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18F-FDG符合线路显像与同机CT融合在肿瘤诊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评价~(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经病理确诊或临床确诊为恶性肿瘤的病人79例,良性肿块病人19例进行~(18)F-FDG符合线路显像及同机CT图像融合检查,经COSEM重建,结果与解剖显像比较。【结果】①~(18)F-FDG符合显像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4%、89.5%、91.8%、97.3%和73.9%,解剖显像分别为79.8%、63.2%、76.5%、90.0%和42.9%。②同部位显像比较中,~(18)F-FDG显像病灶探测数为302个,而解剖显像为286个。③同机CT融合明显提高对肺部近纵隔、膈缘及腹部等部位的定位诊断。【结论】~(18)F-FDG符合线路显像较解剖显像更好地对恶性肿瘤作出鉴别诊断,并且能探测到更多的恶性病灶,同机CT融合较大地提高定位诊断的准确性,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初步评价FDG SPECT/CT符合线路同机图像融合在肿瘤诊断及复发监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经临床确诊的恶性肿瘤及恶性肿瘤治疗后怀疑复发或残留的患者53例(治疗前诊断8例、治疗后疑复发45例).经SPECT/CT同机联合扫描行FDG显像检查,用二次迭代法加衰减校正进行影像重建,与同期CT或(和)MR检查相比较.结果在治疗前诊断组中,8例恶性肿瘤患者FDG显像均呈阳性,CT(MR)亦全部发现病灶,但不能对病灶进行有效定性;在治疗(手术、放疗、化疗)后疑复发的45例患者中FDG与CT(MR)的假阳性、假阴性、真阳性、真阴性分别为0,4,32,9和3,7,29,6;FDG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89%、100%、100%、69.2%;而CT或(和)MR分别为80.6%、66.7%、90.6%、46.2%.同机融合由CT提供的详细解剖资料能准确定位恶性病灶.结论带有X线CT的符合线路的SPECT/CT同机融合FDG显像是一种新的有效的核医学显像方法,尤其是对治疗后残余或复发的肿瘤,较CT(MR)及其它功能性检查图像等更具有较特异的定性和准确性定位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丹参区域性动脉灌注(RAI)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S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0例和对照组16例,除观察组加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外,2组使用的灌注药物相同,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治疗效果、病死率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的病死率分别为0及6%(1/16),住院时间分别为(13.8±2.2)d和(16.3±5.1)d(P<0.05)。结论联用丹参区域性动脉灌注疗法可以降低SAP病死率,缩短SAP疗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备炎症显像剂99mTc-Ciprotech,并研究其在体内分布及炎症显像的方法。方法:pH6.0时,在充满氮气小瓶中,还原剂氯化亚锡存在下,Ciprotech与99mTc络合,生成99mTc-Ciprotech。研究标记物99mTc-Ciprotech的稳定性、小白鼠炎症模型体内分布并进行了大白兔炎症模型显像。结果:制备的99mTc-Ciprotech标记率大于90%,室温下6小时内化合物的放化纯稳定。小白鼠炎症组织与正常组织的放射性比值高,注射后1、2、4、6、8小时,炎症组织与对侧正常组织比值分别为1.52、2.49、2.97、4.23和6.58。99mTc-Ciprotech主要由肝脏代谢、经肾脏排泄,血液清除较快。结论:99mTc-Ciprotech是一种灵敏度及特异性均高的炎症灶显像剂,优于67Ga炎症显像,且制备方法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下肢或上肢动脉经皮腔血管成形术后、予尿激酶持续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动脉闭塞的可行性。方法近2年来,我院收治14例下肢或/和上肢动脉急性动脉闭塞的患者,其中10例患者行经皮腔血管成形术,术后病变动脉近端留置溶栓导管,予尿激酶持续溶栓3~5d;4例患者行接触性溶栓,观察其疗效及并发症。结果14例患者肢体缺血的症状均明显减轻,治疗后动脉造影示38条闭塞动脉中32(84.2%)条动脉复通、血栓溶解,术后4周多普勒超声检查示进行PTA及溶栓治疗的32条病变动脉中26条动脉保持通畅,14例患者穿刺点均有渗血,其中4例合并患肢皮下出血,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介入治疗肢体急性动脉闭塞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邓福友  肖亦明  王松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8):224-224,238
目的 探讨剖官产术后出血动脉造影及栓塞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20例剖宫产术后出血患者行选择性腹腔或髂内动脉造影,并对10例患者显示阳性征象进行栓塞术.结果 20例患者中均见动脉不同程度损伤,阳性率85%.7例患者见明显活动性出血,通过破裂口与周围血肿相通,同时选择不同投照角度对不同出血点更加准确显示.结论 剖宫术后继发性出血患者行选择性动脉造影检查能对出血部位准确定位及栓塞,并对其他损伤血管提示血流运动走向及治疗作定位诊断有较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在颌面部大出血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例颌面部大出血患者紧急行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通过数字血管减影造影技术,选择性地栓塞舌动脉、颌外动脉、颌内动脉等颈外动脉分支,观察止血的效果。结果应用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后,5例患者完全止血,2例患者基本止血,未出现栓塞术并发症。结论超选择性颈外动脉栓塞术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治疗颌面部大出血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重组人p53基因腺病毒注射液(rAd—p53)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安全性。方法49例经过TACE及物理消融治疗后的肝癌患者。20例(33个病灶)进行rAd—p53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联合组);29例(47个病灶)进行单独的^125I粒子植入术(对照组)。观察术后3d、1周和2周的不良反应,及1个月后的短期疗效。结果联合组术后3d的不良反应主要是寒战、发热、乏力、肌肉、关节轻度疼痛,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他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呕吐、腹痛,但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术后1周,联合组仅有1例发热,其他不良反应缓解;术后2周,所有不良反应均消失。所有患者观察期内均未见大出血、胆汁瘘、胆囊炎及肠瘘等严重并发症;未见白细胞减低及肝肾功能损害;体力状况(Kamofsky评分)无明显降低。短期疗效显示,联合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CR+PR)分别为90.9%和76.6%,但无统计学差异。结论rAd—p53瘤内注射联合^125I粒子植入是一种较安全的肝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分析总结免疫联合靶向方案治疗晚期肝癌40例的临床结果。方法选取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人民医院2019年6月至2022年2月免疫联合靶向方案治疗的40例晚期肝癌患者,特别是转化成功并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1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全组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患者的完全缓解率(CR)、部分缓解率(PR)、客观反应率(ORR)、疾病控制率(DCR)及转化后外科手术率、病理学完全缓解率(pC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全组免疫联合靶向治疗患者CR 325%(13/40)、PR 425%(17/40)、ORR 75%(30/40)、DCR 85%(34/40),转化后外科手术率275%(11/40)、手术后pCR 364%(4/11)。转化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65%(26/40),包括高血压175%(7/40)、手足综合征100%(4/40)、腹泻100%(4/40)、皮疹75%(3/40)、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症50%(2/40)、剥脱性皮炎50%(2/40)、电解质紊乱50%(2/40)、消化道出血50%(2/40)。外科手术并发症545%(6/11),其中胆汁漏2例(182%),均通过引流1月内自愈;肝功代偿不良2例(182%),其中1例术后3个月肝衰死亡;胸腔积液2例(182%)。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以免疫联合靶向治疗为基础的晚期肝癌转化治疗新方法效果明显、简单安全、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炎症显像剂^99Tc^m标记环丙沙星衍生物(Ciprotech)的方法及其体内分布及显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