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5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3篇
临床医学   18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90篇
综合类   17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胸腰椎骨折小关节突间植骨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研究胸腰椎骨折后路切开复位短节段椎弓根钉内固定及小关节突间植骨的治疗价值。方法对29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在完成复位和内固定后,使用所切除的自体椎板和棘突骨片作小关节突间植骨。根据骨折愈合取钉时手术显露、CT扫描和X线评估小关节突间植骨术后脊柱的融合状况。结果29例作植骨的小关节突,取钉手术和CT评估有25例小关节突确定为骨性融合;取钉后6个月过伸和过屈位X线片,有3例成角活动大于5°,其中2例Cobb角加大和伤椎上方椎间隙高度明显的降低。结论该方法创伤小、融合率高,值得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患者肱骨近端复杂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伴有全身性疾病的高龄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人工肱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处理、术中操作与术后康复的特殊性及手术的可能性。方法 2002年10月~2005年2月对8例68岁以上肱骨近端四部分复杂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患者均伴有内科疾病,合并两种以上疾病者3例,对所有伴发疾病进行手术前、后内科系统处理,并有针对性地注意术中操作与术后康复指导。结果术后原有合并症均得到控制。所有患者获3~30个月随访。参照美国加州洛杉矶关节成形改良评分系统(SSMH)综合评分:优1例,良5例,中1例,差1例。8例患者疼痛方面得分平均为9.5分,功能方面得分为8.0分,肌力和运动方面得分为7.5分。结论 对有伴发疾病的高龄肱骨近端复杂四部分骨折患者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虽存在较大风险,但只要认真处理伴发疾病,有针对性地注意术中操作与术后康复指导,可以平稳渡过手术期,并可提高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抑郁症病人的心理护理。方法:对120例抑郁症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药物配合心理护理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结论:旧的护理模式已不适应抑郁症病人的护理.必须从身心、社会、精神等方面进行整体护理.才能满足病人全面康复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对21例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患进行切开复位,以通用(国际)医疗器材公司提供的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固定治疗。全部患均随访,平均随访15个月。结果:术后X线检查均解剖复位。骨折平均愈合时间为16周,按Tohner-Wruh评分,优16例,良5例。结论:采用胫骨远端外侧解剖型钢板治疗胫骨下段粉碎性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围术期高龄髋部骨折患者血液中D-二聚体(D-D)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80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前、手术后血液中D-D水平进行检测。手术前包括入院时(T1)、即将手术时(T2),T后包括手术后即刻(T3)和手术后第1天(T4)。结果 T1、T2、T3、T4D-D阳性率分别为6.67%、16.67%、41.67%、80.00%,T3、T4与T1、T2相比,T3与T4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与T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龄髋部骨折患者手术前后D-D水平变化显著,D-D水平的变化是反映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有效指标,对于高龄髋部骨折患者围术期进行D-D水平动态监测有着极其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自2008-01—2013-01,对采用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且获得随访的110例股骨干骨折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60例采用闭合复位,50例采用切开复位。比较2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及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闭合复位组获得平均14(6~20)个月随访,切开复位组获得平均16(8~22)个月随访。闭合复位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HSS评分分别为(84.170±15.228)min、(149.250±33.659)ml、(5.290±1.113)个月、(86.980±6.736)分,切开复位组分别为(84.940±15.745)min、(441.800±76.277)ml、(8.170±2.123)个月、(82.100±9.351)分;闭合复位组与切开复位组比较,术中出血量更少,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术后12个月膝关节功能HSS评分较切开复位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位组术后2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3例出现股骨外旋畸形愈合,并发症发生率为8.333%。切开复位组术后6例发生骨折延迟愈合,2例骨不连,1例浅表感染,1例深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20.000%。闭合复位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切开复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时,闭合复位疗效优于开放复位。  相似文献   
7.
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100 例不稳定性踝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选取2010年8月至2012年11月,对100 例成人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组患者进行随访分析.本组入选病例中排除踝部开放性骨折和Pilon骨折.其中男49 例,女51 例;年龄18~81 岁,平均50 岁.按Danis-Weber分型,A型7 例,B型58 例,C型35 例.按Lauge-Hansen分型,旋前-外旋型21 例(Ⅲ度7 例,Ⅳ度14 例),旋前-外展型Ⅲ度8 例,旋后-外旋型64 例(Ⅲ度9 例,Ⅳ度55 例),旋后-内收型Ⅱ度7 例.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进行功能和疗效评估.结果 随访时间4~26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6周,平均为12.6周.本组评分68~100分,平均88.6分;优(90~100分)37 例,良(80~89分)49 例,一般(70~79分)13 例,小于等于69分为差1 例,优良率为86%.结论 正确手术方案制定和操作是不稳定性踝关节骨折外科手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弹性髓内钉固定治疗儿童股骨转子下骨折33例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分析。方法2006年12月至2010年3月采用上述方法治疗33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儿,男19例,女14例,年龄4~16岁,平均11.6岁。结果随访16~36个月,平均28.8个月,33例骨折均骨性愈合。髋关节功能按Sanders评分,优28例,良2例,差3例,优良率90.90%。并发症:骨折成角畸形5例,其中畸形愈合1例,钉尾激惹5例,患肢短缩2例,关节活动受限3例。结论微创手术治疗儿童转子下骨折能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是首选的治疗方法,术前把握手术指证、术中规范操作、术后加强功能锻炼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制一种应用于股骨颈骨折空心钉内固定的导针定位系统。方法设计一种术中可透视可调节的空心钉导针定位器,在导针置入前即可评估其进针点和方向,以使导针在股骨颈内合理分布。在股骨颈标本中分别采用徒手导针定位(徒手定位组)、普通导针定位器定位(普通定位组)及新型导针定位器定位(新型定位组)下行3枚空心钉内固定。比较3组的重复置钉率、股骨颈标本截面中孔距间面积比、正侧位X线片中螺钉相互平行度及骨折内固定标本最大垂直承重载荷。结果新型定位组孔距间面积比(0.11±0.03)大于普通定位组的(0.10±0.03),普通定位组大于徒手定位组的(0.09±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徒手定位组正、侧位X线片中螺钉相互平行度[(1.47±0.46),(2.78±0.47)]均大于普通定位组[(0.61±0.84),(1.19±0.55)]和新型定位组[(0.48±0.63),(0.98±0.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普通定位组与新型定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型定位组重复置钉率(133±37)%小于徒手定位组(344±109)%和普通定位组(267±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徒手定位组与普通定位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组最大承重载荷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新型股骨颈空心钉导针定位器克服了传统导针定位的不足,可为螺钉提供准确、快速的导针定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数字化虚拟手术系统(digital virtual surgery system,DVSS)在治疗胸腰段骨折中的应用价值并验证其准确性。方法 2008年3月—2011年6月,对113例胸腰段单椎体爆裂型Denis B型骨折患者采用传统后路短节段经伤椎置钉行复位固定(A组)。2012年3月—2014年9月,对128例胸腰段单椎体爆裂型Denis B型骨折患者术前应用DVSS模拟骨折复位,制定最佳手术方案后行后路短节段经伤椎置钉(B组),手术方式与A组相同。比较2组病例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椎弓根侧壁及椎体前方骨皮质穿破情况。结果 2组均无感染、血肿发生。B组在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椎弓根钉穿破椎弓根侧壁与椎体前方骨皮质方面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出血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病例均未发生其他不良后果。结论应用DVSS辅助脊柱外科手术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精确度可信的临床效果,而且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