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灾难化解释、躯体警觉性、积极元认知对个体健康焦虑的影响。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对3个省份共51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使用多元依次回归检验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的影响中,躯体警觉性的中介效应和积极元认知有调节的中介效应。结果:(1)躯体警觉性对灾难化解释和健康焦虑的关系有部分中介效应。(2)积极元认知调节了中介过程的直接和前半路径。具体而言,相对于低积极元认知,高积极元认知能够减少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以及躯体警觉性的影响。结论:积极元认知调节了灾难化解释对健康焦虑的直接效应以及通过躯体警觉性影响健康焦虑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丧亲中未完成的事务量表(Unfinished Business in Bereavement Scale, UBBS)在中国丧亲大学生中的信效度,并初步探索这一群体未完成的事务的特点。方法:采用中文版丧亲中未完成的事务量表、哀伤体验问卷的内疚感与羞耻感两个子问卷、压力生活体验整合量表和延长哀伤修订版问卷对755名丧亲的在读大学生进行施测。结果:(1)中文版丧亲中未完成的事务量表的28个条目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2)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均支持原量表的二因子结构。(3)未完成的事务与内疚感、羞耻感和哀伤症状均呈显著正相关,与意义建构呈显著负相关。(4)丧亲中未完成的事务量表中文版及2个子维度的Cronbach’s α系数分别为0.942、0.938和0.917。结论:中文版丧亲中未完成的事务量表的各项指标均符合测量学标准,并在我国丧亲大学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重大疾病丧亲者的延长哀伤症状及其预测因素。方法:通过寻访和网络招募的方式对256名重大疾病丧亲者进行问卷测查。结果:所有丧亲者中没有完全符合延长哀伤障碍诊断的个体,但有4名丧亲者达到了临界标准。逝者离世时长、逝者离世时的年龄、与逝者的亲密程度与延长哀伤症状具有显著的相关性。丧亲者的延长哀伤症状得分在亲属级数、与逝者关系、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上存在显著差异。将所有因素纳入回归方程后发现:最能预测重大疾病丧亲者延长哀伤症状的因素包括:小学及以下的教育程度、逝者离世时长、逝者离世时的年龄。结论:相比于其他丧亲类型,重大疾病丧亲者的延长哀伤障碍的患病率较低,其延长哀伤症状受到部分人口学特征和丧失相关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