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15年   2篇
  200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对比分析糖尿病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患者应用不同方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某院近3年来收治的60例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二甲双肌治疗)和对照组(他巴唑和瑞格列奈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以及临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7%)明显高于对照组(86.7%);观察组患者出现恶心呕吐、甲状腺功能减退、低血糖等并发症发生率(10%)明显低于对照组(30%),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他巴唑和瑞格列奈的常规综合对症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二甲双肌治疗糖尿病合并甲亢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利于促进机体尽快康复,可作为临床治疗的理想方案。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男性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的sNTX;用DE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结果 (1)sNTX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年龄的变化以三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最佳.(2)按每10岁年龄段分组发现sNTX水平在20~29岁年龄段最高,为(18.2±6.6)nmolBCE/ml;随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50~59岁年龄段达最低值,为(15.6±6.1)nmol BCE/ml.60岁之后骨吸收指标sNTX轻度增加为(16.0±6.1)nmol BCE/ml.(3)校正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及吸烟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sNTX与腰椎正位(L1-4)及髋部总体BMD呈负相关.结论 sNTX是反映中国男性随年龄变化骨转换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强的指标,且与BMD呈负相关.因此,监测sNTX有助于骨质疏松的早期防治,监测骨质疏松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析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AITD)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给予丙硫氧嘧啶片与泼尼松龙片联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近两年来收治的210例AITD合并甲亢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给予丙硫氧嘧啶片与泼尼松龙片联合治疗)和对照组(单独给予丙硫氧嘧啶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血清甲状腺过氧化酶抗体(TPOAb)等各项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FT3、FT4、TGAb、TPOAb等指标水平均有所下降,而TSH水平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丙硫氧嘧啶与泼尼松龙联合治疗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病合并甲亢患者临床疗效佳,可显著改善患者功能相关指标,抑制免疫反应,促进患者甲状腺功能尽早恢复,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男性血清Ⅰ型胶原氨基末端肽(sNTX)随年龄变化及其与骨密度(BMD)的关系。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389例20—80岁健康男性的sNTX;用DEXA仪测定腰椎及髋部BMD。结果(1)sNTX与年龄呈负相关,随年龄的变化以三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的拟合程度最佳。(2)按每10岁年龄段分组发现sNTX水平在20—29岁年龄段最高,为(18.2±6.6)nmol BCE/ml;随后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50—59岁年龄段达最低值,为(15.6±6.1)nmolBCE/ml。60岁之后骨吸收指标sNTX轻度增加为(16.0±6.1)nmol BCE/ml。(3)校正年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及吸烟后的偏相关分析显示:sNTX与腰椎正位(L1-4)及髋部总体BMD呈负相关。结论sNTX是反映中国男性随年龄变化骨转换的敏感性、特异性较强的指标,且与BMD呈负相关。因此,监测sNTX有助于骨质疏松的早期防治,监测骨质疏松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炎症递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樊世江  谢辉 《中国全科医学》2007,10(14):1145-1147
目的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C-反应蛋白(CRP)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将150例T2DM患者随机分为3组:所有患者均控制饮食、适当运动、采用胰岛素控制等一般对症治疗,A组患者还给予安慰剂,B组患者口服罗格列酮4mg,C组患者口服罗格列酮8mg。治疗前及治疗20周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3组患者血清CRP、IL-6和MMP-9水平,并测量血脂等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C组患者血脂水平与A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脂水平与C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C组患者CRP、IL-6和MMP-9水平与A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血清CRP和MMP-9水平与B组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IL-6水平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罗格列酮可减少炎症递质MMP-9、CRP和IL-6水平,其抗炎作用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