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199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研究厄贝沙坦片在中国健康人体内的生物等效性。方法采用单中心、随机、开放、单剂量、两周期、2×2交叉试验设计,空腹试验和餐后试验中分别有32例受试者口服厄贝沙坦片受试制剂或参比制剂0.15 g。LC-MS/MS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厄贝沙坦的血药浓度,并用Phoenix WinNonlin 7.0软件计算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判定两制剂是否等效。结果空腹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厄贝沙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2242.4±631.5),(2327.3±821.0)ng·mL^(-1),AUC_(0-t)分别为(9953.2±3339.6),(10218.5±2985.3)h·ng·mL^(-1),AUC_(0-∞)分别为(10201.7±3377.9),(10516.5±2995.6)h·ng·mL^(-1),T_(max)均为1.50 h;t_(1/2)分别为(12.3±5.8),(15.1±10.3)h。餐后试验受试制剂和参比制剂厄贝沙坦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C_(max)分别为(2691.8±663.7),(2598.8±877.1)ng·mL^(-1),AUC_(0-t)分别为(10129.8±3783.9),(9538.6±3151.8)h·ng·mL^(-1),AUC_(0-∞)分别为(10353.1±3792.3),(9720.1±3162.0)h·ng·mL^(-1),T_(max)均为1.50 h;t_(1/2)分别为(12.5±7.6),(10.3±5.2)h。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C_(max)、AUC_(0-t)、AUC_(0-∞)几何均值比的90%置信区间均完全落在80.00%~125.00%。结论2种厄贝沙坦片在中国健康志愿者体内具有生物等效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乙型肝炎病毒(HBV)母婴传播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乙肝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从上海市浦东新区4家医疗机构中招募445名HBV表面抗原(HBsAg)阳性产妇开展流行病学问卷调查,分别采集母亲外周血和新生儿脐带血检测乙肝血清学指标及HBV DNA滴度。新生儿脐带血HBsAg阳性与HBV DNA阳性者定义为新生儿HBV阳性。新生儿均按国家规定注射疫苗,对104名新生儿开展出生后随访到7月龄,采集血样进行乙肝血清学与HBV DNA滴度检测,7月龄婴儿HBsAg阳性定义为儿童HBV突破免疫感染。 结果 HBsAg阳性产妇所生新生儿HBV阳性率为8.0%。HBsAg和HBV e抗原(HBeAg)双阳性产妇的新生儿HBV阳性率高于HBsAg单阳性产妇的新生儿(26.7% vs 1.8%,P<0.05);HBV DNA大于106copies/mL产妇的新生儿HBV阳性率高于HBV DNA小于106copies/mL产妇的新生儿(23.6% vs 2.3%,P<0.05)。产后7个月,婴儿突破免疫感染率为3.8%,其母亲均为HBsAg和HBeAg双阳性者。 结论 母体HBeAg阳性与HBV DNA高浓度是新生儿HBV阳性的主要危险因素,并可能导致新生儿免疫失败。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29例临床诊断为色素痣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病理诊断色素痣者79例,符合率均为61.2%。笔者认为虽然色素痣临床上具备一定特点,但应以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4.
背景:前期实验中曾发现纤维的取向可以引导平滑肌细胞的取向生长,因此,设想通过制备取向排列的电纺丝纤维支架,以引导食管平滑肌细胞的有序生长,从而有利于维持肌细胞的形貌及生物功能。 目的:以可降解聚己内酯、明胶、丝素蛋白为基材,采用自制的电纺丝系统制备无规和有序的纳米级多孔纤维。 方法:将聚己内酯与丝素蛋白以4∶1质量比混合,通过调整溶液浓度、电压、喷射速度等参数,采用自制的电纺丝系统制备聚己内酯/丝素蛋白电纺丝纤维。将聚己内酯与明胶分别以2∶1、1∶1、1∶2质量比混合,在金属平板接收器下,通过调整溶液浓度、电压、喷射速度等参数,采用自制的电纺丝系统制备聚己内酯/明胶无规电纺丝纤维;同时改用滚轴接收装置,通过调整滚轴转数、电压、喷射速度等参数,制备聚己内酯/明胶有序电纺丝纤维。 结果与结论:在溶液质量浓度为0.08 g/mL、纺丝液流速1.6 mL/h和电压22.5 kV的条件下,制得了均匀、无串珠、纤维直径为(535.9±126.7) nm的聚己内酯/丝素蛋白多孔纳米纤维膜。在溶液质量浓度为0.10 g/mL、纺丝液流速0.8 mL/h和电压22.5 kV的条件下,制得了无明显串珠、纤维直径为(257.9±117.8) nm的聚己内酯/明胶多孔纳米纤维膜;并且在1∶2质量比时更易成纤维,纤维尺寸更均匀。在滚轴转速3 000 r/min。溶液流速0.8 mL/h。电压15 kV的条件下,制得的聚己内酯/明胶有序电纺丝纤维排序更理想,纤维也更均匀。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生物材料;骨生物材料; 口腔生物材料; 纳米材料; 缓释材料; 材料相容性;组织工程全文链接:  相似文献   
5.
种子细胞是影响组织工程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获得和运用理想的种子细胞是当今组织工程与再生医学研究的焦点和热点.干细胞具有很强的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能力,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本文针对胚胎干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和诱导多能干细胞等组织工程潜在的种子细胞,就其最新研究进展及应用做一综述,并展望了它们作为种子细胞的前景和目前面临的困难.  相似文献   
6.
背景:前期实验中曾发现纤维的取向可以引导平滑肌细胞的取向生长,因此,设想通过制备取向排列的电纺丝纤维支架,以引导食管平滑肌细胞的有序生长,从而有利于维持肌细胞的形貌及生物功能。目的:以可降解聚己内酯、明胶、丝素蛋白为基材,采用自制的电纺丝系统制备无规和有序的纳米级多孔纤维。方法:将聚己内酯与丝素蛋白以4:1质量比混合,通过调整溶液浓度、电压、喷射速度等参数,采用自制的电纺丝系统制备聚己内酯,丝素蛋白电纺丝纤维。将聚己内酯与明胶分别以2:1、1:1、1:2质量比混合,在金属平板接收器下,通过调整溶液浓度、电压、喷射速度等参数,采用自制的电纺丝系统制备聚己内酯,明胶无规电纺丝纤维;同时改用滚轴接收装置,通过调整滚轴转数、电压、喷射速度等参数,制备聚己内酯/明胶有序电纺丝纤维。结果与结论:在溶液质量浓度为0.08g/mL、纺丝液流速1.6mL/h和电压22.5kV的条件下,制得了均匀、无串珠、纤维直径为(535.9±126.7)nm的聚己内酯,丝素蛋白多孔纳米纤维膜。在溶液质量浓度为O.10g/mL、纺丝液流速0.8mUh和电压22.5kV的条件下,制得了无明显串珠、纤维直径为(257.9±117.8)nm的聚己内酯,明胶多孔纳米纤维膜;并且在1:2质量比时更易成纤维,纤维尺寸更均匀。在滚轴转速3000r/min。溶液流速O.8mUh。电压15kV的条件下,制得的聚己内酯,明胶有序电纺丝纤维排序更理想,纤维也更均匀。於学婵.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29例临床诊断为色素痣患者的临床及病理学特点进行了对比分析,其中病理诊断色素痣者79例,符合率约为61.2%。笔者认为虽然色素痣临床上具备一定特点,但应以病理学检查进行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8.
本文共收集8~12岁小儿地方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14例,分析了部分较严重的甲状腺肿病儿,尤其是腺肿较大,对呼吸有严重压迫者采取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同时以手术前、后的处理及手术后可能发生的合并症加以分析。1 材料与方法 本组共手术治疗小儿地方性甲状腺肿14例,其中男5例,女9例,年龄最小者8岁,最大者14岁,平均年龄12岁。本组病例全部为结节性肿大,其中合并有甲状腺囊肿者6例,合并甲亢者1例。  相似文献   
9.
10.
感染性心内膜炎(IE)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且缺乏特异性, 容易被漏诊或延误诊治。该文报道一年轻女性以胸闷、气急、发热为主诉就诊, 可见全身多处微血管炎及栓塞体征, 听诊心脏可闻及收缩期杂音, 血常规提示中度贫血, 血培养可见缓症链球菌生长, 超声心动图可见二尖瓣赘生物, 腹部CT提示脾梗死, 诊断为IE。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血液透析、抗感染等支持治疗, 然后行二尖瓣置换术, 最终好转出院。期望该病例的诊治经过能对基层医院诊治IE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