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7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2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根据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创新教育,主要体现在教学观念转变、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创新、考核方式改革及第二课堂开辟几个教学环节,实践证明创新教育实施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明显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Ⅰ型神经纤维瘤病( NFI)患者有明显的骨质疏松和骨量减少[1-2],我们报道了神经纤维瘤病破骨细胞功能增强是引起骨改变的机制之一[3].骨桥蛋白(OPN)具有细胞因子和基质蛋白两种性质,能影响骨代谢平衡,造成骨质疏松.我们应用Nf1基因杂合型小鼠模型,研究外源性骨桥蛋白对其破骨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并与同源野生型小鼠破骨细胞功能进行统计学比较.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严重烫伤后大鼠组织Na^ ,K^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变化及三七对烫伤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Wistar大鼠制作40%,体表面积(TBSA)Ⅲ度烫伤模型,在伤后4,8,24和48h分别取大鼠心,肝和肾组织匀浆,用比色法测定Na^ ,K^ -ATPase和Ca^2 -ATPase活性变化。结果 严重烫伤后大鼠各器官组织内ATPase活性均呈进行性下降,并在伤后48h达最低点,但不同组织的酶活性下降模式不尽相同;同时,三七治疗组大鼠心,肝和肾组织Na^2 ,K^ -ATPase和Ca^2 -ATPase的活性均呈进行性增加,与单烫伤组大鼠比较各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三七对严重烫伤后大鼠重要生命器官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1997年~ 1999年 ,我们收治反复发作醒后心绞痛 (AP) 2 6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均为男性 ,年龄 45岁~ 6 3岁 ,均符合 WHO1979年冠心病急性心肌梗塞 (AMI)和 AP诊断标准。其中 AMI 8例 ,透壁性 (QMI) 7例 ,下壁 3例 ,前间壁 2例 ,局灶性 (V3)非透壁性(NQMI) 1例 ,其他为 AP。其 ECG示 ST- T缺血型改变特征明显 ,且随症状改善及恶化有动态变化。本组均有劳力 AP,全部有夜间、早晨睡眠醒后及 /或午睡醒后 AP发作 ,发作多在醒后 5 min内。在用药干预前 ,发作时间较固定 ,多在夜间 11时~凌晨 3时及午后 1时~ 3时。发…  相似文献   
5.
寄生虫感染,常引起宿主外周血液和虫体寄生部位嗜酸性粒细胞(Eos)、中性粒细胞(Neu)增多[1],这因为宿主对寄生虫产生的Eos趋化因子(ECF)和Neu趋化因子(NCF)引起的Eos、Neu聚集。作者探讨了旋毛虫幼虫的分泌排泄物(ES)及浸出液(EX)对Eos和Neu的趋化作用,以了解宿主对旋毛虫抗原的免疫应答。材料和方法幼虫ES抗原制备感染45d的小鼠肌肉内以人工胃液消化分离的活幼虫,经充分洗涤后取400条幼虫放入10mlPBS培养液(含青、链霉素各150U/ml),在37℃细胞培养箱中预培养6h,以除去可能来源于宿主的杂质,再将幼虫用PBS洗涤3次,更换培养液,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的影响。方法从脐静脉体外分离培养HUVEC,采用细胞培养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不同剂量rHuEP0(10U/ml、20U/ml、40U/m1)对HUVE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的影响。结果对组照及10U/ml、20U/ml、40U/mlrHuEP0实验组内皮细胞PCNA阳性表达百分率分别为(31±3)%、(40±5)%、(68±6)%和(65±5)%,与对照组相比,rHuEPO作用后内皮细胞PCNA表达明显增强(P〈0.05),且随rHuEPO剂量提高作用增强,呈剂量效应关系。结论rHuEP0可促进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7.
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对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对体外培养内皮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从脐静脉体外分离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采用形态学观察及Ⅷ因子相关抗原(Ⅷ-R Ag)检测进行内皮细胞鉴定,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rhEPO对HUVE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的表达变化.结果:rhEPO实验组内皮细胞PCNA与Cyclin D1表达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当rhEPO剂量提高到20U/ml时其作用最强.结论:rhEPO对内皮细胞增殖有明显促进作用,这种促进作用町能是其影响血管生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改革教学和考试命题方式,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循环系统为中轴,探讨组胚学与相关学科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9.
桃仁合剂对日本血吸虫病肝纤维化作用的形态计量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阐明桃仁对肝纤维化病变的治疗机理提供形态依据。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对日本血吸虫病肝内虫卵肉芽肿生物学参数、网状纤维含量进行了定量测定。结果:桃仁等对已形成的日本血吸虫性肝纤维化有明显的逆转作用。经中药治疗后血吸虫病肝内已形成的虫肉芽肿周长最大径及最小径缩小,病灶内网状纤维减少,纤维组织所占面积下降。结论:桃仁等参与了肝内纤维的降解和吸收过程,显示其有较好的抗血吸虫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基因型小鼠的破骨细胞功能变化,探讨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方法 选取神经纤维瘤病基因杂合型(Nfl+/-)和野生型(Nfl+/+)小鼠为研究对象,取胫骨干骺端行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染色,比较两组小鼠骨内破骨细胞含量.体外实验取两种基因型小鼠的骨髓单核细胞,观察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和细胞核因子K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诱导下的破骨细胞分化能力,测定两组破骨细胞形成、分化、贴附、迁移和骨吸收功能.结果 Nfl+/一小鼠骨内成熟破骨细胞数量比Nn+/+增多,细胞体积明显增大(TRAP阳性区面积占总面积的百分比分别为Nfl+/+,(0.8800±0.0014)%;Nfl+/-,(2.3300±0.0013)%,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培养的Nn+/-破骨细胞形成增多,(每1×105骨髓单核细胞形成的破骨细胞数分别为Nfl+/+,41.75±13.14:N仃+/-,61.17±18.17,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体外诱导培养的破骨细胞的黏附、迁移、骨吸收功能强(黏附细胞数量Nn+/+,53.00±11.08;Nil+/-,108.00±11.67,JP<0.01;迁移细胞数量Nn+/+,88.33±12.40;Nn+/-,239.83±67.77,P<0.01骨吸收面积百分比Nfl+/+.18.37%±0.0367;Nfl+/-,(40.4400±0.1052)%,P<0.01).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破骨细胞增多,功能增强是Ⅰ型神经纤维瘤病引起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