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自体皮源的严重缺乏一直是大面积深度烧伤临床治疗的主要难点,因此,制备新型皮肤替代物已经成为大面积深度烧伤临床治疗亟待解决的问题。伴随着组织工程学的发展及制备工艺的改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作为理想的皮肤替代物,在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中被大量应用。本文对近几年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临床应用现状、治疗机理研究现状、不同脱细胞真皮基质的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应用游离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手部中、小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2年4月至2018年5月内蒙古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手足踝外科采用上臂外侧穿支皮瓣修复伴有深部组织外露的手部软组织缺损19例,其中男17例,女2例;平均年龄(27±4)(23~45)岁,左侧8例,右侧11例;致伤原因:机器挤压伤12例,电击伤、烧伤6例,外伤瘢痕挛缩1例;修复部位:示指7例,中指3例,手指并手背6例,手掌、背侧2例,虎口区1例;合并掌骨、指骨骨折10例,伸、屈肌腱断裂12例,急诊予清创、骨折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断裂肌腱断端吻合,缺损面积:2.0 cm×4.0 cm~5.0 cm×9.5 cm。6~9 d后,予皮瓣修复,皮瓣大小:3.5 cm×5.5 cm~7.0 cm×11.0 cm。术后密切观察皮瓣颜色、温度、肿胀及毛细血管返流情况,予常规抗炎、抗凝、解痉治疗、石膏固定3周,开始功能康复,并定期随访。结果本组19例皮瓣全部成活,15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6个月(3~17个月),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优13例,良2例,S3+9例,S35例,S21例,两点辨别觉6~13 mm,皮瓣外观、质地良好。供区除1例植皮外均直接缝合,无明显并发症,肢体活动无影响。结论上臂外侧穿支皮瓣血管解剖恒定,血供可靠,操作简便,皮瓣厚薄适中,感觉恢复良好,外形较美观,供区创伤小,是修复手部中、小面积软组织缺损(﹤15.0 cm)的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药及制剂抗辐射效应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笔者曾报道过川芎、当归等中草药具有抗辐射作用。本实验对几种常用中草药和药食两用资源(茯苓、山药等)的抗辐射作用进行研究,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