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篇
儿科学   3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10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19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1病例资料男,10岁,因"发热4 d,血尿1 d"于2020年2月至济南市儿童医院就诊。入院前2 d手掌出现皮疹、逐渐增多,1 d前出现茶色尿1次、鼻衄2次,外院予抗感染治疗(具体不详)效果欠佳。起病前1周有"上呼吸道感染"。既往有"荨麻疹"病史。入院查体:体温37.4℃,呼吸19·min~(-1),脉搏87·min~(-1),血压106/77 mmHg,体重32kg。全身可见散在红色斑丘疹,略高于皮面,压之褪色,无痒感,无出血点及瘀斑。颈  相似文献   
2.
1999年1月-2005年1月,本院对215例异常胎方位者采取不同侧卧,纠正头位难产,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硫化氢(H2 S)对大鼠肝星状细胞-T6(HSC-T6) Ca2+浓度、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 方法 活化HSC-T6用含10%小牛血清DMEM培养液制备为1×105个肝星状细胞(HSC)悬液。钙离子荧光探针Fluo-3/AM负载细胞后,在不同刺激条件下,利用激光扫描共焦显微镜动态扫描HSC-T6细胞内Ca2+荧光强度(FI)变化,FI表示细胞内Ca2+浓度。四唑盐比色法,观察不同浓度H2S供体——NaSH对HSC-T6细胞增殖的影响。 结果 低浓度H2S(100μmol/L)明显降低HSC-T6细胞内Ca2+浓度(P<0.05),而细胞增殖增加(增殖率为116%);KATP通道阻断剂——格列本脲可阻断H2S的作用。高浓度H2S(1mmol/L)刺激HSC-T6细胞内Ca2+浓度增加,但细胞增殖无明显变化(P>0.05)。 结论 低浓度H2S通过激活HSC-T6细胞KATP通道降低细胞内Ca2+浓度,可能通过调节细胞氧化应激促进细胞增殖;高浓度H2S刺激HSC-T6细胞内Ca2+浓度增加。提示H2S在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发生机制中具有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早孕期蜕膜和绒毛外滋养层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侵入蜕膜组织的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在HE染色标本上不易辨认。我们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过氧化物-抗过氧化物酶标记蜕膜组织中的hCG与hPL阳性细胞。结果证明,子宫内膜中只要有一个绒毛外滋养层细胞存在就能被显示出来。这对提高妊娠诊断,防止残留滋养层细胞的增生与恶性病变很有意义。我们在蜕膜组织中还发现3类胎盘激素阳性细胞:hCG阳性细胞,hPL阳性细胞及hCG与hPL均为阳性的细胞。这一发现,证明了蜕膜有内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人肝星状细胞系(LX-2细胞)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亚型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对数生长期的LX-2细胞,将细胞以8×104个/孔接种于预置入盖玻片的6孔板中,分为LX-2组、中药复方861组、奥曲肽(octreotide)处理组及SSTR亚型阳性细胞(PANC-1)对照组,每组重复2孔。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方法,观察LX-2细胞SSTR 2、SSTR5的表达;用RT-PCR方法观察SSTR亚型1~5的表达。结果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发现,LX-2细胞SSTR亚型2、5表达阳性,阳性物质呈棕红色,主要位于细胞膜及细胞质,复方861处理组SSTR2、5表达增强,细胞着色较深;RT-PCR结果发现,LX-2细胞SSTR亚型1~5的表达均阳性,阳性表达的高低依次为SSTR1、SSTR4>SSTR2、SSTR5>SSTR3(P<0.05)。结论LX-2表达5种SSTR亚型,肝星状细胞可能是SST及其类似物降低门静脉压力的作用靶点。奥曲肽可能通过SSTR2、SSTR5亚型调节肝星状细胞的舒张与收缩功能,从而影响肝内阻力及门静脉压力。  相似文献   
6.
DNA定量检测技术是根据细胞周期中不同时相DNA含量的变化来检测细胞周期中G0/G1、S及G2/M各时相的细胞比例,在临床肿瘤诊断和医学科研中都有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一种简便实用的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方法,同时对染色中容易忽视的技术细节提出了一些规范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宫内节育器对胚泡形成及着床的影响,将节育器放入大鼠左侧子宫内,以右侧子宫作对照。56只大鼠分为5组,分别在妊娠的不同时期处死。第一组于妊娠2—3天处死,两侧输卵管内都有正常发育的胚泡,两侧子宫都没有胚泡;第二组于妊娠4天处死,两侧输卵管内都有正常发育的胚泡,两侧子宫都没有胚泡;第三组于妊娠5天处死,实验子宫内没有一个胚泡,对照子宫内有正常发育的胚泡,两侧输卵管内都没有胚泡;第四组为子宫阴道端结扎组,结果和第三组相同;第五组于妊娠6—7天处死,实验子宫内没有一个植入斑,对照子宫都有植入斑,胚发育正常。本研究提示:宫内节育器不影响大鼠的受精、卵裂,也不加速孕卵的运行。宫内节育器的主要作用可能是改变宫腔环境而致胚毒效应。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内源性一氧化氮 (NO)在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 (AHNP)发病中的作用 ,胰胆管内逆行注射 5 %牛磺胆酸钠 ,建立大鼠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模型 ,通过光镜观察胰腺的病理变化 ,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胰腺微血管内皮细胞内eNOS的表达 ,用Westernblot分析胰腺组织内iNOS的表达。结果 :诱导AHNP后 5min就出现胰腺微血管的病变 ,并伴有腺泡细胞凝固性坏死。随着时间的延长 ,上述病变加重。术后 1 0min ,胰腺间质小血管内皮细胞表达eNOS开始显著增高 (P <0 .0 5 ) ,并随着疾病的发展而逐渐增高。术后 5min,胰腺组织内iNOS表达开始增高 (P <0 .0 5 ) ,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2004年1月~2007年9月对27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使用降温毯进行全身降温治疗,收到了显著的临床效果,降温持续稳定、不反弹,安全,无并发症。现将护理方法和经验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27例患者中,男21例,女6例;最大年龄76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38岁。使用降温毯的时间1~12d,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变异患者外周血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及肝组织CD8 T细胞的关系,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慢性乙型肝炎患者64例。HBV变异者27例,无变异者37例;急性乙型肝炎患者16例。各组间年龄、性别无明显差异。25例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活检,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肝组织CD8 T细胞分布;流式细胞技术测定外周血Treg细胞变化;荧光定量PCR测定血清HBVDNA水平,PCR-RFLP测定前C区G1896A、P区YMDD变异。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HBV变异伴肝病进展患者外周血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HBV变异肝病无明显变化者(3.00±1.33,2.57±0.83vs4.32±0.96,P<0.01),后者与HBV无变异者没有明显差异(4.32±0.96vs4.77±2.11,P>0.05)。外周血Treg细胞与HBVDNA水平呈正相关(r=0.411,P<0.01);免疫组化显示HBV变异伴肝病进展患者肝组织CD8 T明显增多,急性乙型肝炎患者肝组织汇管区较多CD8 T浸润。结论Treg比例降低与HBV变异肝病进展可能有关,可作为HBV变异后临床转归的预测指标。初步显示,肝组织CD8 T浸润与外周血Treg细胞呈负相关,提示HBV变异后肝脏病进展的免疫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