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0篇
综合类   3篇
眼科学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视神经炎患者的亚临床损害情况。方法:利用短潜伏期体诱发电位对30便视神经炎患者进行四肢分侧检查。结果:下肢中枢传导异常率50%,明显同于上肢7%;下膨枢传导异常单侧;同时还发现有外周传导异常。提示脊髓胸段频敏地不对称地受累。结论:视神经炎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一个临床亚型表现,或者说视神经炎时往往有脊髓的亚临床损害。  相似文献   
2.
白塞病(Behçet's disease,BD)是一种累及全身多系统的慢性炎症性疾病。神经白塞病 (neuro-Behçet's disease,NBD)在BD发病率中占2.5%~49%,是导致BD预后差的重要因素。NBD通常分为 脑实质型和非脑实质型(后者也称血管性NBD),在血管性NBD中,除了常见的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之 外,也陆续有报道其他缺血性或出血性卒中以及颅内动脉夹层、动脉瘤、缺血性视神经病等不同类型 的血管损害,病变位置已经涉及脑实质,扩展了以前血管性NBD定义的范畴。BD相关卒中临床表现各异, 易被忽视或误诊,本文对BD相关卒中的临床特点及诊断的研究进展进行回顾。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视神经炎患者的亚临床损害情况。方法:利用短潜伏期体感诱发电位对30例视神经炎患者进行四肢分侧检查。结果:下肢中枢传导异常率50%(15/30),明显高于上肢7%(2/30);下肢中枢传导异常单侧(12/15)多于双侧(3/15);同时还发现有外周传导异常(17%)。提示脊髓胸段频繁地不对称地受累。结论:视神经炎可能是多发性硬化的一个临床亚型表现,或者说视神经炎时往往有脊髓的亚临床损害  相似文献   
4.
视神经炎发展成多发性硬化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访视神经炎的时间越长,转变成多发性硬化的危险性越高;影响因素包括10余种,其中头颅磁共振异常是强烈预示转变成多发性硬化的危险因素;头颅磁共振正常的患者和多发性硬化低危险性临床特征仍需观察。  相似文献   
5.
6.
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的线粒体基因突变及临床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 (LHON)线粒体基因突变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采用PCR法扩增96例视神经病变患者mtDNA中ND1、ND4、ND6上的 3个片段后 ,用 377测序仪对mtDNA上 11778、346 0、14 4 84位点进行序列分析确定有无碱基突变。结果  96例患者中 4 0例 (41 7% )线粒体基因突变 ,其中男性 34例 (85 % ) ,女性 6例 (15 % ) ;34例 (85 % )为 11778位点突变 ,2例 (5 % ) 346 0位点突变 ,4例 (10 % ) 14 4 84位点突变 ;346 0及 14 4 84突变均为散发病例 ;有家族史者突变表达占 87 0 % (2 0 /2 3) ,无家族史者突变占 2 7 4 % (2 0 /73) ;头颅MR显示 11778突变者中 3例有脑白质区病灶 ,1例LHON合并垂体瘤 ;12例突变阳性者检查脑脊液 ,11例有炎性脱髓鞘改变。结论 LHON以 11778突变常见 ;起病及病程多样化、散发病例比例较高、眼底微血管病改变不易发现、脑脊液改变与炎性脱髓鞘雷同导致LHON在临床上易漏诊误诊 ,应尽早行突变检测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41岁,因"双眼进行性视力下降10个月"于2008年12月入我院.曾于2008年2月因"双眼视物模糊"就诊于外院,行头颅MRI(图1,增强T_1像见右侧基底节、大脑脚,右侧颢叶多发类圆形明显强化信号影,周围大片水肿)、Humphrey视野检查(示左眼颞侧、右眼鼻侧上半视野缺损),诊为"颅内占位性质待定,胶质瘤?"行"右颞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炎性病变可能大".未予特殊治疗.  相似文献   
8.
应用循证医学原则进行临床医学教学的尝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前本科生教学仍然采用传统医学教学模式。我们尝试用循证医学原则教授临床医学 ,有助于学生主动掌握和评价临床疾病的诊断和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白塞病相关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CVST)的临床表现、血 栓好发部位、治疗及预后。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6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白塞病 相关CVST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共收集白塞病相关CVST患者9例,其中男性2例(22.2%),女性7例(77.8%),年龄21~47岁,中 位数是35.9岁;急性起病1例(11.1%),慢性起病8例(88.9%);头痛4例(44.4%)、头晕1例(11.1%)、 阵发性黑蒙3例(33.3%)、双眼视力下降5例(55.6%)、视盘水肿9例(100%)、复视3例(33.3%)、耳 鸣1例(11.1%);乙状窦血栓形成7例(77.8%)、横窦血栓5例(55.6%)、直窦血栓1例(11.1%)、下矢状 窦血栓1例(11.1%)、颈内静脉血栓2例(22.2%);仅1处静脉窦受累的4例(44.4%),同时有2处及2处 以上静脉窦受累的5例(55.6%);所有患者均予醋甲唑胺50 mg 2次/日口服,3例予糖皮质激素冲击 治疗,其中1例合并华法林抗凝治疗、2例进行了腰大池-腹腔分流手术。随访1~32个月,所有患者治疗 后均好转。 结论 白塞病可引起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可累及单处或多处静脉窦,CVST患者需除外白塞病可能。  相似文献   
10.
王佳伟  赖春涛 《眼科》2016,(4):279-281
本文通过比较中外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特色,剖析我国当前研究生培养模式的主要缺陷。在教育、教学改革形势下,就如何培养出新一代创新型人才提出了几点前瞻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