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2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75%最大吸氧量(VO2max)强度运动中人体骨骼肌丙酮酸含量和丙酮酸脱氢酶系(PDC)活性变化及其二者关系.方法健康男性大学生6人,受试者一条腿在功率自行车上做力竭运动120分钟,使肌糖原接近耗竭,作为糖原消耗腿.另一条腿作为糖原未消耗对照腿.两条腿分别以75% VO2max负荷(210±5W)在功率自行车上运动12分钟.运动前后取大腿股外侧肌活检标本,测定丙酮酸含量、PDC活性、糖原总量、6-磷酸葡萄糖、乳酸和三羧酸循环中间产物(TCAI)含量.结果显示,PDC活性与丙酮酸含量之间存在一定关系,75%VO2max运动后,肌糖原消耗肌肉中丙酮酸含量变化不明显,PDC活性也没有显著升高;而在肌糖原未消耗肌肉中,随着丙酮酸含量增加了1.7倍,PDC活性也升高了3.3倍.提示75%VO2max运动中丙酮酸可能是影响PDC活性的重要物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从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变化的角度观察高住低练和低住高练两种模拟高原训练过程对身体成分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5-03/05在广州体育学院运动牛化省重点实验室进行.①实验材料及分组:雄性SD大鼠30只,体质量180~220 g,随机分为低住低练对照组、高住低练组和低住高练组,每组10只.②实验过程:模拟高原低氧环境为海拔2 500 m(15.4%O2),高住为每天12 h,低住低练组和高住低练组运动强度为25 m/min,低住高练组20 m/min运动1 h/d,运动6 d/周.③评估:4周后测试血清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肝脏、腓肠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和身体成分.结果:①低住高练组血清生长激素、骨骼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高于高住低练组(P>0.05);肝脏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含量高于高住低练组(P<0.05);血清胰岛素样牛长因子Ⅰ低于高住低练组(P<0.05).②低住高练组大鼠体质量、腓肠肌质量高于高住低练组(P<0.05);脂肪质量、脂肪比重、腓肠肌比重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低住高练模式更有利于机体保持稳定的体质量和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3.
背景:低氧刺激既可诱导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分泌,又易促使一氧化氮的释放,合理利用低氧刺激干预,可以促进机体造血机能和改善血流调节。 目的:观察低氧暴露对运动性贫血机体血红蛋白及血清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的影响。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5- 07/09 在广东省高等学校运动生物化学教学重点实验室完成。 材料:清洁级6周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体质量(155±10) g,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10只,其余50只采用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方式建立运动性贫血动物模型,再随机分为运动造模组,常氧恢复组、1 h低氧组、2 h低氧组、间歇低氧组,每组10只。 方法:采用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建立运动性贫血模型后,在人工常压低氧环境下(14.5% O2),分别进行1 h,2 h低氧暴露和低氧暴露1 h、间歇3 h、再低氧暴露1 h 3种低氧暴露方式实验。 主要观察指标:3周后测试运动性贫血大鼠血红蛋白、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及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并与常氧恢复组比较。 结果:①经6周递增负荷跑台运动后,运动造模组大鼠血红蛋白与安静对照组相比显著下降(P < 0.01),血清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显著上升(P < 0.05)。②与常氧恢复组比较,3种低氧暴露方式均能促使运动性贫血大鼠的血红蛋白含量提高(P < 0.05或P < 0.01),血清一氧化氮含量显著性增加(P < 0.05),血清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显著性升高 (P < 0.05)。3种低氧暴露组间相关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 0.05)。 结论:低氧暴露能加速机体血红蛋白生成,提高血清一氧化氮含量和一氧化氮合酶活性,能有效地治疗运动性贫血及改善机体组织的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4.
高住低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活性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常压不同低氧(14.5%、12.6%氧含量)环境下(相当于模拟海拔3000m和4000m)高住低练对大鼠心肌线粒体活性氧(ROS)的影响,为运动与低氧适应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方法:120只SD大鼠,随机分为12组,分别为低住安静组、低住低练组、急性高住安静组、急性高住运动组、急性高住低练组、高住安静组和高住低练组,5个高住组又分为常压14.5%氧含量和12.6%含氧量2个亚组。采用二氯荧光素双醋酸盐(DCFH-DA)荧光探针观察线粒体ROS的变化。结果:急性低氧应激后,大鼠心肌线粒体ROS呈上升趋势。与低住安静组相比,模拟海拔3000m和4000m急性高住安静组和急性高住运动组线粒体ROS均显著升高(P<0.05,P<0.01);与低住低练组相比,急性高住运动组均显著升高(P<0.01),模拟海拔4000m高住低练组显著升高(P<0.05);与急性高住运动组相比,模拟海拔3000m急性高住低练组和高住低练组均显著下降(P<0.05),可见模拟海拔3000m高住低练能使ROS生成减少。结果提示:心肌线粒体ROS可能参与低氧适应的形成和发展,高住低练有利于缺氧耐受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现代五项运动员服用补肾壮脾复方中药(麒麟丸)前后身体机能指标动态变化。方法:采用双盲实验法观察广东现代五项10名运动员服用麒麟丸前后血红蛋白、磷酸原能商和乳酸能商的变化,并与10名对照组对比。结果:实验组血红蛋白(g/L)水平由(136±13)升高至(154±15)、乳酸能商犤kJ/(mmol/L)犦从(3.54±0.18)增加至(4.68±0.32),均存在显著性差异(t=2.254,2.817,P<0.05),且均比对照组显著升高(t=2.267,2.805,P<0.05);而磷酸能商前后比较则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补肾壮脾复方中药对于糖酵解供能能力提高有促进作用,有助于身体对运动的适应和机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常压模拟高住低练对大鼠血清自由基及一氧化氮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常压下模拟高住(海拔3000m)低练对大鼠血清自由基代谢及NO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分别为低住安静组、低住低练组、常压高住安静组和常压高住低练组,测定4周后的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一氧化氮(NO)变化.结果:4周常压模拟高住低练使大鼠血清SOD较低住低练组显著升高(P<0.01);NO较常压高住安静组极显著升高(P<0.01),与低住低练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MDA较低住低练组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4周常压模拟高住低练可以显著提高大鼠血清 SOD、NO活性,降低血清脂质过氧化物水平.  相似文献   
7.
运动及补充芦荟对糖尿病大鼠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 :研究运动及补充芦荟对糖尿病大鼠血清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成年雄性SD大鼠成糖尿病模型 ,观察运动、补充芦荟、运动结合补充芦荟对糖尿病大鼠血清SOD、GSH -Px、CAT、MDA及胰岛素、血糖的影响。结果 :各干预组血清SOD、GSH -Px、CAT活性及胰岛素水平均显著高于糖尿病安静组 (P <0 0 5 ) ,MDA含量及血糖浓度显著低于糖尿病安静组 (P <0 0 5 ) ,其中补充芦荟 +运动组较补充芦荟组和运动组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果表明 :运动和补充芦荟均可提高糖尿病大鼠血清抗氧化酶活性 ,降低脂质过氧化程度 ,改善胰岛素和血糖水平 ,而以运动结合补充芦荟效果更显著。因此在糖尿病的治疗中 ,采用各种有效措施的综合疗法 ,易取得更为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文题释义:Ghrelin:是一种含有28个氨基酸残基的短肽,于1999年被发现,主要由胃底分泌,在下丘脑中也有表达,其可促进摄食、减少能量消耗和增加体质量,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促食欲激素。 Nesfatin-1:是一种由82个氨基酸组成的神经肽,于2006年被发现,具有减少摄食、调节能量平衡和减轻体质量的作用。 背景:均衡饮食和科学运动是公认的安全、有效且经济的体质量管理干预方式,但运动本身有时却提升了减肥者食欲,如果将低氧环境刺激和有氧运动干预结合,可能会收到最好的减质量效果。下丘脑作为机体调控摄食和能量平衡的中枢,其调控因子与肥胖症发病机制之间的关系备受关注。 目的:观察低氧或/和运动后肥胖大鼠下丘脑nesfatin-1和ghrelin水平变化,探讨低氧或/和运动影响机体摄食和体质量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方法:60只营养性肥胖SD大鼠均分为常氧安静组、常氧运动组、16.3%低氧安静组、16.3%低氧运动组、13.3%低氧安静组和13.3%低氧运动组,进行8周的低氧或/和运动干预。低氧环境采用低氧发生器分别营造体积分数为16.3%氧气和13.3%氧气环境,低氧干预组大鼠每天12 h在低氧环境中生活和运动;运动干预采用跑台运动方案(跑速20 m/min、坡度0°),持续时间40 min,5 d/周。记录干预期大鼠体质量、摄食量,计算干预前后Lee’s指数,用ELISA试剂盒检测干预后大鼠下丘脑nesfatin-1和ghrelin水平。 结果与结论:①干预后大鼠体质量与Lee’s指数:单纯低氧环境刺激对大鼠体质量、Lee’s指数的影响没有单纯有氧运动刺激明显,而当低氧和运动结合时,其效果优于单一刺激;②干预期间大鼠日均摄食量:常氧安静组保持平稳,其余各组均减少,尤以16.3%低氧运动组、13.3%低氧运动组明显;③下丘脑nesfatin-1和ghrelin水平:低氧结合运动可影响大鼠下丘脑nesfatin-1水平,其中13.3%低氧运动组的nesfatin-1水平最高;单纯的运动或低氧均可影响大鼠下丘脑ghrelin水平,而单一运动刺激效果强于单一低氧刺激,当二者结合时降低效果更明显;④双因素方差分析:体质量和ghrelin水平受运动的影响,体质量、Lee’s指数和摄食量受氧气体积分数的影响,体质量、nesfatin-1和ghrelin水平受运动×氧气体积分数的影响;⑤结果表明,8周低氧运动可能通过影响肥胖大鼠下丘脑nesfatin-1与ghrelin水平来减少大鼠的摄食量,抑制其体质量增长,降低其Lee’s指数,但具体机制需待进一步研究。 ORCID: 0000-0002-1519-7825(范锦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杂志出版内容重点:组织构建;骨细胞;软骨细胞;细胞培养;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骨质疏松;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常压下不同低氧(14.5%、12.6%氧含量)模拟高住低练对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mRNA表达的影响,为运动与低氧适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RT-PCR技术检测大鼠心肌HIF-1α mRNA水平.结果:与低住安静组和低住低练组比较,模拟海拔3000m急性模拟高住低练组和模拟高住低练组HIF-1α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模拟海拔4000m急性模拟高住低练组HIF-1α mRNA表达显著上调,模拟高住低练组则无显著性差异,而显著性低于急性模拟运动组.提示不同海拔低氧刺激与运动对HIF-1α mRNA表达的影响不同,3000m海拔比4000m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常压下模拟高住 (相当于海拔 30 0 0m)低练对大鼠促红细胞生成素及红细胞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四组 :低住安静组、低住低练组、常压高住安静组和常压高住低练组 ,高住组大鼠每天在模拟 30 0 0m高度休息 1 2h ,运动组大鼠每天在常氧状态下进行速度为 2 5m/min的跑台训练 ,1h/d,5d/w ,测定 4w后大鼠血清EPO、Hb、RBC及HCT变化。结果 :常压高住安静组和常压高住低练组大鼠血清EPO、Hb、RBC及HCT值均显著增加 (P <0 0 1、P<0 0 5) ,为提高机体摄氧水平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