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应用RNA干扰(RNAi)技术沉默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RA-FLS)髓样细胞触发受体2(TREM-2)的表达,探讨TREM-2基因沉默对RA-FLS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向RA-FLS转染特异性的TREM-2 siRNA,利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沉默效果;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生长情况;Transwell小室测定细胞的迁移和侵袭能力;ELISA法检测细胞MMP-2和MMP-9的分泌水平;Western blot法分析沉默TREM-2基因对细胞PI3K/AKT通路的影响。结果: TREM-2 siRNA能显著降低RA-FLS中TREM2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沉默TREM-2基因后,各时点各组细胞的活力未见明显差异;特异性干扰组RA-FLS的迁移细胞数目与空白组和control siRNA组相比明显增多(P<0.05);TREM-2 siRNA组侵袭细胞数目相比空白组和control siRNA组明显增多(P<0.05);TREM-2 siRNA干扰后RA-FLS分泌的MMP-2显著增加(P<0.05)而MMP-9未见明显变化;特异性转染后的RA-FLS相对于对照组PI3K/AKT的磷酸化水平显著增强(P<0.05)。结论: TREM-2可能通过调节PI3K/AKT通路的活化对RA-FLS的迁移和侵袭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黄斌  许锦煌  周镇威 《当代医学》2021,27(15):163-164
目的 分析不同入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84例,按照不同手术方式分为观察组(n=42)与对照组(n=42).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分别接受外侧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和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比较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临床疗效、髋关节功能评分、术中出血量.结果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90%,低于对照组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优良率为85.71%,高于对照组的8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疼痛评分、行走评分、活动度评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37.28±31.72)mL,低于对照组的(525.42±51.0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外侧小切口入路和后路小切口入路髋关节置换术均能有效改善老年创伤性股骨颈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临床效果良好,且安全性较高,但实施后路小切口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能减少出血量,对患者的康复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78例患者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评价,探讨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对患者术后韧带功能恢复中的临床作用。 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月,取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患者78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27例,平均年龄29.2岁,受伤至手术平均时间为3个月,随访时间均大于12个月,全部病例均采用同种异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78例患者均存在前交叉韧带完全断裂,包括30例体部断裂,44例股骨起点断裂,ACL胫骨止点断裂4例,尽量保留残端。术后对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及膝关节功能进行随访,通过相关检查来判断临床效果。 结果 取末次随访数据进行分析,末次随访时间12~35个月,平均25个月。有76例患者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均为阴性;对比术前,膝关节前后稳定性、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IKDC综合评分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保留残端对ACL重建术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法对"阳性支撑"和"阴性支撑"两种非解剖复位内固定Pauwels Ⅲ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进行生物力学比较,并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将25岁男性青年健康股骨CT数据及PH螺钉数据导入相关软件,分别建立Pauwels Ⅲ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的"阳性支撑"和"阴性支撑"两种非解剖复位三维模型,再通过PH螺钉系统行内固定。应用有限元分析法在相同加载和约束条件下模拟"单腿站立"、"行走"两种工况。评价和比较"阳性支撑"组和"阴性支撑"组骨折端最大位移、股骨最大应变、内固定最大应力等指标。结果在两种工况下,骨折端最大位移"阳性支撑"组和"阴性支撑"组在"单腿站立"、"行走"两种工况下分别为0.87 mm和1.38 mm,股骨最大应变分别为1.27 mm和1.98 mm,1.77e~(-2)和2.47e~(-2),1.89e~(-2)和2.12e~(-2),内固定最大应力分别为304.47 Mpa和359.03 Mpa,362.24Mpa和391.52 Mpa。结论本研究通过有限元分析方法证实了Yechiel Gotfried复位理论适用于Pauwels Ⅲ型头下型股骨颈骨折该型骨折,"阳性支撑"复位较"阴性支撑"复位具有生物力学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诊治的髋关节炎患者48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通过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采用回顾性的方式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经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其中,优效28例,良效17例,差效3例,未出现1例感染、脱位等并发症,效果优良率为93.75%,对患者实施为期半年的随访发现,患者治疗后的髋关节 Harris评分明显提高(P<0.05),髋关节活动范围明显扩大(P<0.05)。结论: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并能够取得良好的预后,值得在临床应用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RNA干扰技术研究瞬时受体电位通道6(TRPC6)对IL-1β诱导的类风湿关节炎(RA)成纤维细胞样滑膜细胞(RA-FLS)增殖的影响。方法:RT-qPCR法检测RA和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组织中TRPC6 mRNA的表达水平。组织块联合酶消化法培养RA-FLS。流式细胞术鉴定RA-FLS。将不同浓度(0、0.25、0.5、1、2、4、8、16μg/L)的重组人IL-1β与RA-FLS共培养36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的改变;16μg/L的IL-1β作用RA-FLS不同时间(12、24、36、48、60、72 h),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的改变。特异性TRPC6-siRNA转染RA-FLS后,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沉默效率。在IL-1β存在和不存在的条件下,CCK-8法、Ed U标记法和流式细胞术检测TRPC6干扰组与对照组的细胞活力、Ed U阳性细胞比率和(G_2/M+S)期比率的差异。结果:RA患者滑膜组织中TRPC6的mRNA表达水平相对于OA患者明显增加(P0.05)。TRPC6-siRNA能显著降低RA-FLS中TRPC6 mRNA和蛋白的表达(P0.05)。IL-1β能诱导RA-FLS增殖(P0.05)。沉默TRPC6后,在IL-1β的诱导环境下,特异性干扰组RA-FLS的活力、Ed U阳性细胞比率和(G_2/M+S)期比率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而在不含IL-1β的条件下,干扰组与空白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显著性。结论:TRPC6参与IL-1β诱导的RA-FLS增殖过程,沉默TRPC6能降低IL-1β诱导的RA-FLS增殖水平。  相似文献   
7.
1998年4月至1999年3月我院同国际医疗服务机构合作,共施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268例,男72例,女196例,年龄16~75岁,平均47.6岁。发生并发症21例,其中术中发现8例:胆管损伤2例,胆囊动脉及前后分支出血3例,胆囊床多处活动性出血2例,广泛皮下气肿1例;术后发现6例:胆囊管或毛细胆管漏3例,膈下脓肿、胆囊床活动性出血、肝下积液各1例;中转手术7例:Calot三角解剖不清4例,腹腔广泛粘连、胆管损伤、胆囊动脉出血各1例。LC术并发症中,胆管损伤是其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本组胆管损伤占0.75%。LC术中防止误认胆囊管的技能是在实践中提高的,…  相似文献   
8.
背景:髓样细胞诱发受体2在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期患者滑膜组织呈高表达,但其在类风湿关节炎发病机制中发挥的作用,目前并不清楚。 目的:观察髓样细胞诱发受体2在牛源性Ⅱ型胶原诱导的关节炎大鼠模型滑膜组织中的表达。 方法:制备胶原诱导关节炎模型大鼠,动态观察大鼠各项关节炎的活动指标和滑膜组织的病理学改变,RT-PCR法检测滑膜组织中髓样细胞诱发受体2、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10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检测关节滑膜组织中髓样细胞诱发受体2的蛋白表达及定位。 结果与结论:模型组大鼠免疫13 d后出现足爪红肿,关节炎指数评分逐渐升高(P < 0.01),炎症高峰期在19-25 d,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诱导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增生及炎性细胞浸润、软骨骨质破坏。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关节滑膜髓样细胞诱发受体2的mRNA和蛋白的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 mRNA表达均明显升高(P < 0.05或P < 0.01),白细胞介素10 mRNA表达显著降低(P < 0.05)。结果证实,髓样细胞诱发受体2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发病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炎症调节递质,其反应性升高在类风湿关节炎模型大鼠发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肾移植;肝移植;移植;心脏移植;组织移植;皮肤移植;皮瓣移植;血管移植;器官移植;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