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 disorders in pregnancy)是妊娠与高血压并存的一组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近年来,国内外的专家学者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提出了许多学说。主要有免疫学说,胎盘或滋养叶细胞缺血学说,遗传学说,血管活性物质学说,钙平衡失调学说,血管内皮损伤学说[1]。各种学说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但具体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清楚。本文就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relial growth factor,VEGF)、内皮抑素(endostatin,ES)浓度水平,探讨与先兆流产、难免流产发病的关系。方法(1)取90例孕妇外周血,其中正常妊娠要求流产组30例;先兆流产组30例;难免流产组30例。(2)清宫或治疗前采集前臂肘静脉血3ml,离心取血清于-70℃保存待测。(3)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的浓度水平。结果(1)血清VEGF浓度先兆流产组为(153.7±48.3)p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要求流产组的(39.7±22.8)pg/ml和难免流产组的(86.3±27.5)p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2)血清ES浓度先兆流产组为(46.3±26.4)ng/ml,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要求流产组的(10.8±4.5)ng/ml和难免流产组的(23.4±10.7)ng/ml,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3)在先兆流产组、难免流产组和正常对照组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内皮抑素之间存在关联关系,呈显著正相关(r=0.560P〈0.05;r=0.563P〈0.05;r=0.572P〈0.05)。结论VEGF、ES水平变化反应了不良妊娠的不同结局,两者共同参与了先兆流产及难免流产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VEGF,sFlt-1,NO三种因子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方法选取在潍坊市妇幼保健住院分娩的80例孕妇为研究对象。实验组40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组10例、轻度子痫前期组15例,重度子痫前期组15例),正常妊娠妇女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中VEGF、sFlt-1及NO的表达水平。结果 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sFlt-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O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子痫前期组三种因子的变化最明显。3.实验组sFlt-1/VEGF比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明显正相关(P〈0.05)。实验组NO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sFlt-1表达水平升高,游离VEGF及NO表达水平降低,其升高与降低水平与病情轻重关系密切,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和正常妊娠妇女妊娠早、中、晚期子宫动脉血流变化及血清chemerin变化的规律及意义。方法:选取潍坊市妇幼保健院系统产前检查的孕妇共30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妊娠14周、24周、34周收集和测量两组孕妇的血液样本和子宫动脉多普勒信息。比较两组孕妇血清chemerin浓度,子宫动脉舒张末期流速(S/D)、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结果:1)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chemerin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P<0.05)。2)子宫动脉血流动态变化:正常妊娠组孕妇随妊娠进展,子宫动脉RI、PI、S/D 3项指标逐渐降低,妊娠早、中、晚期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子痫前期组孕妇子宫动脉RI、PI、S/D 3项指标以孕晚期最高,妊娠早、中、晚期分别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子痫前期组孕妇妊娠中、晚期子宫动脉3项指标均高于正常妊娠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3)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chemerin浓度在孕早期与子宫动脉血流无明显相关性,在妊娠中晚期呈明显正相关。结论:随着妊娠进展,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chemerin浓度逐渐升高,正常妊娠妇女子宫动脉的血流阻力逐渐下降;而子痫前期组孕妇随妊娠进展子宫动脉的血流阻力明显升高。两者共同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发病。  相似文献   
5.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一种多功能糖蛋白,是由肿瘤细胞或宿主的非内皮细胞分泌的特异的内皮细胞有丝分裂因子,是最主要的促进血管生成因子。它具有促进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及诱导血管生成等作用。内皮抑素(ES)是胶原XⅧC末端降解片段,体内、体外实验表明内皮抑素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新生血管形成,是一种特异性的目前为止作用最强的血管形成抑制荆。但其确切的抗血管形成的作用机制尚未阐明。现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内皮抑素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的临床特点和对围产期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27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并发腹水分为腹水组(30例)和非腹水组(97例),分析孕妇一般情况、分娩方式、并发症或合并症,两组围产儿不同胎龄(〈30周,30—32周,32~34周)的围产儿结局。结果①腹水组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发生率较无腹水组高(P〈0.05),其中又以低蛋白血症、肝肾功能不全、HELLP综合征、产后出血为著。②腹水组不同胎龄围产儿病死率均高于同胎龄无腹水组(P〈0.05),腹水组胎龄〈32周的围产儿病死亡率与≥32周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并发腹水发病早、并发症多,严重影响母儿健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子痫前期患者血清中chemerin、脂联素的表达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在潍坊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待产的单胎孕妇共11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30例、疾病组80例(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组22例,轻度子痫前期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组28例),分别收集和测量两组孕妇的血液样本。比较两组孕妇血清chemerin、脂联素及血脂水平。结果①疾病组血清chemerin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t=-13.92,P<0.05),且重度子痫前期组变化最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9,P<0.01)。②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患者的血清脂联素浓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8.17、4.62,均P<0.01)。③子痫前期组患者的血清chemerin、脂联素浓度与其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的水平均显著相关(chemerin:r分别为0.616、0.558、-0.473、0.392;脂联素:r分别为-0.635、-0.472、0.430、-0.429,均P<0.05)。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血清中chemerin升高,血清脂联素下降,两者和血脂水平显著相关,提示chemerin和脂联素可能通过调节血脂代谢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