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3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7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观察糖尿病大鼠骨折后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的变化,探讨糖尿病对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糖尿病组,均造成左侧胫骨骨折.定期摄X线片,取骨痂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骨痂BMP-2、IGF-1,ELISA法检测血清BMP-2、IGF-1.结果 2周BMP-2灰度值:实验组为149±8,对照组为107±7(P<0.01);2周IGF-1灰度值:实验组为137±9,对照组为103±8(P<0.01).2周血清BMP-2含量:实验组为(3.45±0.12) ng/ml,对照组为(5.60±0.11) ng/ml(P<0.01);2周IGF-1含量:实验组为(5.89±0.12) ng/ml,对照组为(8.36±0.11) ng/ml(P<0.01).结论 糖尿病大鼠骨折后血清及骨痂中BMP-2、IGF-1减少是导致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差的原因之一;BMP-2与IGF-1可能存在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从观察鼠骨骼肌组织形态学改变和VEGF表达的角度研究CNTs/HAP纳微米复合材料对鼠骨骼肌的细胞毒性。方法 将CNTs/HAP纳米复合材料植入实验鼠臀大肌。按不同时间取材,做组织学观察和RT-PCR分析。结果 1d、3d显微镜下观察,炎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伴轻度水肿、间质疏松;5d、7d显微镜下观察血管壁增厚,单核巨噬细胞和纤维组织增生,少量肌纤维出现变性,VEGF表达呈上升趋势;14天显微镜下观察周围组织间质血管扩张,仅有少量炎细胞浸润,水肿不明显,VEGF表达呈下降趋势。结论 CNTs/HAP对鼠骨骼肌细胞无毒性,有利于血管的再生,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vertebroplasty,VP)是否会引起兔手术椎体相邻椎间盘的退变,以及椎间盘的退变程度与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 methacrylate,PMMA)用量的相关性.[方法]80只5个月龄雌性新西兰大白兔,随机选16只为正常对照组(A组),剩余的64只采用去势法建立兔骨质疏松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设L5为手术椎体.B组(实验对照组)L5不注入任何药物;C组L5注入PMMA0.1 ml;D组L5注入PMMA0.3 ml;E组L5注入PMMA 0.5ml.每组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6个月各处死4只动物,进行X线、MRI检查,通过计算椎间盘高度指数百分数(disc height Index percentage,DHIP)和MRI指数,来定量分析椎间盘退变程度.并取相邻椎间盘送病理,采用Masuda评分评估椎间盘退变程度.[结果]A、B组椎间盘的DHIP、MRI指数和Masuda评分在各个时间点均无明显变化.C、D、E组在术前及术后1个月时的DHIP、MRI指数和Masuda评分较A、B组无明显改变.第3个月时,E组椎间盘的DHIP、MRI指数较其他各组均有降低,且MRI指数和Masuda评分较A、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第6个月时,D、E组椎间盘的DHIP、MRI指数和Masuda评分跟术前及术后1、3个月比较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E组的DHIP和MRI指数均明显低于A、B、C、D组.组织学退变也较A、B、C、D明显,Ma-suda评分明显高于A、B、C、D组.[结论]VP可以引起手术椎体相邻椎间盘的退变,并且椎间盘退变程度与PM-MA用量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将pcDNA3.1-VEGF165质粒用于软组织缺损局部,观察其对软组织修复的作用和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32只于两侧臀部制备直径12 mm圆形全层皮肤、肌肉的复合软组织缺损;随机分为实验组,对侧为对照组.于实验组注射0.2 ml(含200 ng)质粒液,对照组以同量生理盐水代替.分别于术后3、5、7、14、30 d照相计算创面收缩率、取材.以RT-PCR法检测局部Ⅰ型、Ⅲ型胶原mRNA表达;制备常规切片观察局部组织血管形成(MVD)及修复情况.结果 所有动物术后无死亡、感染.实验组及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14.2 d及17.4 d,于1、2周时新生血管密度分别为63.38±9.20、52.72±7.06(P<0.05)及76.64±12.27、66.84±9.82(P<0.0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RT-PCR示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于术后3 d即开始有表达,2周达到高峰后减弱,实验组表达量较大.结论 pcDNA3.1-VEGF165质粒用于创面后,具有上调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表达,促进软组织缺损区血管生成、加速创面愈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与七叶皂苷钠(SE)联合应用对脊髓牵拉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72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CNTF治疗组及CNTF+SE治疗组,牵拉致伤T10-12脊髓建立脊髓牵拉损伤模型.CNTF组经尾静脉注入CNTF20μl;CNTF+SE组除同法应用CNTF外,术后次日始腹腔内注射七叶皂苷钠1.5 mg·kg-1·d-1,连续应用7 d;模型对照组以相同方法给予等量生理盐水.伤后1 d、3 d、7 d、14 d进行BBB行为学评分,每组6只,然后处死动物取脊髓分别作HE染色、免疫组化及TUNEL,观察神经细胞结构的变化,并检测bcl-2、Bax阳性细胞及凋亡细胞.结果 (1)bcl-2:实验组7 d达高峰,CNTF组为(44.27±5.93)%,CNTF+SE组(46.26±6.01)%,模型对照组为(27.46±5.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bax:实验组3d达高峰,CNTF组为(39.15±5.91)%,CNTF+SE组(32.63±5.34)%,模型对照组为(46.69±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各时间点治疗组细胞凋亡指数较模型对照组低.结论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与七叶皂苷钠对大鼠脊髓牵拉造成的损伤有保护作用,二者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探讨其对糖尿病骨折延迟愈合的影响.方法 7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链脲佐菌素按60 mg/kg诱导的糖尿病组,血糖>11.2mmol/L为诱导成功.均造成左侧胫骨骨折,于1、2、3、4、6、8周摄X片,取骨痂苏木素-伊红(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骨痂及血清TGF-β1.结果 X片和HE染色均示实验组较对照组骨形成滞后;实验组4周TGF-β1表达达高峰,迟于对照组3周,3周灰度值:实验组189.59±2.76,对照组166.74±1.33(P<0.05),3周血清含量:实验组(12.05±1.56) μg/L,对照组(17.48±0.56)μg/L(P<0.05).结论 糖尿病大鼠骨折后血清及骨痂TGF-β1减少是致其延迟愈合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重组VEGF165质粒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构建peDNA3.1-VEGF165质粒,观察其对骨缺损修复的影响。方法用Trizol法提取兔骨组织中总RNA,反转录合成VEGF165 eDNA序列,与pMD18-T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再与peDNA3.1载体构建成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eDNA3.1-VEGF165。取28只新西兰大白兔制备双侧桡骨骨缺损(10mm)模型。实验侧局部直接注射质粒液0.2ml(含质粒200ng),对照侧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标本于术后1、2、4、6、8和12周摄X线片后取材。以HE染色法、免疫组化染色法观察局部组织的修复情况及I型胶原、Ⅲ型胶原的表达。结果peDNA3.1-VEGF165构建成功,测序正确。X线摄片观察于第2周开始两组出现区别。HE染色显示术后2周两组缺损区组织炎性细胞浸润;4周开始实验组成骨细胞大量增殖、骨小梁形成;12周时实验组骨缺损修复正常,对照组修复时间迟缓。免疫组化结果显示,术后8周及12周两组Ⅲ型胶原及Ⅰ型胶原均有阳性表达,实验组表达较强。结论应用peDNA3.1-VEGF165质粒直接转染骨缺损局部组织细胞,具有增加局部Ⅰ型胶原和Ⅲ型胶原表达、加快骨缺损修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背景:目前关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在创伤及整形外科领域主要集中在骨折及组织工程化材料等方面,在软组织损伤方面报道不多.目的:构建的pcDNA3.1-VEGF165质粒,直接注射于大鼠软组织缺损局部,探讨其对软组织缺损修复的影响.设计、时间及地点:于2004-09/2006-01在山东大学动物实验中心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完成自身对照观察实验.材料:健康SD大鼠30只.方法:Trizol法提取兔组织中总RNA,反转录合成VEGF165cDNA序列,将此基因片段与pMD18-T构建真核表达载体,双酶切,在T4 DNA连接酶作用下,再与pcDNA3.1载体构建成重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VEGF165;采用SD大鼠30只,于脊背后部两侧对称部位制备圆形全层皮肤(直径15mm)、肌肉(切除2mm厚肌肉)软组织缺损,两创缘相距4cm;选择一侧为实验组,直接注射0.2mL(含200ng)质粒液,对侧为对照组,以等量生理盐水同法处理.主要观察指标:创面愈合、血管生成及局部胶原表达.结果: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经赵冬梅等的方法鉴定,pcDNA3.1-VEGF165质粒构建成功.②质粒液局部注射后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7,14d微血管密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实验组3d即有Ⅲ型胶原表达,14d达高峰,30d时略有降低.对照组Ⅲ型胶原表达部位和趋势与实验组一致,只是时间延迟.结论:pcDNA3.1-VEGF165质粒局部注射可促进软组织缺损区血管生成和细胞外基质合成,加速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模型大鼠骨折后骨痂细胞增殖情况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糖尿病大鼠骨折后骨痂细胞增殖核相关抗原Ki67指数,观察糖尿病大鼠骨折后成骨细胞的增殖能力。方法Wistar雄性大鼠40只,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腹腔内注射链脲佐菌素破坏胰岛细胞诱导为糖尿病大鼠,对照组为正常组。两组大鼠均折断其右胫腓骨,然后复位外固定。于骨折后第1、2、4、6周拍x线片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取骨痂切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免疫组化测定Ki67指数。结果实验组第1、2、4、6周X线片上骨痂生成量骨痂内成骨细胞数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Ki67指数第2周实验组为(18.06±3.54)%,对照组为(26.87±4.6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糖尿病大鼠骨折愈合过程中,骨痂中的成骨细胞增殖能力下降是导致糖尿病骨折大鼠愈合差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脊髓牵拉损伤后七叶皂苷钠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脊髓牵拉损伤后七叶皂苷钠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方法实验组大鼠脊髓损伤前尾静脉推注七叶皂苷钠6 mg/kg。将T10脊髓水平方向牵拉1.7 mm,持续5 m in。检测神经细胞bc l-2、bax表达;原位末端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dUTP标记技术观察凋亡细胞。结果(1)bc l-2:实验组7 d达高峰为(43.61±5.89)%;对照组7 d时为(26.85±4.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bax:实验组3 d达高峰为(36.19±5.42)%;对照组3 d时为(44.15±6.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各时间点实验组细胞凋亡指数较对照组低。结论脊髓损伤前应用七叶皂苷钠能抑制因脊髓牵拉损伤引起的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