠衣原体呼吸道感染易感性差异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探讨现代医学高等教育开卷考试的新模式。通过考试模式的改革,促进学生学习方法的转变,即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采用以问题为中心的考试题目,由教师命题,学生抽签决定考试题目,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并结合现代计算机多媒体教育手段,让学生独立完成汇报材料,最后采用多媒体形式或以演讲形式对考题进行汇报,并回答老师和同学的问题,考试成绩由教师和学生按评分规则进行评定。此种考试模式能够真实评价学生对医学免疫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理解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IFN-γ在小鼠沙眼衣原体感染中对Th17/IL-17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沙眼衣原体鼠肺炎株小鼠呼吸道感染模型,用抗鼠IFN-γ单克隆抗体吸入中和肺组织IFN-γ,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独特型抗体IgG2a,于感染后7 d处死小鼠.免疫酶法检测小鼠肺组织衣原体生长;利用RT-PCR技术检测衣原体感染小鼠肺组织中Th17相关因子IL-17及其上游因子IL-23 mRNA的表达;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检测衣原体感染小鼠脾脏IL-17-CD4+T细胞的扩增.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FN-γ抗体中和小鼠有严重的疾病状态,包括明显的体重下降、肺组织更高的衣原体负荷和肺组织更严重的病理损伤;肺组织IL-17和IL-23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脾脏IL-17-CD4+T细胞百分率也显著降低.结论 小鼠衣原体感染中,IFN-γ通过上调Th17/IL-17应答起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on of IFN-γ to Th17 response in Chlamydia muridarum (Cm) lung infection in mice. Methods A murine model of pneumonia induced by intranasal inoculation of Cm was used for this study. Anti-mouse IFN-γ McAbs were used to neutralize endogenous IFN-γfollowing Cm lung infectio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same dose of isotype antibody (IgG2a). Mice were sacrificed at day 7 postinfection. Chlamydial growth in the lung was assessed by immunoenzyme technique.IL-17 and IL-23 mRNA expression in the lung was assayed by RT-PCR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IL-17 + CD4 +T cells in the spleen was assayed by 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 Results IFN-γ-neutralized mice exhibited serious disease course, include greater body weight loss, higher organism growth and much more sever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ung compared with control mice. The mRNA expression of IL-17 and IL-23 in the lung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IL-17 + CD4 + T cells in the splee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IL-17- neutralized mice. Conclusion IFN-γ was protective in Cm lung infection through up-regulating the antigen specific Th17 responses.  相似文献   
6.
目的 检测正常孕妇妊娠不同阶段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巨噬细胞移动因子(MIF)基因表达水平及血清中MIF含量的变化,为揭示妊娠期间的调控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42名妊娠不同阶段的正常孕妇来自天津市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年龄26~36岁,平均(31.0±3.0)岁,其中妊娠早期18例,孕龄(8.71±1.35)周;妊娠中期9例,孕龄(21.35±3.37)周;妊娠晚期15例,孕龄(33.01±2.32)周.9例非妊娠对照组来自天津市血液中心健康女性志愿者,年龄(26.5±3.0)岁.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正常孕妇PBMC,调整细胞浓度为1×106个,提取RNA,反转录(RT)合成cDNA,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MIF mRNA表达水平,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中MIF含量.结果 妊娠早期、中期、晚期PBMC MIF基因表达水平分别为2.15±0.47、2.07±0.39、2.18±0.54,与非妊娠对照组(0.68±0.12)比较,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早期、中期、晚期血清中MIF含量分别为(15.25±1.72)、(16.12±1.99)、(15.55±1.82)ng/ml,与非妊娠对照组[(5.53±1.77)ng/ml]比较,均有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妊娠时间比较,MIFmRNA表达水平和MIF含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IF的基因表达和含量在整个妊娠过程中都维持在较高水平,提示MIF参与了整个妊娠至分娩.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锌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分析金属硫蛋白-1(MT-1)基因在家兔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表达及锌对其基因表达的调节。结果各组家兔心肌组织中均有MT-1基因的表达,缺血再灌注组MT-1基因的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明显下降(P<0.01),补锌再灌注组MT-1基因的表达较缺血再灌注组明显上调(P<0.01)。结论锌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分子机制中,调节其心肌组织中MT-1基因转录水平的表达可能是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THl/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与卵巢癌患者发生、发展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和逆转录PCR法,对36例卵巢癌及32例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TH1/TH2型细胞因子的蛋白水平及其mRNA水平进行了测定。[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卵巢癌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2、IFN-v水平显著降低,而IL-4、IL-6和IL-10则显著增高,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应的外周血淋巴细胞mRNA水平与蛋白水平相同。(结论]卵巢癌患者异常分泌的TH1/TH2型细胞因子水平与卵巢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钙网织蛋白(CRT)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在类风湿关节炎(RA)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活动期RA 患者、骨性关节炎(OA)患者和健康对照组(HC)血清以及RA 和OA 患者关节滑膜液中CRT 的含量。采用免疫组织化学(IHC)法检测CRT 在RA 和OA 患者关节滑膜组织中的表达。应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体外模型,分别采用MTT 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构建体外血管生成的三维模型检测 CRT 在HUVECs 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中的作用。结果RA 组血清中CRT 含量([ 6.4±3.1)μg/L]明显高于OA 组([ 3.7±0.9)μg/L]及HC 组([ 3.4±1.0)μg/L];RA 组滑膜液中CRT 含量([ 6.9±3.4)μg/L]明显高于OA 组([ 3.9±0.7)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CRT 在RA 滑膜组织中高表达,主要位于滑膜衬里层和衬里下层的血管内皮细胞及血管周围、炎性细胞内外等,而OA 滑膜组织中CRT 仅见极少量的表达。MTT 实验、细胞划痕实验及体外血管生成三维模型检测结果显示,CRT 具有明显促进HUVECs 增殖、迁移及管腔形成的作用。结论CRT 在RA 患者血清、滑膜液及滑膜组织中表达均升高,CRT 可能通过促进新生血管形成参与RA 滑膜炎和血管翳形成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检验专业的特点,探讨建立适应新世纪临床发展需要的高职检验专业《免疫学及免疫学检验》教学方法。并在教学中重点讲授免疫学新知识、新技术,突出实验课地位,与临床紧密联系,增加见习时间,全面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这样有利于培养出能尽快适应临床工作的高职检验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