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784例。将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71例患者作为甲减组,甲状腺功能正常的713例患者作为T2DM组。比较甲减组和T2DM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用单因素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发病率为9.06%,其中临床甲减16例,为2.04%,亚临床甲减55例,为7.02%。比较甲减组与T2DM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发现2型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与年龄、糖尿病病程、ABI、FCP、E/A、TC、TG、LDL-C、Lp(a)、S-CRP、UAER、TPO-Ab、性别、吸烟、冠心病、DN、DNP、DR、DF、PAD、DM治疗方式有关(P<0.05)。将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作为因变量,将上述因素纳入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吸烟、胰岛素治疗、TPO-Ab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吸烟、胰岛素治疗、TPO-Ab是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独立危险因素,2型糖尿病患者应定期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便及早诊断和干预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似文献   
2.
转化生长因子β与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转化生长因子-β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包括TGF-β异型、超基因家族成员在骨形成与骨吸收中的双相作用,以及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伴糖代谢异常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通过分析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旨在加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方法:患者选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因冠心病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 arteriongraphy,CAG)患者119例。分为糖代谢异常冠心病组11(55例),单纯冠心病组(64例)。对两组间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及冠脉病变支数、病变范围、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糖代谢异常冠心病组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76%)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47%)(r=4.90,P&;lt;0.05)。②糖代谢异常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明显多于单纯冠心病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③糖代谢异常冠心病组与单纯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指数分别为9.97&;#177;4.26,9.54&;#177;4.2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冠状动脉弥漫病变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胰激肽原酶与甲钴胺联合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用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对照组用甲钴胺治疗,12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与治疗前比较,临床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正中神经、尺神经及胫神经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显著增加(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作治疗后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胰激肽原酶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优于单用甲钴胺,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征,旨在加强糖尿病患者心血管疾病的早期治疗和预防。方法:患者选自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心医院因冠心病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oronaryarteriongraphy,CAG)患者119例。分为糖代谢异常冠心病组(55例),单纯冠心病组(64例)。对两组间年龄、性别、血压、血脂、血糖及冠脉病变支数、病变范围、病变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糖代谢异常冠心病组多支冠脉病变发生率(76%)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47%)(χ2=4.90,P<0.05)。②糖代谢异常冠状动脉弥漫性病变明显多于单纯冠心病组,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糖代谢异常冠心病组与单纯冠心病组冠状动脉狭窄指数分别为9.97±4.26,9.54±4.2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糖代谢异常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多支病变及冠状动脉弥漫病变均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乙胺碘呋酮是用于控制顽固性心律失常的有效药物,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表现在甲状腺方面的毒副作用也日渐增多。在应用乙胺碘呋酮期间和停药后均可发生甲状腺机能亢进(甲亢)或甲状腺机能减退(甲减)。现将我院治疗的2例乙胺碘呋酮诱发的甲亢病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皮下多次注射胰岛素(MSII)强化降糖治疗对新发及病程1~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7年6月-2010年6月于本院门诊和住院就诊的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新发92例,病程1~5年36例),予MSII强化降糖治疗达标,治疗前、后分别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联合胰岛素释放试验.计算早相胰岛素分泌指数(△INS30/△BG30)、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IS)、稳态模型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胰岛素分泌曲线下面积( AUCINS).结果 所有患者经MSII治疗后胰岛素分泌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治疗后△INS30/△BG30、HOMA-IS、AUCINs明显提高(P<0.05);总组分析治疗前、后HOMA-IR分别为(3.12±2.72)vs.(3.06±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亚组分析显示病程1~5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HOMA-IR分别为(3.83±2.07)vs.(2.70±1.38),P<0.01.新发2型糖尿病治疗后△INS30/△BG30、HOMA-IS、AUCINs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OMA-IR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4).结论 对血糖水平较高的新发及病程1~5年的2型糖尿病患者予MSII强化降糖治疗,可明显改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及胰岛素抵抗,恢复早相分泌,提高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8.
摘 要 目的:探讨阿格列汀和二甲双胍联合应用对2型糖尿病合并血脂异常患者血糖、血脂指标,以及微量白蛋白尿(MAU)患者糖尿病肾病早期损害指标的影响。 方法:90例2糖尿病伴血脂异常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30例。M组(含3例MAU患者)予盐酸二甲双胍片500 mg,po,tid;A组(含2例MAU患者)予苯甲酸阿格列汀片25 mg,po,qd;M+A组(含3例MAU患者)予盐酸二甲双胍片500 mg,po,tid,联合苯甲酸阿格列汀片25 mg,po,qd。治疗16周后,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G)、三酰甘油(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的变化;以及MAU患者尿微量白蛋白(UMalb)与尿肌酐(Ucr)的比值(UACR)。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的血糖和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M+A组治疗后血糖及血脂指标均显著优于M组和A组(P<0.05)。治疗后,3组中MAU患者的UACR均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且M+A组和A组患者的UACR下降更明显。结论:阿格列汀联合二甲双胍明显增强了降糖和降脂作用效果,且能降低2型糖尿病MAU患者的UACR,初步提示了阿格列汀对糖尿病患者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与骨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并发骨折是一种较为严重的并发症。由于它的危害性较大,目前倍受重视。本文参考有关文献,从骨代谢变化、骨折发生的机理、预防等几方面综述近年来国内外研究的成果。 1 骨代谢及生物力学变化 1.1 糖尿病继发骨质疏松在骨代谢的研究中通常包括:骨密度(BMD)、反映骨形成的骨钙素(BGP)、反映骨吸收的24小时尿羟脯氨酸(HOP)及维生素D的代谢。骨再建的全过程包括活性骨形成,骨吸收和静止三个阶段。骨再建的速率与骨吸收的速率称为骨转换率。破骨细胞清除旧的矿物质,成骨细胞形成类骨质并进行矿化,因此骨代谢的过程往往能反映破骨细胞与成骨细胞的活动及骨基质、骨矿物质的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骨代谢的研究进展。包括TGF-β异型、超基因家族成员在骨形成与骨吸收中的双相作用,以及在损伤修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