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国汉族人群中细胞间黏附分子1(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l,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关联。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检测了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41名对照的ICAM1基因K469E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冠心病组的KK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4.2%比48.9%,P〈0.01),同样,冠心病组K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9.2%比69.9%,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排除年龄,性别,和冠心病其它危险因素的影响后,KK纯合子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KE和EE基因型的2.35倍(95%CI:1.03-5.36,P〈0.05)。结论ICAM1基因K469E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其中K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MTHFR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中国人群中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收集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冠心病关系的全文文献,剔除不符合要求的文献,在全面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各研究OR值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有16篇符合条件的文献纳入分析,Meta分析结果表明,以野生型CC基因别为参照,携带T等位基因的个体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的0R值为1.45,95%可信区间为(1.12,1.89),P<0.01。结论中国人群中T等位基因携带者易于发生冠心病。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s,AGEs)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缝隙连接蛋白(gap junction protein)connexin43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D-葡萄糖孵育牛血清白蛋白制备糖基化牛血清白蛋白作为晚期糖基化终产物。体外常规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100、200和400mg/L AGEs干预组,干预24h后通过RT-PCR方法检测各组connexin43基因mRNA的表达有无差别;通过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对照组和200mg/L AGEs干预组之间connexin43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无差别。结果不同浓度(100、200、400mg/L)的AGEs干预24h均能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n-nexin43基因mRNA的表达上调(P<0.01);200mg/L的AGEs干预24h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nnexin43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P<0.01)。结论 AGEs体外短期干预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nnexin43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上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对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43表达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的内皮细胞分为4组:对照组,50 mg/L、100 mg/L、200 mg/L ox-LDL干预组,干预24 h后通过RT-PCR方法检测各组connexin43 mRNA的表达有无差别;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对照组和100 mg/L ox-LDL干预组之间connexin43蛋白的表达水平有无差别。结果: 不同浓度(50 mg/L、100 mg/L、200 mg/L)的ox-LDL干预24 h能引起内皮细胞connexin43 mRNA的表达增加(P<0.01);100 mg/L的ox-LDL干预24 h内皮细胞connexin43蛋白表达增加(P<0.01)。结论: Ox-LDL短期干预可引起人脐静脉内皮细胞connexin4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增加。  相似文献   
5.
线粒体不仅仅是能量工厂,还能通过网架的动态重构和持续的融合和裂解来适应细胞能量需求的变化,这一动态改变过程被称为线粒体动力学(mitochondrial dynamics)。研究表明,细胞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与内皮功能异常、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衰老、退行性疾病以及肿瘤的发病机制相关。细胞线粒体动力学的改变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是目前国际上的研究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6.
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缝隙连接蛋白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危险性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173例冠心病患者和148例对照的Connexin37基因C1019T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结果两组基因型频率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冠心病组的Connexin37基因TT和TC基因型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54.9%比39.2%,P<0.05),同样冠心病组T等位基因的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35.3%比23.6%,P<0.01)。经Logistic回归分析,T等位基因携带者(TT+TC)患冠心病的危险性是CC基因型的2.34倍(95%的CI为1.03-5.32,P<0.05)。结论Connexin37基因C1019T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危险性相关,其中T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
封菲  王晓楠  章顺荣  丁关萍  高越 《浙江医学》2013,35(20):1807-1809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对脑梗死体积、脑组织含水量及神经行为学变化的影响,探讨减轻神经源性炎症反应对脑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将54只大鼠分为药物组、假手术组、对照组,用线栓法建立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药物组和对照组大鼠在再灌注时经尾静脉分别注入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及生理盐水,假手术组只分离右侧颈总、颈内、颈外动脉。缺血再灌注后24h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P物质表达,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称重法检测脑组织含水量;分别于再灌注24h及72h时利用转棒试验和肢体不对称试验检测神经行为学变化。结果脑缺血再灌注后24h大鼠脑缺血区P物质的表达明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增加。药物组与对照组比较,脑组织含水量减少,神经功能改善。结论神经激肽1受体拮抗剂可通过抑制神经源性炎症反应而达到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的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章顺荣  徐力辛  高秋琦 《医学综述》2005,11(10):893-895
近年来炎症在冠心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动脉粥样硬化已被认为是一种慢性炎症的过程。冠心病发病过程的早期就有炎症细胞黏附内皮细胞并穿过内皮进入血管壁。细胞间黏附分子-l(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ICAM-1,CD54)在介导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的黏附、进入血管壁的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很多研究表明,ICAM-1基因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中国人群中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早期测定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对预后判断的意义。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中全面检索已公开发表的有关中国人群C-反应蛋白与不稳定型心绞痛预后意义的全文文献。经严格筛选后,最后纳人的文献用STATA8.0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效应指标。结果共有14篇文献97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病人纳入研究。合并的比值比OR为10.02,95%的CI为[6.23,16.13],P〈0.001。结论C-反应蛋白水平增高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发生不良心脏事件的危险性显著增加,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可作为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缝隙连接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组成缝隙连接的蛋白亚单位称为连接蛋白,现已发现有20种以上的连接蛋白亚型,其中连接蛋白37在人类主要表达在血管内皮细胞。研究表明Conenxin37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涉及到切应力,炎症,高胆固醇血症等目前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许多热点方面。同时一些研究表明连接蛋白37基因多态性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中可能有重要作用。本文将着重在连接蛋白37及其基因多态性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