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医院环境监测与医院感染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院感染(Nosocomial Infection,NI),又称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是指患者在入院时既不存在,亦不处于潜伏期,而在医院内发生的感染,包括在医院获得而于出院后发病的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及化疗后医院获得性肺炎的发病特点、与血白细胞数的关系、病原菌分布及耐药现状,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2005年3月-2007年3月某院收治的1236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免疫抑制剂、化疗后发生113例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调查与分析。结果1236例恶性肿瘤患者接受化疗后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例次感染率分别为9.14%、10.92%;血白细胞〈1.0×10^9/L时,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感染率和例次感染率分别为55.74%、77.05%,血白细胞〉3.0×10^9/L时,感染率为3.91%。结论原发肿瘤疾病、血白细胞数及白细胞的质和量、接受免疫抑制剂及抗肿瘤化学药物治疗的天数是恶性肿瘤患者医院获得性肺炎的主要易感因素;病原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所有革兰氏阴性菌对抗菌药物耐药率均呈上升趋势,83.9%的病原菌为多重耐药菌。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2月接受脊柱内镜下髓核摘除术后并发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患者8例,其中男7例,女1例;年龄15~62岁,平均(27.63±14.99)岁;6例患者第一次手术时采用椎间孔入路,2例采用椎板间入路.分别记录患者的临...  相似文献   
4.
背景:膝关节内翻畸形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难度大,涉及面多,包括手术入路、术中截骨、软组织松解顺序、方法及程度、软组织平衡等,目前意见不统一,争议较多。 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修复成人膝关节内翻畸形胫股角及膝关节活动度的1年以上随访结果。 方法: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对31例(35膝)膝内翻畸形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髌骨内侧入路,正确截骨,选择性软组织松解,以恢复膝关节正常力线和软组织平衡,获得膝关节的稳定,置换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全膝关节置换前后拍X射线片测量胫股角,置换后定期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和Mc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 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96个月,随访方式为门诊复查随访。胫股角由置换前平均内翻17.69°(5°-30°)纠正至置换后的5.66°(2°-8°),膝关节活动度由置换前的74.29°(60°-95°)提高到置换后119.46° (105°-130°);HSS评分由置换前的26.60分(14-42分)提高到置换后89.03分(82-95分),优28膝,良7膝;WOMAC评分由42.83分(28-54分)提高到置换后90.17分(85-95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提示,所有病例置换后胫股角、膝关节活动度、HSS及WOMAC评分均较置换前显著改善(P < 0.01)。置换后X射线片检查未见假体周围透亮区,关节力线正常,无髌骨低位、髌骨骨折。提示成人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1年以上随访畸形均得到纠正,功能明显改善,修复效果满意。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人工关节;骨植入物;脊柱;骨折;内固定;数字化骨科;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糖尿病诊断价值的Meta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综合评价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作用,为应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来诊断妊娠糖尿病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应用Mata分析方法对国内有关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的文献进行综合分析.用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台并OR值及95%CI,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失效安全系数计算. [结果]合并OR为66.01,95%NN区间为(23.60,184.62),总体效应检验,Z=7.99,P<0.001;敏感性分析的合并OR为46.80,95%可信区间为(18.47,118.55);失效安全系数为3 237. [结论]敏感性分析和发表性偏倚的识别结果表明,这次Meta分析结果稳定、可靠,表明在临床上可以常规应用检测糖化血红蛋白来诊断妊娠糖尿病.  相似文献   
6.
背景:膝关节内翻畸形施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难度大,涉及面多,包括手术入路、术中截骨、软组织松解顺序、方法及程度、软组织平衡等,目前意见不统一,争议较多。目的:观察全膝关节置换修复成人膝关节内翻畸形胫股角及膝关节活动度的1年以上随访结果。方法: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对31例(35膝)膝内翻畸形采用后稳定型假体进行全膝关节置换,髌骨内侧入路,正确截骨,选择性软组织松解,以恢复膝关节正常力线和软组织平衡,获得膝关节的稳定,置换后采取针对性的康复训练。全膝关节置换前后拍X射线片测量胫股角,置换后定期随访检查膝关节活动度,并进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评分、美国西部Ontario和Mc Master大学骨关节炎指数(WOMAC)评估。结果与结论: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2-96个月,随访方式为门诊复查随访。胫股角由置换前平均内翻17.69°(5°-30°)纠正至置换后的5.66°(2°-8°),膝关节活动度由置换前的74.29°(60°-95°)提高到置换后119.46°(105°-130°);HSS评分由置换前的26.60分(14-42分)提高到置换后89.03分(82-95分),优28膝,良7膝;WOMAC评分由42.83分(28-54分)提高到置换后90.17分(85-95分)。结果经统计学分析提示,所有病例置换后胫股角、膝关节活动度、HSS及WOMAC评分均较置换前显著改善(P<0.01)。置换后X射线片检查未见假体周围透亮区,关节力线正常,无髌骨低位、髌骨骨折。提示成人膝关节内翻畸形患者全膝关节置换后1年以上随访畸形均得到纠正,功能明显改善,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在人工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53例进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选取31例应用多模式镇痛作为治疗组,22例采用传统镇痛模式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术后不良反应以及膝关节最大屈曲度、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进行比较,以评估多模式镇痛在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中的作用。结果治疗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疼痛VAS评分及关节活动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模式镇痛能有效控制围手术期疼痛、显著减少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使患者术后早期活动,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8.
<正>全脊柱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full-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FELD)是近几年比较流行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微创手术方法[1、2],减压区域术后症状性椎间盘假性囊肿(postoperative discal pseudocyst,PDP)形成是罕见的FELD并发症,该并发症由Young等[3]于2009年首次报道。目前,报道PDP的中外文献较少,对PDP发病机制、病程和治疗方法的研究报道罕见。临床上症状性PDP出现时间约为术后1个月,其临床症状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状相似;大部分PDP患者无症状或症状较轻,通过保守治疗症状均能缓解[4、5]。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平胃散中君药麸炒苍术用生苍术替代前后健脾作用的差异。方法: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高、低剂量生苍术入药平胃散组和高、低剂量麸炒苍术入药平胃散组。除对照组外,大鼠均用大黄浓煎剂灌胃造模;各用药组再经上述药液干预治疗。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血管活性肠肽(VIP)、一氧化氮(NO)、胃泌素(GAS)、淀粉酶(AMS)、D-木糖分泌的影响。结果:造模后,对照组与模型组比较,体质量、进食量及各项血清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治疗组与模型组比较,体质量、进食量及各项血清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麸炒苍术入药平胃散组与相同剂量生苍术入药平胃散组血清GA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麸炒高组与生高组血清NO、D-木糖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平胃散通过调节血清NO、GAS、D-木糖等起到治疗湿困脾胃证的作用,且麸炒苍术入药的平胃散之药效明显优于生苍术入药者,证明平胃散中选用麸炒苍术入药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0.
白忠旭  刘玉强  才谦  徐敬儒  王丹凤 《中草药》2013,44(18):2577-2580
目的 研究四妙丸用生苍术或麸炒苍术治疗大鼠佐剂性关节炎的药效学差异。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模型(给予生理盐水),阳性对照雷公藤多苷片组(9.45 mg/kg),以生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低、高剂量(1.080、4 320 g/kg)组,以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低、高剂量(1.080、4.320 g/kg)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于右后足跖皮内注射弗氏完全佐剂,制备佐剂性关节炎模型。造模后第8天开始ig给药,每天给药1次,连续给药14 d。观察各组大鼠足肿胀度、脾指数、胸腺指数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Iβ)、一氧化氮(NO)水平。结果 2种四妙丸各剂量组大鼠足肿胀均显著减轻,脾脏肿大有所缓解,胸腺损害均显著减轻,由造模引起的IL-1β、NO水平的升高受到抑制,且以生苍术入药的四妙丸疗效更好。结论 以生苍术和麸炒苍术入药的四妙丸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以生苍术入药的四妙丸药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