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大前提下,实施对医技科室的全面质量管理,应注意:在医学教育中重视医技系列人才培养;创造良好质量环境;建立统一医技科室管理部门;制定医技科室工作质量及考核标准;完善医技科室工作质量监控手段。  相似文献   
2.
<正>化学分析设备微型化领域或微流控分析系统,也称为"微全分析系统(μTAS)或芯片实验室(LOC)",目前已受到广泛关注[1-2]。20世纪中期,在微流控芯片上建立的一种新型分析平台[3],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在生物研究的各个领域[3],例如细胞培养[4-5]、单细胞检测[6]、基因分析[7-8]和免疫分析[9-10]。近年来,微流控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免疫分析方面,比如对于蛋白质的检测等。但是,在研究中我们发现抗体在微流芯片基底表面的固定是影响微芯片免  相似文献   
3.
刘庆安  郝瑞生  樊斐 《武警医学》1995,6(2):120-122
浅谈临床医学科研成果中的署名问题武警总医院医务部刘庆安,郝瑞生,樊斐(北京100039)如何做好临床医学科研成果的署名工作,不仅关系到研究课题能否按计划完成,同时也关系到参加研究者的切身利益。现结合常见的临床医学科研署名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预防和处...  相似文献   
4.
组蛋白甲基化及乙酰化修饰的平衡失调与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多种胃肠道肿瘤中发现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及组蛋白赖氨酸特异性去甲基酶1(LSD1)异常增高。相应的,一些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和LSD1抑制剂已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中取得进展,如异羟肟酸类HDACi在胃肠道抗肿瘤研究中取得良好疗效,但因其特异选择性低,易产生耐药性和严重副作用,在临床的进一步研究中受到限制;苯甲酰胺类HDACi在特异选择性有所提高,并且能够通过抑制肿瘤细胞分化、诱导免疫自噬、抑制细胞周期蛋白产生抑瘤作用,但其由于活性低而受到限制;环肽类HDACi特异性进一步增加,但只是出于研究的基础阶段。相应的,LSD1抑制剂,如苯环丙胺类、多肽类、小分子化合物抑制剂均在细胞层面有着良好的抑瘤作用,也在后期的整体实验均显示出耐药性和严重副作用。这提示着单一的HDACi和LSD1抑制剂的抑瘤效应均不佳,由于HDAC常和LSD1形成复合体发挥转录调节作用,因此,双靶点抑制剂可能是有效的,后期的双靶点抑制剂,比如Duan YC等人报道了TCP和SAHA的组合产生的环戊二烯衍生物,Anastas JN报道的Corin,的确呈现出更加显著的抑瘤成效,本文就HDAC、LSD1抑制剂及二者的双重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在提高医院整体医疗质量的大前提下,实施对医技科室的全面质量管理,应注意:在医学教育中重视医技系列人才培养;创造良好质量环境;建立统一医技科室管理部门;制定医技科室工作质量及考核标准;完善医技科室工作质量监控手段。  相似文献   
6.
结直肠癌的传统治疗方式尽管能提高总生存率,但是复发或转移患者疗效欠佳。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肿瘤免疫学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成为一种重要的肿瘤治疗手段,在部分结直肠癌患者中也取得较好效果。本文就结直肠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组蛋白修饰在基因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凋亡以及DNA修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近年来,以PD-1、PD-L1及CTLA-4抗体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肿瘤治疗中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但临床应用中仍有部分患者无应答。目前众多研究发现,组蛋白修饰中甲基化、乙酰化和泛素化参与了肿瘤微环境中免疫细胞的增殖、分化等过程,并发现一些组蛋白修饰酶抑制剂和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之间存在协同效应。本文就组蛋白修饰酶抑制剂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疗法在肿瘤领域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肿瘤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8.
胃癌的新发病例排在恶性肿瘤的第5位,而结直肠癌是世界第三大常见的恶性肿瘤和第四大癌症死亡原因。组蛋白乙酰化的动态平衡由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两个酶家族共同维持。HDAC能将赖氨酸上的乙酰基去除,从而抑制基因转录,但HDAC异常高表达可诱导正常细胞发生癌变,并参与其发展、增殖、侵袭和转移。靶向抑制HDAC已被证实具有抗肿瘤的效应,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HDACi)能抑制HDAC的表达及活性,并通过影响细胞活性氧水平、阻滞细胞周期、促进损伤DNA修复、抗血管新生、影响细胞信号通路、诱导自噬凋亡及增加细胞对放化疗药物的敏感性发挥强效的抗瘤作用,在胃癌及结直肠癌中HDAC则表达增高,HDACi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中也呈现出良好的成效,由于I、II和IV类HDAC的催化核心发挥功能均依赖于Zn2+,故多数HDACi均含有Zn2+鳌合基团,异羟肟酸类抑制剂中的SAHA、TSA小剂量单独给药时已具有良好的抗肿瘤的成效,但后期临床研究发现,SAHA由于活性低,在治疗胃癌及结直肠癌的临床试验疗效并不佳,TSA的活性有所提高,但对HDAC选择性仍低,苯甲酰胺类HDACi在选择性上得以改善,但也无法只针对于特定亚型的HDAC,后期的环肽类及新报道的HDACi在HDAC的选择性上逐渐增加,但也仅限在动物及细胞实验阶段,并且上述的HDACi除与Zn2+结合之外还能与其他金属酶结合,从而缺乏绝对的特异性,故大多数的HDACi在很小的剂量下就已引发了副作用,由于肿瘤的发生、发展涉及多环节、多因素,单一靶标常常不能有效杀灭癌细胞,并易产生耐药性,联合多靶标比单一靶标具有更强的抑癌效用,甚至能减轻药物耐药性的产生,但有时联合用药时会因药物间相互影响而带来不良反应,为了避免药物间相互影响,研究者基于药效基团拼接理念,将HDACi活性基团与其他不同作用靶点药物的活性基团进行合理拼接设计合成新的具有多靶点抑制剂,研究证实,多靶点抑制剂既能避免药物间的相互作用,还能提高药物作用,现依次介绍HDACi及HDACi相关的多重抑制剂在胃肠道肿瘤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胎母输血综合征(fetomaternal emorrhage,FMH)患者F血红蛋白酸洗脱液温度对Kleihauer-Betke(K-B)实验准确率的影响。方法 将K-B实验中洗脱环节温度分别定于37 ℃和45 ℃进行试验,对数据进行分析后确定K-B实验的最适温度。结果 洗脱温度为37 ℃时,当样本为阴性标本时(<1%), K-B法检测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当标本为阳性标本时(≥1%),检测结果与标准值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45 ℃条件下,无论标本为阳性还是阴性,其结果与标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K-B法在洗脱温度为45 ℃时,结果更为准确,可以更加有效地将母血中的胎儿红细胞进行区别染色,为FMH的诊治和预后判断提供了良好的实验室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0.
微流控芯片技术是利用微通道精确控制和处理微尺度流体,从而在微芯片上实现进样、稀释、混合、反应、检测等多种功能,其最突出的优点是只需少量标本或生物样品,便可高效快速地完成各种微分析检测,并具有高灵敏度、高通量、低成本和设备微型化的优势[1]。近年来微流控芯片技术发展迅速,在分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鉴于微流控芯片具有在微小尺度下同时完成大样本量并行操作等优势,将微流控芯片技术与免疫分析结合,是近些年新发展起来的一项技术,大大改善了传统免疫分析性能。本文将从微流控免疫分析的芯片制作、类型和多元免疫分析等多个方面介绍微流控芯片免疫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