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药学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我们的实验曾表明,心肌缺血的局部发生交替电活动,这种变化都发生在中心缺血区,与心外膜电图ST段抬高有一定关系。其他研究也显示交替电活动是缺血心肌的一种表现。对于交替电活动产生的原理尚无统一看法。交感神经兴奋性的改变在心肌缺血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Schwartz的实验证明,刺激交感神经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心脏病的严重危险主要源于合并泵衰竭。我们对治疗泵衰竭的措施进行了多因素分级对比,目的是对比不同水平的血液稀释、供氧、甲基磺酸酚妥拉明(酚)和毛黄甙丙(西地兰)的作用,以正交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期望得到上述措施的最佳匹配方案。  相似文献   
3.
王勤兴 《河北医药》1992,14(1):26-27
老年人易患心脑缺血性疾患、脑卒中和冠心病等老年性疾病,其发病的基础条件是高血压和动脉粥样硬化。但在研究上心与脑被置于两大专业而各自独立。近年在神经系统和心脑之间的交叉和融合方面出现了新进展。本文就心脑缺血疾患的某些老年性特点及心脑缺血相互关系作一简要的文献复习。老年心脑缺血疾病的某些特点与年龄关系最密切的心血管病变中主要是动脉系统的有或无粥样硬化的血管变硬,并由此而产生一系列紊乱和病变,诸如血管本身的、心脏的、肾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