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蜥蜴中脑神经通路和起源细胞的形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 HRP 法研究了蛤蚧(Gekko gekko)和鳄蜥(Shinisaurus crocodilurus)视顶盖、中脑深核(NPM)与峡核之间的通路和起源细胞的形态。结果指出:1.顶盖与峡核大细胞部(Imc)呈相互区域对应投射;2.同侧顶盖—Imc 投射细胞主要位于第7层,系有径向树突的梨形细胞;同侧 Imc—顶盖投射细胞为小树突域的梨形或多角形细胞;3.顶盖注射标记的 NPM细胞呈纺锤形,染色浅;峡核注射标记的 NPM 细胞,其粗树突往往伸向顶盖;4.NPM 注射标记顶盖细胞和峡核细胞,前者主要位于顶盖第7层,后者散布在峡核大细胞部(Imc)和峡核小细胞部(Ipc)内。  相似文献   
2.
我们以前对蛙的研究指出,峡核是视觉系统的一个有限部分,其上有个视野区域对应投射图,并发现了峡核双眼单位(Neurosci.Letters,23,37—41,1981)。我们认为,对蛙和蟾蜍峡核的比较研究,将会有助于进一步阐明无尾两栖类峡核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