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探究P130cas(Crk associated substrate)在低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血清及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2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低压低氧组。正常对照组在正常环境下饲养28天,低压低氧组在低压低氧舱(低压低氧舱模拟海拔5000米高度)饲养28天。右心导管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压力,ELISA方法测定每组大鼠血清中P130cas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肺动脉中P130cas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测定大鼠肺组织中P130cas蛋白表达量。结果低压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达到肺动脉高压诊断标准;低压低氧组P130cas在大鼠血清及肺组织中的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结论P130cas可能参与了低压低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3.
4.
5.
邓会  张维 《时尚育儿》2016,(2):26-26
目的:分析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临床护理中,焦虑状态专项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至2016年5月收治的60例风湿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所选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干预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接受焦虑状态专项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焦虑情况。结果:干预组患者护理之后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风湿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中,焦虑状态专项护理的应用价值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肺栓塞(PE)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怀疑PE行肺动脉造影CT血管造影(CTA)检查的PE患者164例和疑似PE患者177例,采用一般人口学资料、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测评。结果经肺动脉CTA检查诊断PE患者阳性率为48.0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下肢静脉血栓、恶性肿瘤、肺动脉高压、1个月内有手术病史、胸闷、气短、高血压是PE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年龄≤60岁、卧床未>5 d是PE患者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PE发病率逐年上升,应对PE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及早干预。  相似文献   
7.
胸骨肌是胸部的异常肌,也是人体变化最多的一种。在制作教学标本的过程中,发现右侧双胸骨肌变异。男尸,约60岁,身高167.0cm。制作过程中,可见在胸骨的右侧缘,胸大肌的浅面,胸前筋膜与胸固有膜之间有一块扁肌,即胸骨肌(见图1)。起自胸骨颈静脉切迹,肌束起始端有两个头,内侧头是一扁形腱束,起于前正中线与锁骨下缘水平相交处,外侧头以扁腱起自第1肋下缘水平胸大肌深筋膜处。  相似文献   
8.
目的 本研究利用低压低氧舱构建大鼠模型模拟高原环境下职工的轮休制度,筛选出能够有效预防慢性高原病形成的最佳轮休间隔时间。方法 将大鼠置于低压低氧舱内模拟海拔5 000m的高原环境,舱外为常压常氧环境。根据高原驻留时间与平原休息时间比值为1∶1的轮休模式将大鼠分为1d轮休组、2d轮休组、4d轮休组,对照组为不出舱休息的低压低氧组和常压常氧环境饲养的常压常氧组。实验时间共24d。通过肺循环血流动力学、肺血管重构和外周血红细胞来评估大鼠有无慢性高原病及其严重程度。结果 4d轮休组大鼠无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和红细胞增多,2d轮休组大鼠有轻度的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和红细胞增多,1d轮休组大鼠有显著的高原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和红细胞增多。结论 在高原驻留时间与平原休息时间比值为1∶1的轮休模式中,每4天轮休一次可以预防大鼠慢性高原病的形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