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9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我价值定位与人格的关系,以及考察自我价值定位于不同领域的青少年各自所具有的人格特点.方法:采用青少年自我价值定位量表、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对914名中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自我价值定位与青少年人格特质之间存在中低程度的相关;定位在能力知识领域的青少年具有高外向性、低处世态度的人格特点,定位在人际行为领域者的人格特点是高情绪性、低才干,定位在体形外表领域者的人格特点是高情绪性、低善良,定位在家庭条件领域者的人格特点是高处世态度、低善良,定位在家庭关系领域者的人格特点为高行事风格、低处世态度.结论:自我价值定位与人格是两个不同的构念,两者之间具有中低程度的相关.  相似文献   
2.
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为有针对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提供实证支持。方法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1名井冈山学院2003级师范专案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调查。结果师范专案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0.7%,其心理健康水平虽然优于国内大学生常模。但显著低于同期大学生;女生、独生子女、来自城镇以及喜欢自己专案的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男生、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和不喜散自己专案的学生。音乐、美术专案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文科与理科学生。结论师范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同期大学生。其心理健康问题应引起足够的重视,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青少年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和家长他评的客观人格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人格量表(QZPS-Q)对509名中学生及其家长进行了调查.结果:青少年自评的现实人格与家长他评的客观人格在才干、善良、处世态度、情绪性和行事风格等5个大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青少年的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除了在行事风格维度外.在外向性、才干、善良、人际关系、处世态度和情绪性等6个维度上都存在显著差异,19个小因子中有17个小因子存在显著差异.结论:青少年认为自己的人格发展现状与其理想状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中国军人睡眠质量量表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编制测量中国军人睡眠质量的评估工具.方法:采用文献回顾、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收集量表条目,通过对857名军人的测量以考察其信、效度.被试同时还分别完成了测量焦虑、抑郁和睡眠状况等的量表.结果:探索性因素分析表明中国军人睡眠质量量表由情绪状态、睡眠效果、睡眠感受、睡眠可持续性、睡眠潜伏期和日间功能等六个因子构成,可解释总变异的54.66%;总量表与因子一至因子六的Crenbach'sα系数分别为0.79、0.77、0.76、0.76、0.74、0.62、0.82;睡眠质量量表与抑郁、焦虑和睡眠状况自评量表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4、-0.40、-0.50,均在0.001水平上显著.同时,本研究中的军人被试在睡眠质量量表上的分数分布表明,超过70%的人对他们的睡眠质量是满意的.结论:军人睡眠质量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以用于对军人睡眠状态的评估.  相似文献   
5.
父母养育方式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建立父母养育方式、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结构模型。方法:对504名青少年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结果: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父母养育方式有密切的关系,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大部分因子均有一定相关性(r=0.10~0.34,P<0.05),且与SCL-90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10、-0.29、-0.30(P<0.05);结构方程模型表明父母养育方式直接或通过社会支持间接作用于心理健康,模型拟合度较好(χ2=374.26、df=60、P<0.001,GFI=0.92、NFI=0.91、CFI=0.92、RMSEA=0.10)。结论:父母养育方式和社会支持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江西农村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SWB)是对整体生活的满意度与快乐感,是衡量个人生活质量的重要综合性心理指标。本研究旨在了解山区农村老人SWB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改善农村老人生活质量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国军人睡眠自适应能力与睡眠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中国军人的睡眠自适应能力水平及其与睡眠质量的关系.方法 采用军人睡眠自适应量表和中国军人睡眠质量量表对857名军人进行了调查.结果 中国军人的睡眠自适应水平中等偏低,平均分为2.89分,低于理论中点分3分;睡眠质量与睡眠自适应水平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除了与对睡眠的重视因子相关不显著外(相关系数为-0.027),与睡眠自适应总体水平及其5个因子的相关在0.16至0.533之间(P<0.01);睡眠的积极暗示、睡眠的抗干扰力和睡眠的积极态度等3个因子是影响军人睡眠质量总体水平的主要因素.结论 睡眠有关的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能够有效改善人们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与青年人价值观的相似性以及老年人与青年人对对方价值观的知觉准确度.方法 运用价值观量表对576名老年人和青年人的价值观进行了调查.结果 老年人与青年人价值观因素结构的整体相合系数为0.85,青年人对老年人价值观结构的知觉准确度略高于老年人但不明显,他们都能比较准确地知觉出对方的价值观,但所知觉的价值观差异远高于实际差异.结论 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的相似性多于相异性,他们都能比较准确地了解对方,但却夸大了彼此之间的差异,提示应将着眼点放在老年人与青年人之间的共同点上以促进代际和谐.  相似文献   
9.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中国军人版的修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修订测量中国军人社会支持的评估工具。方法:采用访谈和开放式问卷等方法收集量表条目,对肖水源编制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有关条目修改后,对1620名军人进行测量以考察其信、效度;被试同时还完成了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定。结果:修订后的中国军人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2,两周后的重测相关系数为0.91;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等3个分量表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均在0.65以上(P0.001);军人社会支持的总分与焦虑和抑郁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5、-0.39(P值均0.001)。结论:修订后的中国军人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可用于对军人社会支持状况的评估。  相似文献   
10.
师范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探讨师范大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症状白评量表、自我和谐量表、大学生行为抑制量表以及自尊量表对386名师范大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自尊与心理健康水平之间有较紧密的关系:高自尊个体有着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高自尊的个体不仅有着较少的心身症状、并且有着较高的自我和谐与较少的行为抑制。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自尊对师范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