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2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正一具老年男性尸体,年龄不详,在其解剖过程中,发现主动脉弓分支变异及腹主动脉直径异常。其主动脉弓直径达3.50 cm,主动脉凸侧没有发出3个分支,而是2个分支,头臂干和左颈总动脉共干组成第一分支,共干长度1.20 cm,头臂干直径为1.80 cm,左颈总动脉直径为1.20 cm。第2支为左锁骨下动脉直径达1.30 cm。此外,我们还观察到该标本  相似文献   
2.
文题释义:脑功能:前额叶皮质,被认为是认知的主要区域,与皮质下的脑区,特别是基底核有很强的联系,基底核主要参与运动过程。皮质负责启动认知、运动和行为指令,基底核通过正反馈执行这些指令。 大脑基底核:是埋藏在两侧大脑半球深部的一些灰质团块,是组成锥体外系的主要结构。它主要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壳核和苍白球)、屏状核以及杏仁复合体。 背景:国内外对于成人大脑基底核团的研究较多,多借助影像学手段测量,而关于三四岁儿童基底核团形态学三维重建与测量甚少。 目的:建立三四岁儿童基底核团的三维立体模式,与其他年龄段进行比较,为探讨基底核团的神经发育提供形态学依据。 方法:选取三四岁儿童尸体15例,薄层切割基底核团,并完成其主要结构精确分割的图像数据集;分析各断面标本主要结构的横断面,在特定断面测量相关结构的径线和角度,比较侧别间差异;对原始数据进行重新采样,建立基底核团三维空间坐标系。测量基底核团主要结构的形态大小,明确解剖标识,量化空间信息,建立模型和公共参考系统;三维立体显示基底核团结构,对于各个结构赋以不同颜色,清晰显示其各结构间边界,并行任意角度旋转切割,观测其内部结构。研究方案的实施符合内蒙古医科大学的相关伦理要求。标本均为儿童监护人自愿捐献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果与结论:①获得儿童标本基底核团的连续横断面图像信息,通过重建获得其三维模型,重建结构不仅可显示其基底核团,测量基底核团体积、经线相关参数,侧别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②所得三维重建结构可行任意角度、不同速度旋转,并可行相应的缩放及透明处理,使重建结构图像更加真实和逼真;③基于体绘制重建三四岁儿童基底核团为神经立体定向导航手术及癫痫等诊治提供形态学依据。 ORCID: 0000-0001-5877-8358(许阳阳);0000-0001-7716-9515(高尚)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3.
文题释义:椎弓根螺钉:椎弓根置钉是目前脊柱内固定的常用方法,椎弓根形态学参数决定置钉成功率,对于发育中的青少年脊柱疾患,椎弓根螺钉同样发挥重大作用。  三维重建测量:利用三维重建软件对人体组织结构进行3D重建,可清晰完整、更加直观地表现人体组织特点,得到的测量数据更准确,可以更好的服务于临床。 背景:关于成人胸腰段椎弓根形态的研究已经发表了大量文献,但对青少年椎弓根形态的了解较少,尤其是在亚洲人群中。青少年脊柱疾患日益增多且精确的形态学研究较少。 目的:研究内蒙古地区12-15岁青少年腰椎的解剖结构,为椎弓根螺钉置入提供详细资料,确定安全合适的螺钉大小,并为螺钉尺寸设计提供数据参考。 方法:收集内蒙古地区65例12-15岁青少年正常胸腰CT资料,根据年龄分2组,12-13岁31例,14-15岁34例。将连续扫描的胸腰椎断层影像原始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Mimics 21.0分析与测量,指标包括椎弓根宽、椎弓根高、椎管横径、椎管纵径、椎弓根长、椎弓根外偏角、椎弓根最大外偏角、椎弓根头倾角及椎弓根面积。 结果与结论:①2组L1-L4 椎弓根宽小于椎弓根高,L5椎弓根宽与椎弓根高相似,椎弓根宽决定螺钉直径,男性大于女性;②12-13岁,螺钉长L1-L5均为40-45 mm;14-15岁,螺钉长L1-L4为40-45 mm,L5为45-50 mm;③2组规律相同,椎管横径均大于椎管纵径,椎管横径、椎管纵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男女之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④椎弓根外偏角:12-13岁L1-L2变化不大,L2-L5逐渐增大;14-15岁L1-L5逐渐增大,2组均男性大于女性;⑤椎弓根最大外偏角:2组规律相同,L1-L5逐渐增大,随年龄增长而减小,左右侧与性别间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不同年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⑥椎弓根头倾角: 12-13岁为3°-8°,14-15岁为0°-5°;随年龄增长而减小,L3-L4男女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 0.05);⑦椎弓根面积:2组规律相同,L1-L5逐渐增大,L4-L5有一个明显的变化趋势;⑧根据椎弓根参数分析可得出正常青少年腰椎各节段置入螺钉的适合尺寸,帮助临床医师掌握腰椎解剖结构,提高置钉准确性。 ORCID: 0000-0001-5877-8358(许阳阳)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4.
正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1]),或称迟发性脊柱侧凸,是由脊柱在冠状平面发生异常弯曲而旋转,伴随着椎体旋转,使得患者的脊柱形成弧度状态的一种疾病,没有任何明确病因。AIS是指一种结构性的、横向的弯曲,是脊柱的侧偏移~([2]),右侧胸廓曲线是其最常见的临床特征之一。青少年是AIS高危人群,许多临床医生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观察并测量寰椎侧块滋养孔的临床解剖学参数,为降低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术中血管损伤风险提供参考。 方法 随机选取38例正常干燥成人寰椎骨标本,观察寰椎侧块滋养孔(以直径≥1.0 mm为判定界限)的形态、数目、位置;测量滋养孔最大横径、纵径、深度,滋养孔外缘到横突孔内缘之间的距离等。 结果 38例寰椎标本中,95%存在滋养孔,42%呈圆形、8%呈横椭圆形、45%呈纵椭圆形;5%无滋养孔;79%左右两侧滋养孔对称,16%不对称。滋养孔最大横径为(2.16±0.86)mm,最大纵径为(2.82±1.03)mm,最大深度为(1.75±0.71)mm,滋养孔外缘到横突孔内缘之间的距离(8.61±1.46)mm,各测量指标左右两侧无显著差异。 结论 95%的寰椎左右两侧存在滋养孔,且均位于寰椎侧块的中间区域,椎弓根螺钉通道处;临床寰椎侧块螺钉固定时,螺钉的直径可参考(8.61±1.46)mm;螺钉通道距离寰椎侧块内缘(1.73±0.7)mm。  相似文献   
7.
正关于左髂内静脉和右髂内静脉的直接汇合,以往的文献报道极为少见。作者在解剖一具75岁男性尸体时,见左髂内静脉与右髂内静脉在骶岬正前方汇合,形成变异的"髂内总静脉";"髂内总静脉"又与左髂外静脉汇合形成"左髂总静脉";"左髂总静脉"与右髂外静脉在第5腰椎椎体前汇合成下腔静脉(图1)。报道如下,直径15.1 mm的左髂内静脉与直径7.3 mm的  相似文献   
8.
<正>青少年腰椎间盘突出症(adolesc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ALDH)是引起青少年腰腿痛的主要原因,发病率为1%~5%,病因包括外伤、发育异常、遗传等[1]。由于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其症状、体征与成年人腰椎间盘突出症有所差异[2]。ALDH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还为家庭带来困扰、为社会增加负担。"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理念  相似文献   
9.
<正>关于左肺3叶的报道,以往文献较少见,作者在解剖一具68岁男性尸体时,发现其左肺存在3叶变异。该尸体左肺呈浅灰褐色,表面光滑,质地和弹性良好,无粘连。从肋面观察:斜裂和"不完全水平裂"完整清晰,把左肺分为上、中、下3叶(图1);从内侧面观察:斜裂和"不完全水平裂"也非常完整清晰(图2)。在左肺尖前缘下方  相似文献   
10.
正肾静脉变异在临床检查中很少见,多系尸检及影像学检查时偶然发现,且多以少数病例报道为主[1-3]。肾静脉的变异多无临床表现,不易引起关注,但在活体肾移植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左肾静脉主干比右肾静脉长,更利于进行肾移植手术,因此,左肾多被选为肾移植中的供肾[4-5]。但左肾静脉的解剖变异比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