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effect of muscular pedicle bone grafts with sartorius or tensor fasciae latae and sartorius in fresh transcervical or subcapital fractures of the femoral neck. Methods: Thirty cases of fresh transcervical and subcapital fractures of the femoral neck were treated by the tail breakable screws and sartorius pedicle bone grafts(single muscular pedicle, SMP group). The other 23 cases were treated by cannulated pressure screws and bone grafts with the muscular pedicles of both sartorius and tensor fasciae latae (double muscular pedicles, DMP group). Results: Fifty-two cases were followed up for 3 to 5 years (mean, 4 years). In SMP group, ten cases showed poor therapeutic results. Excellent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achieved in all cases of DMP group. Conclusions : The transcervical or subcapital fractures of the femoral neck can be treated by double muscular pedicles bone graft. The bone graft with double muscular pedicles is more effective than single sartorius muscular pedicles for fresh transcervical and subcapitul fractures of the femoral neck during short and medium terms.  相似文献   
2.
解笑宸  姚粤峰 《四川医学》2018,39(7):790-793
目的探讨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根据其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传统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rris评分、FIM得分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微创手术组患者手术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较传统手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均较传统手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Harris评分、FIM得分无差别,术后3个月,微创手术组患者的Harris评分、FIM得分高于传统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假体感染、假体松动和髋关节脱位等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对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且手术创伤小,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骶骨肿瘤的治疗以外科手术为主。手术的难度和风险较大,受到了国内外医疗工作者的重视。方法本文就骶骨肿瘤治疗的诊断、手术方法选择以及并发症的防治分别进行综述。结果根据骶骨肿瘤患者特点制定个体化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方案,术间和术后需要认真控制并发症,才能得到较满意疗效。结论外科手术虽然对有些肿瘤达不到根治的目的,但可延长生命,减轻痛苦,并为其辅助治疗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4.
解笑宸  康斌  辛风 《河北医药》2011,33(14):2114-2115
目的探讨钢板结合螺钉和克氏针材料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12例患者均给予钢板结合螺钉和克氏针材料内固定治疗,术后配合积极的功能锻炼。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达到91.67%,显示了较好的术后效果。结论钢板结合螺钉和克氏针材料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效果显著,是值得考虑的一种临床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张晟  韦良臣  解笑宸  辛风 《当代医学》2012,18(23):55-56
目的 分析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月~2011年12月股骨颈骨折的老年患者76例为研究对象,进行术后评价,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量和Harris髋关节评分.结果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Harris髋关节评分较高.结论 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临床疗效良好,具有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背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常见的也是危险性较大的并发症,如果不能提前预防,会造成严重后果,故在临床中需要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目的:评估人工全髋关节置换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危险因素。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3年2月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骨关节科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的162例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在置换前、置换后第3天和第7天进行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统计法分析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果与结论:入选Logistic回归模型的因素为骨水泥假体、年龄分布、体质量指数、全身麻醉,它们的OR值分别是9.215,11.247,3.842,4.825,是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的危险因素。提示骨水泥假体的使用、高龄、体质量指数大于25 kg/m2及全身麻醉均是全髋关节置换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应引起临床重视,积极采取对应措施。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7.
总结近年来人工关节置换临床工作学习与实践中所积累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并结合国外人工关节技术的开展状况,提出人工关节置换技术存在着手术不规范、手术适应证不严格、过分追求导航和微创技术、临床技术不过硬和需要对患者进行教育等问题,这样会影响人工关节置换医疗的健康发展,降低人工关节的临床疗效,必须重视和加以解决,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在运动后膝关节疼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131例膝关节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20例同期我院体检者做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滑膜厚度、积液深度及滑膜旁膝关节动脉网血流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从膝关节滑膜厚度、积液深度、血流RI方面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声检查对膝关节疼痛患者可以直观、准确的显示出膝关节的损伤程度,对临床诊断与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背景:软骨细胞退变常导致骨关节炎、椎间盘退变、半月板退变等骨科常见疾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基因与软骨细胞退变关系密切,当敲减ATDC5小鼠软骨细胞系中SIRT1基因后,可通过软骨细胞退变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影响细胞功能,进而影响骨科疾病的进程.目...  相似文献   
10.
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深圳市北京大学深圳医院自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0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人工股骨头置换术组)与对照组(内固定治疗组)各5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达优者33例,达良者15例,优良率为90.6%;对照组达优者21例,达良者17例,优良率为71.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具有骨愈合率高、术后康复良好的特点,是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