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2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0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2.
摘要:目的 测定分析福建省2012-2014年登革病毒E 基因序列,探讨病毒传播来源及基因型。方法 收 集福建省2012-2014年登革热患者血清样本33份,RT PCR 法扩增登革病毒E 基因,测定基因序列并绘 制系统发育树,结合流行病学资料分析。结果 福建省2012-2014年登革热主要来源仍为输入性,可能来 源于东南亚国家,以DENV 1和DENV 2基因型为主。基于E 基因系统进化分析表明,福建省2012-2014 年DENV 1属于GenetypeⅠ、GenetypeⅣ和Genetype Ⅴ;DENV 2 基因型均为Cosmopolitan (混合型)。 结论 福建省2012-2014年登革病例仍以输入为主,存在输入引起本地感染的风险,应加强出入境人员的 监测工作。 关键词:登革热;系统发育树;E 基因;序列测定 中图分类号:R3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6639 (2016)06 0432 05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微滴式数字PCR(ddPCR)检测方法,用于乙型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 JEV)的核酸检测。方法 设计特异性扩增JEV的引物探针并优化条件建立ddPCR检测方法,检测其他病毒核酸,观察有无交叉反应判断其特异性。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与ddPCR法分别对梯度稀释后JEV体外转录核酸进行检测以评价方法的敏感性;用不同浓度的病毒核酸进行独立重复实验以评价方法的重复性;用乙型脑炎IgM抗体阳性标本评价临床标本,健康人血清用于阴性验证。结果 本法检测与其他病毒核酸无交叉反应;RT-qPCR和RT-ddPCR方法对JEV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0和10-1,对应分别为6.73 copies/μL和0.75 copies/μL;各浓度检测拷贝数变异系数均在2.0%以下,检出率为100.0%;12份乙型脑炎IgM抗体阳性标本中检出7份阳性(58.3%),健康人血清的阴性率为100.0%。结论 本研究建立的RT-ddPCR检测JEV方法有较好的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临床标本适应性,可作为乙型脑炎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2008年福建省手足口病患儿标本肠道病毒71型(EV71)分离株FJ08089全基因组序列特征。[方法]应用RD细胞,从患者疱疹液标本分离EV71,用RT-PCR方法扩增分离株病毒的全基因组,分析其基因组特征。[结果]FJ08089株的基因组长度为7 404 bp,其中包括5′端非编码区(5′UTR)长743 bp,病毒基因组编码区(ORF)全长6 576个核苷酸及3′端非编码区(3′UTR)长81 bp。ORF编码含2 192个氨基酸残基的多聚蛋白。[结论]FJ08089株基因组的结构与安徽地方株ANHUI703814十分相近,整个基因组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3.8%,氨基酸同源性为92.6%,均属于C4亚型,而与Cox.A16国际标准株G10(U05876)差别较大,两者核苷酸同源性仅为77.9%,氨基酸同源性为84.0%。  相似文献   
5.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嗜肝的DNA病毒,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脏疾病。本文就1988年Okamoto等首次发现HBV存在基因组的差异以来HBV基因型研究现状作一综述。着重对现有的HBV基因分型方法、基因型别与地理分布、与基因突变、致病性及抗病毒治疗的关系进行介绍,并对未来HBV基因型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与发展进行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发热症状监测在基层早发现和控制重要传染病中的应用。方法收集某市18个乡镇(A至T)B镇以外的17个乡镇卫生院2014年1月至9月及2013年同期门诊日志发热人数或退热用药数据,对异常事件进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结果 17个乡镇中只有A镇卫生院发热人数异常增加(1 671人),比2013年同期(604人)上升1.8倍。现场采集5例新发发热患者的血清标本,3份登革热病毒核酸Ⅱ型阳性。分离到的2株病毒与DENV2/CN/GZ05/2014分离株的同源性达99%,与来自广东的毒株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均为基因Ⅳ型。通过前瞻性症状监测发现A镇疫情仅持续了1星期,共报告8例患者,而未采取症状监测的该市B镇疫情持续了1个多月,共报告110例患者。结论症状监测在基层实际工作中是可行的,能够及早发现异常疫情,为公共卫生反应赢得时间。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细胞毒性T细胞亚群(Tc1/Tc2)在慢性乙型肝炎(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L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c细胞亚群特异性的细胞表面双标志物Tc1(CD8/CCR5)、Tc2(CD8/CD30)的方法,测检了75例CHB、40例LC患者和20例正常人(NC)外周血Tc1、Tc2水平。结果CHB和LC患者外周血水平Tc1明显高于NC组(P<0.01);LC组Tc2小于CHB和NC组(P<0.05);重型CHB患者Tc1、Tc2均明显低于其它CHB患者(P<0.01);CHB和LC组Tc1/Tc2明显高于NC组(P<0.01)。结论CHB患者Tc细胞亚群(Tc1/Tc2)与正常人存在着差异,Tc细胞亚群失衡可能在CHB、LC患者病情的进展以及预后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2015年福建省本地登革热病例部分登革病毒流行株的基因组序列,调查相关病毒株之间的遗传联系,为福建省登革热防控提供病原学证据。方法 采集急性期患者血清,实时荧光RT-PCR检测登革病毒RNA,阳性者分离病毒,扩增病毒基因组并测序,以病毒全长编码区序列进行种系发生分析。结果 2015年福建省先后出现登革1型(DENV1)和登革2型病毒(DENV2)引起的本地暴发疫情,共发生4起聚集性病例,报告41例。分离到DENV1毒株9株,DENV2毒株8株。种系发生分析显示,9株DENV1高度相似,同属于基因1型(G1),提示其共同的输入来源可能为斯里兰卡;而8株DENV2病毒虽然同属于大都市基因型,却分为差异较大的两簇,表明莆田与福州两地疫情相关毒株的遗传关联度较低,可能分别来自马来西亚和印度。结论 2015年共出现4起聚集性本地登革热疫情,部分患者病毒分离株的病原学特征表明,福建省2015年本地登革热暴发疫情存在多个输入来源。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初步评价登革病毒IgM抗体免疫层析试剂条的检测效果。方法 应用4种血清型登革病毒重组外膜抗原,组装登革病毒IgM抗体通用型和分型免疫层析试纸条,检测登革病毒IgM抗体,结果与捕获法ELISA比较。同时观察分型试纸条的血清学分型效果。结果 以4型抗原混合组装的通用型试纸条检测结果与捕获法ELISA检测结果比较,二者的总体符合率为93%,两种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p>0.05)。与捕获法ELISA比较,通用型检测试剂可能具有更低的假阳性。分型结果表明,除登革I型外,其它型别试纸条均能检出非对应型别的IgM抗体。结果 利用登革病毒重组抗原组装的通用型IgM抗体免疫层析试纸条与捕获法ELISA检测效果相当,具有实际应用的潜力,但需要进一步做大样本的评估。而分型试纸条分型效果不佳,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测定2014年南平市登革暴发相关登革病毒E基因序列,探讨其输入来源及基因型别.方法 将患者急性期血清接种C6/36细胞,分离登革病毒,通过RT-PCR进行血清型鉴定,扩增全长E基因,测定序列并绘制系统进化树.结果 共分离到4株DENV-1,2株DENV-2,扩增并测序获得E基因全长序列,4株南平地区DENV-1型分离株之间同源性为100%,与D13459(Donguang)分离株同源性也高达99.7%;2株DENV-2型分离株与DENV2/CN/GZ05/2014分离株的同源性均达100%.系统进化分析发现,4株DENV-1病毒株与来自广东及印度的毒株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均为基因Ⅴ型;2株DENV-2病毒株与来自广东及新加坡的毒株处于同一进化树分支,均为基因Ⅳ型.结论 福建省南平市本次登革热本地病例暴发可能是由广东或者东南亚地区的登革热输入病例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