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目的探究子宫内膜异位症(EMs)组织细胞超微结构、细胞凋亡变化及Rac1、Cdc42的表达意义,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寻找新的靶点。方法选取3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的异位囊肿组织作为EMs异位内膜组,对应的30例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EMs在位内膜组,另选择30例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组织作为正常组。电镜下观察子宫内膜细胞超微结构,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ac1、Cdc42表达情况并进行半定量分析,Western blot定量和实时定量PCR法分别检测子宫内膜组织中Rac1、Cdc42蛋白表达情况和Rac1、Cdc42 mRNA表达情况。结果相对于正常组,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细胞超微结构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凋亡异常改变,以细胞核、细胞器形态结构异常最为明显。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细胞凋亡率均明显低于正常组(P均0.05),EMs异位内膜组和EMs在位内膜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免疫组化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ac1、Cdc42相对表达量EMs异位内膜组明显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均0.05),EMs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Rac1、Cdc42 mRNA相对表达量EMs异位内膜组明显高于EMs在位内膜组(P均0.05),EMs在位内膜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论子宫内膜异位症组织细胞超微结构异常,细胞凋亡减少,且组织中存在Rac1、Cdc42大量表达,其信号途径可能参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转移,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2.
受精卵着床和发育在宫颈管内者称宫颈妊娠,极罕见,发病率约为1:18000.由于发病率较低,早期诊断常有困难,手术中易引起大出血,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临床处理比较棘手。现将1997年1月-2004年12月2家医院收治的6例宫颈妊娠患者资料分析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妊娠2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宫颈妊娠是一种很少见的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宫颈管内,在宫颈管内口水平以下,即在该处生长发育。一旦大出血可危及生命。本文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宫颈妊娠2例,观察其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首玉  文华  范翠芳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449-2450
目的:探讨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142例子宫肌瘤病人,在B超的引导下,用射频消融治疗仪治疗直径〈5Cm子宫肌瘤,功率设定为30W,时间设定10~15分钟,凝固肌瘤组织。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子宫肌瘤的大小、形态及临床症状的变化评定其效果。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5.7%,其中治愈率71.9%,好转率23.8%,无效率4.3%。结论:射频消融术治疗子宫肌瘤安全、可靠、疗效肯定的微创手术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康唑两种给药方法治疗难治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VVC)的疗效对比。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难治性VVC患者20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单次组和巩固组,每组100例,单次组给予150 mg氟康唑单次口服治疗,巩固组给予150 mg氟康唑巩固口服治疗(1次/天,连续3 d,下次月经干净后再给药1次),比较2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治疗疗效、不良反应、复发情况。结果单次组和巩固组阴道瘙痒感、腰腹部疼痛感、阴道分泌物、黏膜充血性水肿缓解时间和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基本相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2个月期间,巩固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单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次给药比较,氟康唑巩固给药治疗难治性VVC也具有良好的疗效和安全性,可有效减少患者的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Th22细胞和Th17细胞及其细胞因子水平在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40例重度子痫前期孕妇,选取同期孕周和年龄的健康孕妇40例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进行Th17细胞和Th22细胞数量及血浆IL-22和IL-17A水平测定。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孕妇收缩压、舒张压、孕前BMI、TC、TG、LDL-C、尿素氮、血肌酐、尿酸、Th17细胞数量、Th22细胞数量、血浆IL-22水平和血浆IL-17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Th22细胞数量与Th17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346,P0.001),而在正常对照组中未见明显相关性;在重度子痫前期孕妇中,血浆IL-22水平与Th22细胞数量呈正相关(r=0.387,P0.001),与Th17细胞数量也呈正相关性(r=0.197,P=0.038)。结论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Th22细胞数量和Th17细胞数量均升高,并且两者与IL-22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安氟醚、异氟醚对大鼠肺组织核因子-kB(NF-kB)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选用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安氟醚组(E组)和异氟醚组(Ⅰ组).两种麻醉药吸入浓度均为1.0 MAC.分别于麻醉前(T_1)、麻醉诱导后即刻(T_2)、麻醉2 h(T_3)、4 h(T_4)、6 h(T_5)和停药2 h(T_6)各处死6只大鼠,开胸取肺组织并经左心室取血5 ml.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 两组在T_4时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及肺巨噬细胞渗出,其后明显增多,可见肺毛细血管轻度扩张、充血及肺间质水肿.与T_1时比较,E组在L_4~T_6时肺组织NF-kB的含量增加(P<0.05),Ⅰ组在T_4、T_5时增加(P<0.05).T_4~T_6时,E组肺组织NF-kB的含量和血浆TNF-α的浓度均明显高于Ⅰ组(P<0.05).与T_1时比较.两组TNF-α在T_2时降低(P<0.05),其后增加(P<0.05).结论 吸入安氟醚、异氟醚后血浆TNF-α的含量增加,尤以吸入安氟醚更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吸入安氟醚、异氟醚后肺组织NF-kB的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安氟醚、异氟醚对大鼠肺组织核因子-κB(NF-κB)和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选用72只SD大鼠随机均分为安氟醚组(E组)和异氟醚组(I组)。两种麻醉药吸入浓度均为1.0 MAC。分别于麻醉前(T1)、麻醉诱导后即刻(T2)、麻醉2 h(T3)、4 h(T4)、6 h(T5)和停药2 h(T6)各处死6只大鼠,开胸取肺组织并经左心室取血5 ml。光镜下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的改变。结果两组在T4时可见少量中性粒细胞及肺巨噬细胞渗出,其后明显增多,可见肺毛细血管轻度扩张、充血及肺间质水肿。与T1时比较,E组在T4~T6时肺组织NF-κB的含量增加(P<0.05),I组在T4、T5时增加(P<0.05)。T4~T6时,E组肺组织NF-κB的含量和血浆TNF-α的浓度均明显高于I组(P<0.05)。与T1时比较,两组TNF-α在T2时降低(P<0.05),其后增加(P<0.05)。结论吸入安氟醚、异氟醚后血浆TNF-α的含量增加,尤以吸入安氟醚更为明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吸入安氟醚、异氟醚后肺组织NF-κB的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9.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12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首玉  王仙荣 《实用医学杂志》2004,20(11):1324-1325
宫颈糜烂是已婚妇女常见的疾病,目前治疗宫颈糜烂的方法较多,宫颈电圈切除术(LEEP刀)是目前较新的治疗方法之一。它的治疗是采用一个金属丝构成的环形电极,在阴道镜的指引下,同时切除上皮移行带及周围和其下的部分宫颈组织,具有手术快、疼痛轻、同时有诊断和治疗的作用。本院自2003年7月至2004年4月采用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120例,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中老年妇女常见病之一。其中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最为常见。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是子宫内膜癌的临床首发症状之一,及时诊断并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出血显得更为重要。在某些国家已经出现了腔镜手术代替子宫切除手术的趋势。目前我院约60%子宫切除术被腹腔镜及宫腔镜手术所取代。现将我院采用电视宫腔镜诊断并治疗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116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