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1篇
临床医学   1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本实验利用铁氰化钾脉冲法和Rhodamine12(Rh_(123))荧光染料流动透析法检测外源性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对心肌线粒体跨膜电位及质子转位的作用,发现随-产生浓度的增加、能化后跨膜电位差逐渐减小,质子泵出速度降低及H ̄+/2e ̄-比值下降;随产生系统与线粒体共孵育时间的延长,能化后跨膜电位差逐渐减小,质子泵出速度降低,电子传递速度减小.H ̄+/2e ̄-比降低,即产生系统对H ̄+泵出及H ̄+/2e ̄-比的影响具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丹参素对能化后膜电位差的下降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推断对心肌线粒体膜的作用结果是使膜对质子的通透性增强,质子发生回漏,呼吸链电子传递酶系功能部分受损。  相似文献   
2.
Captopril对缺血再灌心肌线粒体电子质子偶联和氧化磷酸…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研究captopril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机制,本实验用Langendorff无作功非循环式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琥珀酸为底物,分别用氧电极法和铁氢化钾脉冲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中captopril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Ⅲ+Ⅳ段氧化磷酸化和复合体Ⅱ+Ⅲ段质了了电子偶联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外源O^—2对心肌线粒体跨膜电位和质子转位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实验利用铁氰化钾脉冲法和Rhodaminel123荧光染料流动透析法检测外源性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系统产生O^-2对心肌线粒体跨膜电位及质子转位的作用,发现随O^-2产生浓度的增加,能化后跨膜电侠差逐渐减小,了泵出速度降低及H^+/2e^-比值下降;随O^-2产生系统与线粒体共育时间的延长,能化后跨膜电位差逐渐减小,质子泵出速度降低,电子传递速度减小,H^+/2e^-比降低,即O^-2产生系统对K  相似文献   
4.
血管紧张素Ⅱ对离体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和膜电位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实验用血管紧张素Ⅱ灌流离体大鼠心脏、观察其对离体心肌线粒体能量转换功能诸参数,发中State3,State4耗氧量、RCR、ATPase合成活性和水解活性,跨膜电位的变化,探讨血管紧张素Ⅱ对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质膜不透性的铁氰化钾做为电子受体,研究了缺铁性贫血(irondeficiencyanemia,IDA)及白血病患者的红细胞(RBC)质膜的氧化还原系统活性。用完整RBC与铁氰化钾共同温育,经6、10、20分钟后分别检测铁氰化钾还原率,发现IDA患者高于健康人,白血病患者高于IDA患者。  相似文献   
6.
非循环式Langendorff模型灌注大鼠心脏,测定线粒体内膜体的呼吸功能、质子电子传递速度及膜流动性变化,并观察了丹参素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缺血时态Ⅳ呼吸不变,态Ⅲ呼吸、ADP/O、RCR(呼吸控制率)均降低,H ̄+传递速度、e ̄-传递速度、H ̄+/e ̄-亦降低,但膜流动性不变。再灌注时除ADP/o进一步降低外,其余各参数均部分恢复,但未达到对照组水平,且膜流动性降低。用丹参素保护的缺血组和再灌组H ̄+/e ̄-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它各参数与对照组间无显著差异。结果提示:缺血早期线粒体内膜体呼吸链功能处于抑制状态,氧化磷酸化部分解偶联,但无膜脂结构损伤。再灌解除了这种抑制,呼吸链功能有部分恢复,但达不到对照水平。丹参素对线粒体呼吸链功能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线粒体跨膜电位及ATPase合成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用Langendorff无做功非循环式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琥珀酸为呼吸链底物,分别以Rh123荧光染料流动透析法和荧光素-荧光素酶 光法来检测缺血/再灌注对心肌线粒体和内膜体跨膜电位及ATPase合成活力的影响,并观察了丹参素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实验采用FeSO_4/抗坏血酸体系观察氧自由基对鼠心肌线粒体H~ -ATP酶的损伤作用以及丹参素(DS-182)的保护效应。结果表明:FeSO_4/抗坏血酸可使线粒体H~ -ATP酶水解活性明显下降,而丹参素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它可防止H~ -ATP酶水解活性的下降,并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和“饱和效应”。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captopril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的保护机制,本实验用Langendorff无作功非循环式离体心脏灌流模型,琥珀酸为底物,分别用氧电极法和铁氢化钾脉冲法检测缺血再灌注中captopril对心肌线粒体呼吸链复合体Ⅱ+Ⅲ+Ⅳ段氧化磷酸化和复合体Ⅱ+Ⅲ段质子电子偶联的影响q结果发现:缺血及再灌注时呼吸控制率(RCR)、ATP合成速度升高的现象在保护组不出现,说明captopril对心肌线粒体呼吸功能有保护作用,captopril对缺血时线粒体复合体Ⅱ+Ⅲ质子泵出速度和电子传递速度升高有进一步的调节作用,使质子电子偶联更紧密,H+/2e-恢复至对照水平。再灌时质子泵出速度的降低可被captopril逆转。提示captopril可能具有清除自由基及膜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采用FeSO4/抗坏血酸体系观察了氧自由基对大鼠心肌线粒体质子ATP酶(H^+-ATPase)水解与合成活性的损伤作用及丹参素(DS-182)的保护作用效应。结果表明:FeSO4/抗坏血酸体系产生的氧自由基可使线粒体H^+-ATPase水解活性明显升高、合成活性明显下降,丹参素可以防止H^+-ATPase水解活性升高,合成活性下降,显示出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