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3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三卵巢系先天性发育异常,比较少见。我院1986年12月收治一例腹部右腰区包块的女性病人,剖腹探查时发现为第三卵巢合并卵巢囊肿形成,报道如下。患者,30岁,已婚,工人。因发现腹部右腰区性质不明的包块3天入院。3年前经剖腹  相似文献   
2.
哲学是关于整个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问,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哲学不能代替具体科学,但能够给具体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哲学和每一个人的生活、工作有着密切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医院形象是一个整体概念,是全院人员个人形象的总和.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需要医院全员、全系统、全方位、全过程地贯彻医院工作总目标,把工作总目标具体化,落实到行动中,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有效的医院形象.  相似文献   
4.
5.
我院自1987年以来采用液电效应治疗创伤性尿道梗阻3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一、资料和方法3例均为男性,年龄24~49岁。病程3~17个月。骨盆骨折2例伴后尿道损伤,骑跨伤1例为球部尿道损伤。狭窄长0.5~2.0cm.完全闭塞2例,高度狭窄1例。3例患者伤后因排尿困难均在外院行永久性膀胱造瘘。采用西德WOlf 2135型高压脉冲发生器。低拉硬膜外麻醉,取膀胱截石位,  相似文献   
6.
当前,“强化医疗责任追究、强化病人利益维护”已逐渐成为一种社会趋势。相形之下,卫生行业长期形成的在法律事务上各自为阵的格局。已愈来愈显示出其难以避免的弱点,如何加强横向协作,发挥群体优势,在依法执业、自觉守法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已成为卫生行业普遍面临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7.
解痹栓治疗腹部术后肠麻痹的疗效观察和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术后肠麻痹可直接影响患者术后的恢复,因此,尽早恢复肠功能对于手术的恢复和预防并发症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对此尚无有效治疗方法。笔者于1991年10月至1992年8月,应用自制解痹栓治疗腹部术后肠麻痹45例,经临床对照观察和药理实验研究,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混合苯对作业工人遗传物质是否有损害。方法:采用微核技术对混合苯作业工人41人进行微核及染色体断裂率观察。结果:工人的微核率、微核细胞率及染色体断裂三项指标分别为14.49‰、12.97‰、1.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在岗年限6年以上组三项指标均高于在岗年限5年以下组(P<0.01)。结论:混合苯对作业工人遗传物质具有损害作用。其损害程度随着接触时间呈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9.
萎缩性胆囊炎108例腹腔镜手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治疗萎缩性胆囊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大庆油田总医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间108例萎缩性胆囊炎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08例,成功完成105例,术中因出血及解剖困难延长切口3例(2.8%),胆汁漏1例(0.9%),术后引流15例(13.9%),术后1~3天拔管。平均住院5天。恢复良好。结论掌握手术适应症、细致的操作及熟练的腹腔镜技术对萎缩性胆囊炎的治疗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分析3种七氟烷吸入诱导方式,筛选出较为理想的七氟烷全麻诱导方法。方法:60例ASAⅠ~Ⅱ级,aningg患者均在术的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肺活量呼吸法(A)组、潮气量呼吸法(B)组和逐渐增加浓度法(C)组。观察诱导期间患者的血压、心率、意识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并统计分析。结果:3组患者诱导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后,3组各时点血压均有所下降,T3、T5和T6时点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0.01和0.05);A组T3时点HR与T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T3时点HR与T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同一时点BP和HR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A组病人睫毛反射消失时间明显短于B组(p<0.05)与C组(p<0.01),且B组明显短于C组(p<0.05);3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3种七氟烷吸入诱导方法均安全、可靠,肺活量法诱导时间最短,血流动力学稳定,并不增加不良事件发生率,是一种较理想的麻醉诱导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