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肿瘤进展的过程,即肿瘤细胞向周围组织侵袭的过程,常表现出细胞膜突起、细胞问粘着、连接丧失等特点。Ozcan等认为是几种actin交联蛋白引起细胞骨架微丝重排的结果,Fascin是其中一种55kD的肌动蛋白交联蛋白,在细胞运动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2009~2018年癌症康复相关研究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及研究前沿。方法 检索2009~2018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癌症康复相关文献,利用CiteSpace软件生成可视化科学知识图谱并进行分析。结果 2009~2018年,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中共检索到癌症康复相关论文13956篇,年度发表论文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SUPPORTIVE CARE IN CANCER》是发表论文最多的期刊,美国是发表文章数量最多、最具权威性的国家,UNIVERSITY OF ALBERTA(阿尔伯塔大学)是最活跃的机构,Courneya KS是发表文献数量最多的作者;癌症研究领域热点词包括生活质量、体育活动、康复、运动、随机对照试验、前列腺癌、乳腺癌、淋巴水肿和肺癌。癌症、绝经后妇女、心血管疾病、主要结局指标、规律运动、氧化应激、社会支持、住院时间等可能是癌症康复未来潜在的研究方向。结论 癌症康复研究正在经历快速发展的阶段。近10年来,癌症康复研究形成了以国家和研究机构为单位的研究群体,其中欧美国家对癌症康复的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美国在癌症康复领域的研究具有相当重要的地位。癌症康复领域研究热点和学术前沿包括研究疾病、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3个方面,研究疾病主要集中于前列腺癌、乳腺及肺癌及并发症,研究群体以女性居多,研究方法多采用随机对照试验。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自体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 62例确诊为肺癌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31例(自体DC-CIK联合NP),B组31例(方案单用NP方案化疗),观察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学指标.结果 A组与B组比较,其有效率为(29.03% vs.19.35%),疾病控制率为(74.19%vs.51.60%)(P值分别为0.131、0.031),A组患者CD3+、CD4+细胞的百分比含量较治疗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DC-CIK细胞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患者有控制肿瘤,改善生活质量及增强免疫功能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 DC-CIK(DC细胞即树突状细胞,CIK细胞即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联合埃克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早期临床疗效评估。方法 18名晚期NSCLC患者接受DC-CIK联合埃克替尼治疗,埃克替尼为每日3次口服,每次125mg,疗程为3个月,在服用埃克替尼治疗过程中接受DC-CIK生物免疫治疗1~2个疗程。若出现不能耐受的不良反应或疾病进展时停用。结果其中疾病控制率为77.7%(14例),客观有效率为33.3%(6例),所有患者KPS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升高,临床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缓解,部分患者外周血肿瘤标记物水平下降显著。共6例出现I度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为皮疹、腹泻和恶心。结论 DC-CIK联合埃克替尼在一线治疗晚期NSCLC患者中早期临床效果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前后外周血程序性死亡分子 1(PD-1) 、 配体(PD-L1)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附属海口医院 28 例中晚期肝癌患者(肝 癌组)TACE 治疗前后外周血及 20 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标本, 流式细胞仪检测 CD4 + T、 CD8 + T 细胞及抗原提呈细胞(APC)表面 PD-1、 PD-L1 的表达, 并随访 PD-1、 PD-L1 表达与肿瘤分化、 疗效的关系。结果??肝癌组外周血CD4+ T、 CD8 + T细胞及APC表面PD-1、 PD-L1表达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05) ,肝癌组均高于对照组 ; 治疗前后肝癌组外周血 CD4 + T、CD8 + T 及 APC 表面 PD-L1 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治疗后较治疗前下降 ; CD4 + T、CD8 + T 及 APC 表面 PD-1 表达也较治疗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 ; 细胞分化差的肝癌组患者外周血 PD-1、PD-L1 表达较高 ; 治疗效果差的肝癌组外周血PD-1、PD-L1 表达较高。结论??肝癌患者外周血 PD-1、PD-L1 表达升高,治疗前后监测 PD-1、PD-L1 表达可能预测患者预后状态。  相似文献   
6.
7.
目的 探讨Treg及Th1/Th2类细胞因子在晚期肺癌肿瘤免疫抑制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100例初治晚期肺癌患者及50例健康自愿者.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中Treg、Th1类细胞因子(IFN-γ、IL-2、TNF-a)、Th2类细胞因子(IL-4、IL-6、IL-10)水平,同时分析CD4+CD25+Treg与Th1/Th2类细胞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①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为(11.12±5.83)%,高于健康对照组(7.46±3.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②化疗前肺癌患者外周血中Treg为(11.12±5.83)%,明显高于化疗后(6.45±3.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晚期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Th1/Th2类细胞因子水平分别为:IFN-γ(8.56±3.62 vs 10.79±3.27,P=0.049)、IL-2(8.48±2.87 vs 10.22±4.03,P=0.03)、TNF-a(6.18±2.67vs8.14±2.87,P=0.007)、IFN-γ/IL-4(3.33±1.44 vs 4.09±1.00,P=0.028)、IL-4(3.17±1.19 vs 2.45±0.43,P<0.001)、IL-6(3.88±2.08 vs 2.33±0.88,P<0.001)、IL-10(3.64±1.73 vs 2.54±1.08,P=0.008),其中Th2类因子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④CD4+CD25+Treg与Th1类细胞因子IFN-γ、TNF-a、IL-2及IL-6无相关性(P均>0.05);与Th1/Th2(γ=-0.273,P=0.003)呈负相关;与Th2类细胞因子IL-4(γ=0.237,P=0.009)、IL-10(0.626,P<0.001)呈正相关(P均<0.05).结论 晚期肺癌患者CD4+CD25+Treg、Th2类细胞因子水平显著升高,Th1类细胞因子水平下降,它们共同导致肿瘤患者免疫抑制及肿瘤进展,监测其水平变化有助于判断肺癌患者疗效、预后,有效调控CD4+CD25+Treg及负性细胞因子水平可能是治疗肺癌的一个新策略.  相似文献   
8.
Ipilimumab是一种新型的抗CTLA-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的全人源单克隆抗体。阻断CTLA-4的免疫效应可以打破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外周免疫耐受及诱导或增强抗肿瘤免疫反应。Ipilimumab是第一个被发现的可延长晚期黑色素瘤患者总生存期的药物,该药已于近期先后被FDA和欧盟委员会批准使用于晚期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目前,多项关于Ipilimumab联合其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正在开展中。作为新型的T细胞增强剂和免疫系统激活剂,Ipilimumab在晚期恶性黑色素瘤免疫治疗临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1抑制剂治疗晚期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至2020年12月于海口医院就诊的肺癌患者50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对照,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癌组织中PD-1的表达。肺癌患者均接受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或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治疗,于治疗前1天、治疗1周期结束、治疗4周期结束时进行静脉血采集,治疗4周期后进行CT或MRI检查评价肿瘤大小,将评价为完全缓解(complete response,CR)、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和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的患者归为免疫应答组 ,评价为疾病进展(progressive disease,PD)的患者归为免疫无反应组。评估PD-1抑制剂治疗对患者外周血中T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CD4+/CD8+T 细胞、Treg 细胞及 Th1/Th2细胞)、NK细胞和细胞因子(IFN-γ、IL-2、IL-4和IL-5)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肺癌患者外周血中CD3+T细胞、CD4+T细胞、CD4+/CD8+T细胞、Th1/Th2细胞、IFN-γ和IL-2水平明显下降,而CD8+T细胞、Treg细胞、NK细胞、IL-4和IL-5水平明显升高(均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1周期和4周期后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水平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明显下降(均P<0.05);治疗4周期后,40例入免疫应答组,10 例入免疫无反应组,治疗有效率为 80%。与治疗无反应组比较 ,免疫应答组血清 CD3+T 细胞、CD4+T 细胞、CD4+/CD8+T细胞水平和Th1/Th2比值明显升高,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水平明显下降(均P<0.05);免疫应答组患者经4个周期治疗后,与PD-L1低表达(<50%)患者(8例)比较,PD-L1高表达(≥50%)患者(32例)血清CD3+T细胞、CD4+T细胞和CD4+/CD8+T细胞水平均明显升高(均P<0.05),而CD8+T细胞、Treg细胞和NK细胞均明显下降(均P<0.05)。结论:纳武利尤单抗或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能够影响晚期肺癌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等免疫细胞分布,改善患者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rAd-p53、顺铂( 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人胃癌SGC7901细胞后,对肿瘤细胞增殖凋亡情况、KAI1/CD82蛋白表达情况的影响。方法 rAd-p53、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胃癌SGC7901细胞株24、48、72 h后,CCK-8法测定SGC7901细胞体外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法检测KAI1/CD82蛋白表达情况。结果rAd-p53、DDP单独及联合作用于SGC7901细胞后,细胞增殖被抑制,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两药联合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明显高于单用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作用SGC7901细胞48h后,细胞凋亡率为36.94%±0.78%、28.79%±2.37%,69.26%±0.63%;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均可上调KAI1/CD82蛋白表达,且两药联合组更明显。结论 rAd-p53、DDP单独及两药联合均可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二者联合对胃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增强,rAd-p53可能通过上调KAI1/CD82的表达诱导SGC7901细胞凋亡,同时增强DDP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