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4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4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型密闭系统中几种共培养植物的光合效率等特性,为开展人与植物的物质交换实验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利用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实验平台植物舱开展常压下生菜等4种共培养色拉型蔬菜的光合效率研究.植物共培养面积为36.0 m2;采用Hoagland营养液培养;光源为90%红+10%蓝LED组合光源,光照强度为450μmol·m-2·s-1PPF,光照周期为24 h;根据植物不同生长阶段调节CO2浓度,控制范围为0.2% ~0.8%.结果 系统运行平稳,环境参数控制状态良好,植物生长状态基本正常;共培养植物产O2量和CO2吸收量平均分别为0.915 kg·d-1和1.204 kg·d-1,植物平均每天能产生约1.1人呼吸所需的O2,同时吸收其排出的CO2.结论 通过该实验,基本掌握植物共培养技术及系统放O2和吸收CO2的能力,可为开展多人多天的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集成试验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受控生态生保系统筛选合适的叶用蔬菜植物种类及品种。方法在环境参数一致的条件下,对4种散叶生菜品种,1种油麦菜,2种菠菜品种,1种曲麻菜和1种油菜进行栽培,以可食生物产量、营养品质、光合效率和蒸腾效率4个生理特性作为评价指标,对候选植物品种进行筛选。同时在不同CO2浓度(500、1000、1500和2000μmol/mol)和光照强度条件[100、300、500和700μmol/(m2·s)]下对各品种的光合效率和蒸腾效率进行了测量。结果筛选出了“嫩绿奶油”生菜、“大速生”生菜、曲麻菜和四季油麦菜4个植物品种,以及与之相关的适宜CO2浓度为2000μmol/mol,光照强度为700μmol/(m2·s)。结论筛选出的4种植物品种在受控生态生保系统适宜条件下具有较高的可食生物产量、营养品质、光合效率和蒸腾效率等特性,可以作为受控生态生保系统中的生物部件。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害112例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对我院2009年1月10日至7月20日门诊和住院患者进行筛查,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脏损害患者112例,进行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测定,以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做判断,观察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和尿白蛋白/尿肌酐比值变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嗅觉神经芯片是在电子鼻和细胞传感器研究的基础上,在芯片表面培养嗅觉感受神经元所构成的一种神经芯片。该技术是通过用微电极阵列等芯片技术记录气体分子作用于神经元膜表面嗅觉受体产生的动作电位而达到气体检测的一种更具仿生意义的生物电子鼻技术。在嗅觉生物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嗅觉芯片的研究进行了综合论述,重点介绍了嗅觉细胞的培养和神经芯片技术等嗅觉芯片相关技术的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不同比例红蓝LED光照对油麦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红蓝单色光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探索其作为植物生长光源的可行性。方法采用白、红和蓝发光二极管的光照条件培养油麦菜,分析和比较油麦菜植株在不同光质下的生长状态、生理特性和养分含量的差异。结果红光促进油麦菜茎叶径向生长,蓝光利于其茎叶横向生长和光合色素合成;油麦菜在全红光下不能正常生长,5%~20%蓝光比例能提高其光合和蒸腾速率、光合色素含量、生物量和大量元素含量,改善其荧光特性。25%~50%蓝光比例使光合色素含量进一步增加,但地上生物量明显下降,根冠比显著增加;红蓝单色光增加了单位面积或功率的生物产量。结论红蓝发光二极管可用于培养油麦菜,且蓝光比例为10%的光照条件最有利于油麦菜生长。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目前国际上基于微电极阵列技术的细胞传感器芯片的研究状况。介绍了微电极阵列的工艺设计、界面模型以及在细胞电生理研究中的应用,同时分析了细胞胞外记录技术在实现组织-细胞以及细胞间信号传导过程的实时动态检测的特点和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单细胞以及细胞传感器网络芯片技术的发展。最后,提出微电极阵列细胞传感器研究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针对空间环境条件特点,研制空间微藻光生物反应器地面试验样机,为未来长期空间飞行、深空探测等飞行任务的乘员提供藻蛋白和O2,并清除密闭环境中的CO2等废气.方法 根据未来空间条件下使用要求,进行系统设计、加工,研制成空间微藻光生物反应器,然后进行微藻培养验证实验.结果 该装置共包括生物反应器主体、光源、CO2供应组件、溶氧脱除组件等9个部分.在该装置中,采用了一种新型的光生物反应器主体为微藻的生长提供场所;研制成供气膜功能组件,为微藻提供生长所需的CO2气体,提高了CO2的吸收利用率;采用膜技术,研制成脱气膜功能组件,及时脱除了藻液中的溶解氧,不仅为乘员提供了呼吸用氧,提高了藻体的生长速率,而且大大地降低了空间微重力条件下的气/液分离负荷.验证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系统运行良好,其能耗、体积、藻蛋白生产能力等均满足设计要求.经7 d培养后,培养液的藻体密度从0.174 g(DW)/L增加到4.064 g(DW)/L,平均每天的藻蛋白生产能力高达11.1 g(DW).结论 研制的微藻光生物反应器试验样机运行稳定,藻体生长良好,O2的脱除和CO2的供应原理适合空间微重力环境下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特点。方法:对伴有糖尿病的AMI患者40例(DM组)与非糖尿病AMI患者40例(非DM组)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比较两组的不同。结果:DM组发病年龄(57.24±5.83)岁,无痛型AMI发生率为52.5%,心律失常发生率为97.5%,多部位心肌梗死病变为57.5%,死亡率为45%。非DM组发病年龄为(64.51±6.42)岁,无痛型AMI发生率为10%,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2.5%,多部位心肌梗死病变为30%,死亡率为17.5%。两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或<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并发AMI发病年龄早,常呈无痛型,左室功能差,心律失常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低大气压力条件下小麦的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研究低压条件下小麦的培养技术,为建立低压受控生态生保系统奠定基础.方法 利用低压植物栽培装置开展小麦培养试验,通过测量和比较常压(101 kPa)和低压(50 kPa)下小麦的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生长状况、产量和籽粒养分含量等生长指标,研究小麦在低压下的生长发育特点.结果 与常压相比,低压下小麦生长基本正常,但生长初期叶片有卷曲发黄现象;平均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分别增加9.23%和11.54%(低压处理15 d);小麦株高降低,分蘖增加,根系所占比重增加,生育期长5 d左右;生物量和产量分别增加5.46%和4.39%;小麦籽粒蛋白质和总糖含量有所增加,但其他营养成份含量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50 kPa大气压力条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