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5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王兆娥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22):223-224
CT是用X线束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进行扫描,由探测器接收透过该层面的X线,转变为可见光后,由光电转换变为电信号,再经模拟/数字转换器转为数字,输入计算机处理。图像形成的处理有如对选定层面分成若干个体积相同的长方体,称之为体素。扫描所得信息经计算而获得每个体素的X线衰减系数或吸收系数,再排列成矩阵,即数字矩阵,数字矩阵可存贮于磁盘或光盘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IFN-γ在小鼠沙眼衣原体感染中对Th17/IL-17应答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沙眼衣原体鼠肺炎株小鼠呼吸道感染模型,用抗鼠IFN-γ单克隆抗体吸入中和肺组织IFN-γ,对照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独特型抗体IgG2a,于感染后7 d处死小鼠.免疫酶法检测小鼠肺组织衣原体生长;利用RT-PCR技术检测衣原体感染小鼠肺组织中Th17相关因子IL-17及其上游因子IL-23 mRNA的表达;细胞内细胞因子染色检测衣原体感染小鼠脾脏IL-17-CD4+T细胞的扩增.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IFN-γ抗体中和小鼠有严重的疾病状态,包括明显的体重下降、肺组织更高的衣原体负荷和肺组织更严重的病理损伤;肺组织IL-17和IL-23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脾脏IL-17-CD4+T细胞百分率也显著降低.结论 小鼠衣原体感染中,IFN-γ通过上调Th17/IL-17应答起保护作用.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regulation of IFN-γ to Th17 response in Chlamydia muridarum (Cm) lung infection in mice. Methods A murine model of pneumonia induced by intranasal inoculation of Cm was used for this study. Anti-mouse IFN-γ McAbs were used to neutralize endogenous IFN-γfollowing Cm lung infection.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he same dose of isotype antibody (IgG2a). Mice were sacrificed at day 7 postinfection. Chlamydial growth in the lung was assessed by immunoenzyme technique.IL-17 and IL-23 mRNA expression in the lung was assayed by RT-PCR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IL-17 + CD4 +T cells in the spleen was assayed by intracellular cytokine staining. Results IFN-γ-neutralized mice exhibited serious disease course, include greater body weight loss, higher organism growth and much more severe pathological changes in the lung compared with control mice. The mRNA expression of IL-17 and IL-23 in the lung and the proliferation of IL-17 + CD4 + T cells in the spleen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the IL-17- neutralized mice. Conclusion IFN-γ was protective in Cm lung infection through up-regulating the antigen specific Th17 responses.  相似文献   
3.
自2003年以来,我科共收治痔瘘病患者520例,经手术治疗及周密细致的临床护理,均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传统分离培养法和巢式PCR法检测环境水中嗜肺军团菌污染状况,并比较两种方法的检测效果。方法于2012年7-10月,采集北京市丰台区商场和超市、宾馆和饭店、综合性医院三类场所的中央空调冷却水、自来水、淋浴水、景观水,分别使用培养法及巢式PCR法检测嗜肺军团菌。结果共检测187件水样,传统分离培养法对嗜肺军团菌的检出率为2.67%(5/187),低于巢式PCR法[19.79%(37/1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465,P0.01)。结论北京丰台区多种环境水体存在嗜肺军团菌污染;巢式PCR法对环境水中嗜肺军团菌的灵敏度优于传统分离培养法。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对一例单增李斯特菌感染患者的致病因素进行调查和溯源分析。方法在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的基础上,对患者、患者家庭食品、厨房用具等进行样本采集并进行单增李斯特菌的菌株分离鉴定。对分离菌株的6个毒力基因(prfA、plcB、hly、actA、iap、inlA)进行检测,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进行分子分型分析,对分离菌株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19份样本中共分离出6株单增李斯特菌,1株来自患者,2株来自厨房环境用具样本(冰箱冷藏室内壁涂抹1份和小号菜板涂抹1份),3株来自患者家庭中食物(分别是猪肝1份、甜玉米粒罐头1份和红焖牛肉罐头1份)。除冰箱冷藏室内壁涂抹和甜玉米粒罐头2个样本检出的菌株plcB毒力基因阴性外,另外5个毒力及其他菌株的所有毒力基因全部为阳性。分离菌株均为ST121型,PFGE带型100%一致。结论患者家庭厨房食用食物和环境皆被单增李斯特菌污染,引起交叉感染,致使患者感染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肠道多病原监测中,沙门菌多重荧光PCR血清分型检测试剂盒的适用性,扩展沙门菌的分子分型和鉴定方法,提高分型效率,以更快更好地应对由沙门菌引起的腹泻事件。方法利用沙门菌多重荧光PCR血清分型检测试剂盒和传统玻片凝集血清分型方法,对2013 — 2018年北京市丰台区肠道多病原监测中分离获得的95株沙门菌进行分型分析,比较2种结果的符合程度。结果采用传统玻片凝集法,95株沙门菌被分为21种血清型。 采用多重荧光PCR血清分型检测试剂盒,85株沙门菌被分为17种型别,10株菌无法分型,包含Salmonella Goldcoast、S. London、S. Senftenberg、S. Thompson、S. Panama、S. Othmarsche 6种血清型。 在试剂盒成功分型的85株菌中,83株菌的分型结果与玻片凝集法一致,符合率为97.65%。结论在沙门菌分型中,玻片凝集法应用良好,多重荧光PCR血清分型检测试剂盒与前者分型结果一致性高,检测效率显著提升,对不常见血清型的鉴定有待扩充,2种方法联合使用可全面提高实验室对沙门菌的分型检测效率和准确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丰台区2013年水产品和腹泻患者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分子生物学特征及其两者之间的遗传相关性,建立丰台区副溶血性弧菌分子分型数据库。 方法 对水产品及腹泻患者中分离到的72株副溶血弧菌进行PFGE分子分型,利用BioNumerics 5.10分析软件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 结果 50株水产品来源的菌株分成48个PFGE型、22株腹泻患者来源的菌株分成13个PFGE型、对菌株间的相似性进行比较发现8个100%同源的PFGE型,其他菌株的分子特征的同源性均大于50%,水产品和腹泻患者来源的菌株分子特征同源性小于80%。 结论 丰台区2013年腹泻患者分离株与水产品分离株间PFGE带型具有相似性,但是两者间的关联需要进一步流行病学证据支持。水产品来源菌株基因型呈多态分布,腹泻患者菌株整体没有发现明显优势菌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查明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原因。 方法 采用传统细菌分离鉴定和实时荧光PCR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样本进行鉴定,对分离出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常规鉴定、血清分型和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pulsed-field gel electrophoresis, PFGE)分析,图谱用BioNumerics软件分析并绘制聚类分析图,对分离菌株进行分子分型和同源性分析。 结果 共分离出3株副溶血性弧菌,两株来自病例,一株来自制作凉菜的厨师,血清型均为O3:K6型,经PFGE聚类分析得到2种带型,两名病例菌株带型完全一致,与厨师的菌株带型存在一个条带的差异,为高度相关株。 结论 推断此次食物中毒是由厨师携带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凉菜所引起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2013-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腹泻患者肠产毒性大肠埃希菌(ETEC)分布与分子分型特征,为ETEC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3-2015年北京市丰台区腹泻病例的粪便标本进行致病菌分离培养,采用MLST法,用eBURST V 3软件和MEGA 5.0对分离株进行分子分型及进化树分析。结果 从1 599例腹泻病患者粪便标本中检出ETEC 58株,分离率为3.6%(58/1 599)。58株ETEC分离株MLST分型结果为共分成19个型别,部分试验菌株形成2个ST克隆群,分别为STC-6007、STC-3103,分别同属于一个进化分支,多数菌株的遗传关系较远,可能与菌株来源多样有关。结论 ETEC感染2013-2015年在丰台区腹泻疾患中占较高比例,ST-6010与ST-69是最主要的ST型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