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1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2.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为婴幼儿严重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病原。常规的病原诊断方法是取病人鼻、咽拭子或鼻咽部吸出物作病毒分离和/或取病人双份血清作抗体测定。由于RSV易灭活,分离阳性率低,分离鉴定所需时间长,与双份血清抗体测定一样,仅能提供回顾性诊断。国外目前所用RSV早期快速诊断的方法是用直接或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咽部脱落细胞  相似文献   
3.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实验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实验诊断王之梁作者单位:100020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一、实验诊断的必要性1.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2.能不断发现新病毒,并为研制疫苗提供毒株。3.分析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为病毒的应用基础研究提供资料。4....  相似文献   
4.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鉴别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使鉴别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A、B亚型的方法更为简单、特异、有效。方法根据RSVG蛋白编码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套引物,其中P1为亚型间通用的引物,P2和P3分别为A、B亚型特异性引物。将这些引物用于同一逆转录聚合酶链(RTPCR)反应,A、B亚型株的扩增产物分别为277bp和863bp,根据PCR产物的大小即可鉴别所测毒株的亚型。用这一方法对RSV原型株和9株我国分离株进行亚型鉴定。结果分离株8株为A亚型,1株为B亚型,分型结果与单克隆抗体检测和基因序列分析完全相符。结论RTPCR方法鉴别呼吸道合胞病毒亚型具有快速、简便、敏感、特异等特点,适用于RSV临床标本的亚型分型及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5.
6.
从世界各地作者的报导来看,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感染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每年冬春季严重地危害着婴幼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儿科工作者和病毒学工作者应该为控制呼吸道合胞病毒的流行而积极努力。早在1956年有人从黑猩猩伤风病例的流行过程中分离出呼吸道  相似文献   
7.
小儿肺炎病毒病原诊断方法及其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我国研究证实,2岁以下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小儿肺炎主要由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和流感病毒引起.近年来呼吸道合胞病毒所致的肺炎和毛细支气管炎的感染率已占首位.以下就目前小儿肺炎病毒病原的诊断方法作一扼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8.
9.
尺桡骨同时骨不连是临床骨科的常见病。其治疗方法是切取两个带血运的骨膜或骨瓣移植来修复,需要在前臂找出两套供吻合的动静脉、手术复杂。为此我们设计了单血管蒂带串连的双肋骨瓣移植术,吻合一套动静脉就可同时完成尺桡骨带血运的骨移植。该方法简化了手术过程、病人副损伤小、易接受,国内外文献没见该术式的报告。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血清抗体水平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吸道合胞病毒(简称合胞病毒)是婴幼儿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最重要的病原之一。为了解该病毒在北京地区儿童中的感染情况及母传抗体的变化规律,我们调查了合胞病毒血清抗体水平。材料和方法(一)血清标本来源收集自北京儿童医院和东单三条儿童医院的就诊患儿和体检儿童,部分采自托儿所的健康儿童。收集时间为1980年4月~11月,非合胞病毒感染流行期。年龄自新生儿至14岁。(二)抗体测定方法1.微量补结试验:按文献4方法进行。抗原用合胞病毒昌97株接种HeLa细胞制备,溶血素由北京生物制品检定所供给。完全抑制溶血的血清最高稀释度判为抗体滴度的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