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是一种严重的胆管疾病。我们于1997年10月~1999年10月2年间对梗阻性黄疸成功的行鼻胆引流148例,其中38例为梗黄并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患者,在行抗菌素全身治疗同时行鼻胆引流加抗菌素经引流管冲洗,减轻了胆道压力,引流了脓性胆汁。38例患者近期死亡1例,总有效率97.37%,引流成功,行脓汁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菌素,减少了死亡率及手术率,也为日后手术成功及排石,胆道内置管创造了条件,赢得了时间,是一种治疗胆系感染简便,有效的引流方法。  相似文献   
2.
血管生成抑制剂SU5416对大鼠胰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生成抑制剂SU5 4 16对大鼠胰腺癌生长和转移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二甲基苯丙葱直接置入大鼠胰腺 ,建立临床类似胰腺癌的大鼠模型。将 6 0只胰腺癌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分别自腹腔注射生理盐水 (对照组 )、5氟脲嘧啶 (5 Fu组 )、SU5 4 16制剂 (SU5 4 16组 )和5 Fu SU5 4 16联合用药 (联合组 ) ,隔日 1次。连续 13周后处死大鼠 ,剖腹测量原位肿瘤瘤重、抑瘤率、肿瘤微血管密度、胰腺癌细胞凋亡指数 ,同时观察腹膜、肝脏及毗邻脏器转移和腹水情况。结果对照组、5 Fu组、SU5 4 16组和 5 Fu SU5 4 16联合组诱发肿瘤瘤重分别为 (1 15± 0 2 1)g、(0 6 8±0 4 2 ) g、(0 31± 0 11)g、(0 19± 0 0 6 ) g ;抑瘤率分别为 0、4 8%、80 %、85 % ;肿瘤微血管密度分别为12 3± 3 2、11 4± 3 8、2 1± 1 5、1 8± 1 1;凋亡指数分别为 (2 6± 1 9) %、(5 7± 3 1) %、(13 2±4 3) %、(2 1 1± 7 2 ) % ;腹膜转移率分别为 83%、4 6 %、2 5 %、0 ;肝转移率分别为 6 7%、2 7%、17%、0。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SU5 4 16因能抑制依赖于血管表皮生长因子刺激的血管表皮细胞增殖而抑制胰腺癌的生长和转移 ,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1979年沈阳市43个重点厂矿(冶炼、化工、制药、机械制造等)职工普查肺癌,应检人数146,017人,实检人数130,038人,受检率89.06%。普查组查出肺癌13例,就诊组23例,共发现36例。30岁以上年令组应检人数96,580人,实检人数88,300人,受检率为91.4%。 普查方法 采取一网两用(用一个防治网查肺结核和肺癌)的方法于1979年6月至10月底,在普查肺部疾病基础上重点普查肺癌,查出13例,患病率为36.11/10万,就诊组发现23例(即自本年1月1日起至普查截止就诊发现的),患病率为63.88/10万。筛选方法为全部胸透,可疑者再行X线摄影及痰检脱落细胞,必要时行纤维支气管镜检及手术探查病理诊断。同时也采取普查、治疗和科研三结合的方法,建立重点厂矿的防治网,有计划有组织地研究肺癌发病和死亡水平、动态变化规律和病因的探讨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运用针刺四缝穴,结合捏脊,治疗小儿厌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用毫针点刺四缝穴,进针0.1-0.2寸,出针后挤出少许黄白色粘液或少许血液,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揩净,按压针孔,每周1次;(2)捏脊反复操作6遍,然后双手拇指同时按揉双侧脾俞、胃俞穴1分钟,每日1次,每周治疗5次。结果56例中,显效39例,占69.6%;好转13例,占23.2%;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86%。  相似文献   
5.
EGF,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关系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EGF ,EGFR和PCNA表达与大肠癌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5 0例大肠癌和 10例正常的大肠组织 ,通过免疫组化法观察EGF ,EGFR与PCNA的表达。结果 大肠癌组织中EGF ,EGFR表达阳性率分别是 76.0 7%和 84.15 % ,正常大肠组织无表达 (P <0 .0 5 ) ;大肠癌组织中PCNA表达为 ( 3 7.2 2± 14 .49) % ,正常大肠组织为 ( 15 .12± 3 .2 1) % ( P <0 .0 5 )。三者表达与大肠癌组织类型、临床Dukes分期及转移、复发有关 (P <0 .0 5 ) ,但与肿瘤大小及部位无关 (P>0 .0 5 )。结论 大肠癌组织EGF ,EGFR和PCNA的表达 ,对判断肿瘤的恶性程度、估计预后、判断复发及指导患者术后化疗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肺结核的发病率已显著减少,随着人们对肺结核认识的提高和X光的普及,误诊率也明显下降。我院确诊为肺结核患者都在村中误诊达10例。1临床1.1临床资料10例均为育龄妇女,年龄21—39岁,来自农村。39%有结核病人接触史。结核菌素试验阳性为78.6%,有糖皮质激素应用史者25%全部均为未接触过卡介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1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5例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96例分为单纯西药治疗组(A组)32例、单纯中医汤药治疗组(B组)32例及汤药针刺治疗组(C组)32例;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汤药及针刺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A组总有效率为68.75%,B组总有效率为71.87%,C组总有效率为65.63%。治疗组患者与各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减轻肠黏膜炎症,促进溃疡愈合,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9.
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症,治疗困难,病死率高,使用施他宁治疗39例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病人。方法:是首先静脉缓慢注射250μg后持续静滴,每小时250μg的速度,不可中断,持续24~120h,用药后病人绝大部分呕血、便血停止,血压、心率恢复正常,并且稳定,尿量增加,血红蛋白稳定。结果:34例病人出血得到有效控制,有效率为86%以上,3例病人加用三腔二囊管,2例无效死亡。结论:施他宁是治疗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目前最理想药物,使用方便,副作用少,疗效可靠,不亚于垂体后叶及三腔二囊管压迫止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探讨综合保健措施对改善围绝经期妇女健康状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接收的600例围绝经期妇女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进行常规保健护理和综合保健护理,分析围绝经期妇女的健康状况。结果经过保健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以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绝经期妇女采用综合保健措施可以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健康状况,建议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