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6篇
内科学   8篇
外科学   1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组织工程包括细胞和生物支架两部分.其中细胞的活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支架材料的优劣.良好的生物支架应该能尽可能地模拟细胞在体内的内环境,从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微环境.纳米材料由于很好地模拟了细胞在体内的拓扑结构,从而在组织工程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综述了纳米材料在各种细胞体外培养中的作用,初步探讨了纳米材料对细胞促进作用的机制,并对纳米材料在肝脏组织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肥胖患者高尿酸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以及血清尿酸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0年9月在南京鼓楼医院减重代谢中心拟行减重代谢手术的247例肥胖患者,收集患者术前临床资料及血清学数据及肝脏NAS评分。 结果221例患者进入肥胖患者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分析,低尿酸组57(25.8%)人,高尿酸组164(74.2%)人,二组在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总胆红素(TBil)、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胰岛素(INS)、C肽(C-peptide)水平存在差异。141例患者拥有完善的病理学结果,其中40例可排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68例NASH可能,33例可诊断为NASH,三组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分为别78.7%、76.5%、4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三组在小叶内炎症、气球样变、ALT、UA水平存在差异(P<0.05);而进一步研究发现血清尿酸水平与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正相关(Spearman分析相关系数r=0.38,P<0.05),而与气球样变及小叶内炎症无明显相关性(血清尿酸与气球样变:Spearman分析相关系数r=0.14,P=0.096;血清尿酸与炎症反应:Spearman分析相关系数r=0.058,P=0.493)。 结论随着肥胖患者BMI的增高,发生高尿酸血症以及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可能性增高;血清尿酸的增高也会促进肥胖患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发展,且血清尿酸水平与肝脏脂肪变性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膜截流分子量对新型生物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BAL)支持系统免疫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D氨基半乳糖静脉滴注比格犬建立肝功能衰竭模型.急性肝功能衰竭犬根据BAL隔离膜截流分子量的大小分为两组:A组:200 kD组;B组:1200 kD组.两组均接受新型2次BAL治疗,每次6h.观察各组体内IgG、IgM、50%补体溶血单位(CH50)变化及反应器内抗体漏过情况.结果 在第一次BAL治疗后两组的IgG和IgM水平均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在第2次治疗后第7天,1200 kD组的IgG和IgM水平明显升高,200 kD组IgG和IgM水平仍未出现明显上升或下降.在第一次BAL治疗后,两组CH50都出现暂时性的下降,在治疗后1h达到最低值,而后缓步上升,在7d后恢复至治疗前水平.反应器内培养液中IgG、IgM及CH50检测结果显示,1200 kD组在治疗结束后IgG、IgM及CH50含量显著高于200 kD组.结论 膜截流分子量可能是影响BAL异种免疫排斥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新型组合式生物人工肝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犬的作用.方法 D-氨基半乳糖给药构建犬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实验分组:组合式生物人工肝治疗组(n=8);生物人工肝治疗组(n=8);非生物人工肝治疗组(n=8);对照组(n=8).观察和检测所有犬一般情况、生化指标及生存率,同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 组合式生物人工肝具有良好的解毒及合成功能.4组犬的生存率分别是87.5%、62.5%、50.0%、37.5%,仅组合式生物人工肝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组合式生物人工肝对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研究两种不同肠内营养(EN)制剂在胃肠道肿瘤手术病人术后早期EN支持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68例胃肠道手术病人随机分为康全甘组(n=34)和能全素组(n=34),术后48 h起即给予EN支持,分别于术前和术后第7天测定血清清蛋白(ALB)、前清蛋白(PA)和转铁蛋白(TF)水平,并计算病人体质指数(BMI)...  相似文献   
6.
7.
8.
目的: 探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 s enchymalstem cells, MSCs)移植联合内科方法对急性肝功能衰竭动物的协同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诱导建立猪急性肝功能衰竭模型. 12只实验动物随机分为4组( n = 3), 联合治疗组: 诱导24 h后, 门静脉移植5×107自体MSCs, 每24 h自体血浆100mL、甘利欣100 mg滴注; 单纯内科治疗组: 诱导后每24 h自体血浆100 mL、甘利欣100 mg滴注; 单纯自体MSCs移植组: 诱导24 h后, 经门静脉移植5×107自体MSCs; 对照组: 除普通观察护理外, 不予以任何治疗. 以对照组存活时间为整个实验观察窗口, 观察家猪的肝脏功能及病理变化.结果: 对照组全部死亡后(存活44±3.5 h), 其他3组所有实验动物人为促死. 肝脏功能指标在联合治疗组、单纯内科治疗组及单纯MSCs移植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 联合治疗组比较单纯内科治疗组及单纯自体MSCs移植组有明显改善( P<0.05). 肝脏病理HE染色提示联合治疗组、单纯内科治疗组病理改变轻于其他组, 联合治疗组病理改变轻于内科治疗组, 单纯MSCs移植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免疫组织化学显示联合治疗组肝脏细胞增殖率(34%)明显优于其他组, 单纯内科治疗组、单纯MSCs移植组及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单纯骨髓MSCs移植或者内科治疗急性肝功能衰竭有一定效果, 骨髓MSCs移植联合内科治疗具有一定协同作用, 可明显改善D-Gal诱导的急性肝衰竭家猪的肝脏指标, 促进肝组织及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9.
生物人工肝研究现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肝功能衰竭病情凶险,进展迅速,预后较差,各种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肝移植是治疗肝衰竭病人惟一有效的手段.但是,由于供体器官缺乏、费用高昂、需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等原因,病人往往在等待供体过程中由于病情进展而迅速死亡,生物人工肝(bioartificial liver,BAL)可为病人提供短暂的肝功能支持,从而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本文从细胞来源、细胞培养方式及生物反应器三方面综述BAL目前的研究现状及近年来的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仿生电刺激体外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株(UE7T-13)向肝细胞分化的作用.方法 采用静电纺丝及氧化聚合法制备聚吡咯/PLGA导电膜,并在其表面培养UE7T-13细胞株.实验按是否给予诱导因子及施加电刺激分为四组:电刺激+诱导因子组、电刺激组、诱导因子组以及空白对照组.诱导因子包括HGF、EGF、FGF及OSM等.电刺激为每日给予频率5Hz、脉宽5 ms、电压100 mV(电流强度100 μA)的仿生电刺激2h.每天常规收集培养液,检测其中白蛋白分泌、尿素合成、细胞色素P450活性.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细胞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各组干细胞中白蛋白和甲胎蛋白的表达.结果 电刺激+诱导因子组及诱导因子组UE7T-13细胞均成功诱导出类肝样细胞.与单纯诱导因子组比较,电刺激+诱导因子组UE7T-13更早向肝细胞转化,其肝细胞特异功能表达及表面特异蛋白分子表达更强.UE7T-13细胞在有电刺激存在时增殖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仿生电刺激可促进体外UE7T-13细胞增殖及其肝向分化,使其更早出现肝细胞特异性分子表达,并提高分化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