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201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了解高等院校学生干部这一群体工作的内部心理机制,为改善高等院校学生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指导高等院校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依据。采用工作投入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工作绩效量表对某综合性大学340名各类学生干部进行研究,利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工作投入在性别、独生子女、专业性质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自我效能感在是否独生子女问题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等院校学生干部工作投入、自我效能感、工作绩效三者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49,0.24,0.79),自我效能感在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的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1.76%;不同工作投入水平与工作绩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高工作投入者的工作绩效均显著高于低工作投入者(MS=88.067,F=5.606)。高等院校学生干部工作状态处于中等水平,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在工作投入与工作绩效间具有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社区归属感的关系,并探讨网络虚拟幸福感在其中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青少年网络社会支持量表,大学生网络社区归属感问卷,大学生虚拟幸福感问卷对45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①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社区归属感(β=0.58,P<0.001);②大学生网络虚拟幸福感能够显著正向预测网络社区归属感(β=0.52,P<0.001);③大学生网络虚拟幸福感在网络社会支持与网络社区归属感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且部分中介作用占44.6%;④优势分析发现,网络社会支持比网络虚拟幸福感更能有效预测网络社区归属感(57.7%>42.2%)。结论:大学生网络社会支持不仅直接影响网络社区归属感,而且通过网络虚拟幸福感的中介作用影响网络社区归属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