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5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6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996~1998年采用邻指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外伤软组织缺损、骨、肌腱及关节裸露30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辅以感觉训练,手指外型和功能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30例,均为急诊手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16~56岁;右手22例,左手8例;手指计33个,食指16,中指8,中、环指3,环指3;部位:远节15例,近节1例,中远节17例;受伤机制:有挤压伤、撕脱伤、辗轧伤等。18个手指指腹缺损,15个手指背侧及侧方缺损,均有肌腱、骨裸露,11例有指骨骨折,选用皮瓣最大面积25cm×5cm,最小1cm×15cm。12 手术方法 骨科消毒、铺巾,采用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39例采用双钢板内固定治疗的Schatzker吁型、遇型胫骨平台骨折,术后随访12~30个月,采用Rasmussen评分标准评定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塌陷(后髁)1例,余无内固定失败病例,术后膝关节功能优良率89.74%。结论双钢板内固定是目前治疗胫骨平台复杂性骨折比较理想的方法,愈合率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交腿皮瓣移位修复小腿软组织缺损七例王正林,贺海怿,谷效斌,吴鸿臻我院1988年8月~1993年3月,治疗7例外伤致小腿一主要血管损伤合并软组织缺损,骨、肌腱裸露或骨折并感染创面。男5例,女2例。年龄5~36岁。左侧4例,右侧3例。创面位于小腿中下段4...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病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患者45例资料。结果本组42例患者术后随访10~18个月,其中3例于术后经X线证实钢板或螺钉松动、钢板断裂;1例出现感染;其余38例达到骨性愈合,切口全部I期愈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四肢长管骨骨折,临床效果良好,术后病发症主要为螺钉松动、钢板断裂、感染、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手术中规范操作、合理应用抗生素可避免并发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原因分析及治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收治的胫骨或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骨不连112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8例失访,余104例随访18~48个月,平均30个月,愈合98例,愈合率为94%,平均愈合时间9.2个月。104例患肢膝、踝关节功能均恢复良好,其中交锁髓内针静力固定改为动力固定及改用交锁髓内针固定各1例,术后仍然骨不连,取出交锁髓内针,行自体髂骨植骨、Ilizarov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后愈合。结论创伤严重、医源性损害、感染、不合理康复训练、营养状况、吸烟是导致胫骨骨折术后骨不连的重要原因,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治疗方法可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6.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占肘部骨折30%~40%,平均发病年龄在5~12岁,对于此类骨折,特别是对粉碎性骨折处理不当,会发生肘内翻畸形及肘关节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加之儿童特点多动,不易固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钢板内固定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老年移位性髋臼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2009年5月,采用钢板内固定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32例老年单髋移位性髋臼骨折。男27例,女5例;年龄60~83岁,平均67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2例,跌伤14例,高处坠落伤6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3~16 d,平均7 d。髋臼骨折根据Letournel分型标准:前柱骨折9例,前壁骨折8例,T型骨折12例,前柱合并后半横型骨折1例,后壁合并横型骨折2例。合并骨质疏松12例。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相关并发症发生。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5~89个月,平均42.2个月。术后2~4个月患者均能完全负重行走,平均3.5个月。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为78~91分,平均85分。6例发生异位骨化,1例发生骨溶解;其余患者随访期间均无假体松动和下沉。结论钢板内固定联合人工全髋关节置换适用于治疗合并创伤性关节炎、股骨头骨折、股骨颈骨折、软骨损伤的老年移位性髋臼骨折,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我院自1989年9月至1995年6月收治四肢血管损伤44例,21例延时处理。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1例中男19例,女2例,最大年龄52岁,最小17岁,平均36.2岁。致伤原因及部位:腋动脉损伤假性动脉瘤形成1例;上肢绞轧致肱动脉损伤1例;前臂开放性骨折伴尺桡动脉均损伤2例,伴尺动脉损伤1例,伴桡动脉损伤1例;前臂玻璃刺伤伴尺桡动脉损伤1例;股骨髁上骨折伴股动脉,腘动脉损伤3例;大腿部刀刺伤伴股动脉损伤1例;小腿部开放骨折伴胫前血管损伤3例,胫后血管损伤2例,胫前后血管均损伤1例;小腿部闭合骨折辗轧伤伴胫前后血管均损伤1例;小腿部闭合骨折辗轧伤伴胫前后血管均挫伤3例,胫前血管损伤1例。共28条血管。 肢体末梢完全缺血时间:最长16h,最短8h,平均10h。最长1例腋动脉刀刺伤假性动脉瘤形成,伤后22d修复;另1例是闭合性小腿辗轧伤4d,筋膜室综合征形成。 1.2 治疗方法与结果 血管修复方法:直接端端吻合6例6条,血管移植12例17条,修补2例2条,另2例小腿筋膜室综合征的3条血管,仅作切开减压血管外膜松解、保暖等措施即恢复血供。21例中成活18条肢体,截肢3例。18例中术后早期有局限性表皮坏死5例,拇指坏死1例,部分足趾坏死6例,不同程度肌肉液化坏死12例。缺血时间越长,坏死愈严重。随访0.5~3年有不同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锁骨钩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的效果。方法:65例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均应用锁骨钩板进行治疗。结果:按照Karlsson标准评定术后功能,优58例、良5例、差2例,优良率96.9%;未发生钩板断裂、松动等并发症。结论:锁骨钩板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具有操作简单,复位好、牢固可靠、肩关节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少等特点,是治疗TossyⅢ型肩锁关节脱位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谷效斌 《河北医学》2011,17(6):743-745
目的:探讨分叉自锁髓内钉系统治疗肱骨多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分叉式髓内钉治疗34例。结果:33例获得随访,另1例为外籍患者。切口均I/甲,骨愈合时间为3-7个月(平均4个月),无桡神经损伤及内固定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分叉式交锁髓内钉治疗肱骨干多段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血运影响较小,利于骨折愈合的优点,临床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