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3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28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8篇
临床医学   39篇
内科学   21篇
神经病学   8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科学   163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27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2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肝移植术后EB病毒感染4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器官移植术后EB病毒感染可引起受体淋巴细胞增生紊乱,即移植后淋巴细胞增殖症(PTLD)。术后并发EB病毒感染,成人多为术前阳性患者而继发感染,8%术前阴性;儿童大多数术前阴性,为原发感染。肝移植患者PTLD最终发病率为2%~7.3%,肾移植为1%,心脏移植为2%~10%[1,2]。1资料与方法1.1一  相似文献   
2.
肝移植目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在临床治疗中获得更广泛的开展.由于供体肝源的相对不足,使许多具有肝移植适应症的患者不能及时施行手术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本文对肝移植待手术病人等待移植期间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找出合理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腹腔镜肝切除30例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探讨腹腔镜肝切除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对病变位于肝脏外周部位(Ⅱ~Ⅵ段)的30例病人,肝细胞癌11例,肝内胆管细胞癌2例,转移性肝癌1例,肝囊腺癌2例,肝血管瘤6例,肝腺瘤2例、肝局灶性结节增生2例,肝内胆管结石4例。采用全气腹下、手助下、辅助下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结果30例腹腔镜下肝切除均获得成功,肝不规则切除18例,规则性肝叶(段)切除12例,平均手术时间为97min,平均出血量220ml,术后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平均住院日为8d。结论腹腔镜肝切除是安全可行的,特别是应用手助或辅助肝切除,降低手术难度,有效控制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是值得选择的微创肝切除方式。  相似文献   
4.
肝—肾联合移植一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艺  谈景望等 《消化外科》2002,1(1):65-65,69
  相似文献   
5.
病人,男,21岁,武警战士。入院前5d在炎热环境中进行高强度军事训练后出现高热伴意识不清,在当地医院给予物理降温及对症支持治疗后意识转清,生化检查提示肝肾功能异常,凝血酶原时间延长,于2004年7月9日晚急诊入院。入院查体:体温39.9℃,脉搏83次/min,呼吸24次/min,血压100/55mmHg(1mmHg=0.133kPa)。皮肤巩膜黄染,心肺腹未见明显异常,四肢肌力Ⅱ级,肌张力正常,病理征未引出。辅助检查:血常规:WBC9.81×109/L,N0.925,Hb113g/L,PC65×109/L;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149.2s,国际标准化比值17.42,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50.5s,血浆纤维蛋白…  相似文献   
6.
F-Z液与HC-A液对内皮细胞保存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HC-A液(高渗枸橼酸盐腺嘌呤液)是由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征医院(何长民等)与上海市中心血站(刘书元等)在Ross溶液基础上加以改良而成,经过约20年的肾移植临床应用,获得广泛的肯定。但HC-A液对于肝脏、胰腺和心脏的保存效果较差,不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笔者对其进行改进,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命名为F-Z液,下文就是在内皮细胞水平,对两者的保存效果进行比较的结果。[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对移植胰腺的功能和术后并发症的监测作用。方法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6例移植胰腺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1)功能正常的移植胰腺在术后形态正常,体积偏大,主胰管内径正常,实质回声较正常胰腺略高,动脉PSV13~64cm/s,R10.44~0.68,P10.67~2.33。(2)2例出现急性排异和1例出现移植胰腺炎的移植胰腺周边出现低或无回声区,实质回声明显减低,分布不均。1例急性重度排异的RI值超过0.9,而另1例急性轻度排异RI值小于0.7。1例移植胰腺炎RI值超过0.9,PI值超过4.0。结论CDFI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技术对胰腺移植术后的监测和诊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伴活动性肝炎的肝细胞癌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伴活动性肝炎的肝细胞癌的可切除性和安全性。方法 26例伴活动性肝炎的肝细胞癌,平均肿瘤直径7.7cm,经术前短期护肝治疗后行肝肿瘤切除术,术后继续护肝治疗。结果 26例肝癌均得到顺利切除,最常见的并发症为一过性肝功能损害,无手术死亡和严重并发症,平均手术时间65min,平均出血量328ml。结论 伴活动性肝炎的原发性肝癌的手术切除虽有一定的挑战性,只要围手术期处理得当,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Bismuth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的外科治疗方法。方法对近5年来经手术和病理确诊的22例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例患者中,男13例,女9例,男女之比1.4∶1。常规手术方法治疗16例(常规手术治疗组),包括手术切除5例(31.3%),其中根治性切除2例,姑息切除3例;内或外引流术11例。经典式原位肝移植术6例(肝移植组)。常规手术方法治疗组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32.1%,0;肝移植组除1例术后11个月死于慢性排异反应外,余均健康存活,现已分别存活28,19,17,12个月和9个月,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术后1,2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0.0%(4/5),50.0%(1/2)。两组生存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1)。结论BismuthⅣ型肝门部胆管癌应行积极的外科治疗,其中根治性切除术是提高患者存活率的关健;常规手术无法根治切除者是原位肝移植的适应证,术后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患者.男性,23岁。以反复口干、多饮、多尿4年.伴周身酸痛、消瘦半年为主诉入院。缘于94年出现口干、多饮,每日饮水量约4000-5000ml/天.多尿,夜尿4~5次,外院B超左肾结石,予手术。96年初再发多饮、多尿、腰痛.复查B超左肾多发性结石。97年底伴周身骨酸痛、乏力、消瘦、体重减轻6kg。入我院时查体:中度贫血貌,浅表淋巴结未触及。颈部未触及包块,甲状腙无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来触及。左腰部见一长10cm术后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