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6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贾伟  王玉炯  许崇波  徐方 《免疫学杂志》2006,22(1):107-109,115
目的 耐热性肠毒素ST1单克隆抗体制备及在感染性腹泻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应用基因工程菌株分泌的肠毒素制备ST1包涵体,免疫Balb/c小鼠,成功制备了3株特异性抗ST1的单克隆抗体细胞株,用其中1株McAb建立了检测ST1的双单克隆抗体夹心ELISA法。结果 检测52株从临床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的大肠杆菌,检出ST1阳性率为26.92%,与ST1检测的经典方法乳鼠灌胃法符合率为96.15%。结论 该方法是一种简捷、灵敏和特异的检测方法,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锦州市妇婴医院2008年2013年常见病原菌的耐药情况。方法收集2013年常见病原菌标本,分类并进行药敏实验。结果革兰阴性菌中,肠杆菌科和非发酵革兰阴性杆菌分别占61.97%和27.89%;革兰阳性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肠球菌,肺炎链球菌分别占36.10%,36.75%,13.58%和10.93%,其他占3.60%。肺炎克雷伯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对头孢哌酮,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敏感。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最为敏感,其次为第四代头孢菌素。肺炎克雷伯杆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和亚胺培南极为敏感,但对氨苄西林耐药。结论病原菌的耐药性越来越流行,要对抗生素使用进行必要的监督,从而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作者用抗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McAb 2 G10,建立了检测幼鸡血清中IBDV抗体的单克隆抗体ELISA捕捉法(McAb-ELISA),并与常规ELISA进行了比较。McAb-ELISlA的操作程序为:用0.05mol/L碳酸盐缓冲液(pH9.6)400倍稀释的McAb 2 G10包被ELISA板,每孔50ul,37℃孵育2h,PBST液(含0.05%吐温-20的PBS液)冲洗3次后,每孔加入50ul PBS液80倍  相似文献   
4.
肠道大肠埃希菌既是人类正常菌群又是造成全世界发病和死亡的重要病原体。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传统上分为6种:肠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EPEC)、肠道出血性大肠埃希菌(EHEC)、肠道侵袭性大肠埃希菌(EIEC)、肠道聚集性大肠埃希菌(EAEC)、肠道产毒素性大肠杆(ETEC)和弥漫黏附大肠埃希菌(DAEC)。本文中提出肠道致病型大肠埃希菌分为8种,还包括2种新的致病型大肠埃希菌——黏附浸润性大肠埃希菌(AIEC)和产志贺毒素的聚集性大肠埃希菌(STEAEC)。在人类宿主细胞中,通过检测肠道大肠埃希菌移植和研究疾病的分子机制.发现肠道致病型大肠埃希菌根据Ⅲ型分泌系统(T3SS),可分为依赖T3SS致病型(EHEC、EPEC、EIEC)和非依赖T3SS致病型(ETEC、EAEC、STEAEC、DAEC、AIEC)2大类。本文主要介绍了肠道致病大肠埃希菌的流行病学和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CPB-ST融合基因的构建及表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EcoRI和SalⅠ双酶切含有大肠杆菌耐热性肠毒素ST1前体蛋白基因的质粒pXST1,回收325bp的ST基因片段,然后,通过T4DNA连接酶将其定向连接于事先经同样的双酶切处理的带有产气荚膜梭菌β-毒素基因(CPB)的重组质粒pECB2中CPB基因的下降,转化受体菌BL21(DE3)中,经BamHI和EcoRI酶切反应鉴定重组质粒,得到了理想重组质粒pECB-ST1。重组菌株Bl21(DE3)(pECB-ST1)经IPTG诱导后,其表达产物经SDS-PAGE、Western-bloting及ELISA检测,结果表明重组菌株可以表达CPB-ST融合蛋白,而且该融合蛋白无天然β-毒素和ST1的生物毒性。  相似文献   
6.
已构建的能表达大肠杆菌肠毒素ST1—LTB融合蛋白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及其表达产物经动物试验证实没有毒性反应。用从IPTG诱导的工程菌中提取的包涵体或经甲醛灭活的工程菌制成抗原,免疫小鼠,结果免疫小鼠至少能抵抗1.5LD100的大肠杆菌强毒株C83902(K88ac,ST+,LT+)的攻击。用提取的包涵体免疫家兔后,采集的血清能够中和天然ST1的毒性。这表明构建的工程菌株BL21(DE3)(pXETSLT1)可以作为预防幼畜大肠杆菌性腹泻基因工程菌苗的候选株。  相似文献   
7.
8.
本文综述了鼠源性IgM类单克隆抗体(McAb)的纯化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比较。(1)聚乙二醇(PEG)沉淀法具有操作简便,适于大批量生产的特点。(2)免疫亲和层析法纯化的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免疫活性,其纯度较高。(3)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具有纯化条件温和,操作时间短,样品纯度高,且对单克隆抗体活性无不良影响的优点;但其设备昂贵,样品处理量相对较少。在实际应用中,可根据不同用途来选择纯化方法,获得理想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9.
将含A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基因的质粒pKMA100用核酸内切酶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经电泳分离、透析袋电洗脱法回收了0.95kbα毒素基因片段,再将载体pET-28b(+)用BamHI和HindⅢ双酶切,然后将处理好的pET-28b(+)与0.95kb的α毒素基因片段进行连接、转化。经BamHI和HindⅢ酶切分析和序列分析,证明重组质粒pXETA1含有α毒素基因,且具有正确的阅读框架。构建的重组菌株BL21(DE3)(pXETA1)能表达α毒素,但已经完全丧失其毒性。经SDS-PAGE和薄层凝胶扫描分析,IPTG诱导后的BL21(DE3)(pXETA1)所表达的目的蛋白占菌体总蛋白的33.21%。经Westernblot分析和免疫试验结果表明,表达产物能被α毒素抗血清识别,且免疫小鼠后,用强毒株培养上清攻击,结果免疫小鼠能抵抗至少4LD100的攻击,这说明表达产物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0.
用提取的A 型产气荚膜梭菌α毒素包涵体为免疫原, 制备了1 株mAb 2E3 。其Ig 亚类为IgG3, 细胞培养上清和腹水的mAb 效价分别为1∶1024 和1∶108 。该mAb 2E3 可中和α毒素的磷脂酶C 活性和溶血活性, 对α毒素致死性腹腔攻击的小鼠具有良好的被动保护作用。另外, 应用RTPCR 技术, 从杂交瘤细胞株2E3 中, 扩增出mAb VH 和VL基因, 分别克隆至载体pGEMT中。序列分析证实, VH 基因为357 bp, 编码119 个氨基酸;VL 基因为324 bp, 编码108 个氨基酸。计算机分析表明,VH 和VL基因均为新发现的基因序列, 符合功能性重排的鼠抗体可变区基因的特征。VH 和VL 基因分别属于鼠免疫球蛋白重链Ⅱ( B) 和轻链κⅢ家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