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恩度联合TACE序贯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2011年10月~2014年2月总共4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入组,随机分为恩度联合TACE序贯微波消融治疗组及TACE序贯微波消融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肿瘤治疗至进展时间(TTP)、临床获益率、生活质量(QOL)、治疗前后外周血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结果治疗组患者TTP延长、14d后治疗组外周血VEGF水平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临床获益率83.33%,对照组为77.27%,治疗组临床获益率稍优于对照组,但没有统计学意义,QOL两组患者均有改善,无明显统计学意义。结论恩度联合TACE序贯微波消融治疗原发性肝癌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正>肺硬化性血管瘤(sclerosing hemangioma of the lung,SHL)最初由Liebow和Hubbell于1956年首次命名[1],是少见的肺良性肿瘤。有其特征性形态学改变,组织起源至今是个迷,由于其非常少见,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认识不足及术前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滋阴益肾法对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患者T细胞活化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21例患者予滋阴益肾中药汤剂治疗8周。评价临床疗效,检测患者外周血活化的T细胞亚群比例(CD3VHLADR9的变化,检测血常规,观察不良反应。结果: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76.2%;难治性ITP患者CD3^+/HLADR^+较正常对照组高(P〈0.01),采用滋阴益肾法治疗后趋于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除5例患者出现腹泻外,其余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滋阴益肾法对难治性ITP有一定的疗效,不良反应小,可作为难治性ITP治疗的方法之一。使异常激活的T细胞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可能是滋阴益肾法起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5.
目的探讨内生场热疗联合TP(泰素+顺铂)方案化疗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5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n=60)采用TP方案联合内生场热疗,对照组(n=55)采用TP方案单纯化疗,均21d为1周期,完成2周期评价疗效、临床症状改善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41.6%,对照组为23.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毒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P方案联合内生场热疗可提高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中药肺积方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7例,随机分为两组:西药组(37例)常规化学治疗;中西组(40例)肺积方与化疗结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肿瘤稳定和有效率中西组为92.9%,西药组为86.5%,两组疗效相当(P>0.05);KPS评分两组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提高幅度中西组大于西药组(P<0.01);NK细胞活性中西组治疗后高于治疗前,西药组则有所降低(P<0.01);CD3+/HLADR+两组治疗后均高于治疗前,提高幅度中西组大于西药组(P<0.05)。结论:中药肺积方对晚期NSCLC患者具有一定的客观疗效,主要表现为稳定病灶、提高生活质量;其作用机理与提高患者的内源性NK、CD3+/HLADR+细胞从而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以协助控制肿瘤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消风散联合复方黄水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治疗皮肤毒性反应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40例皮肤毒性反应为轻、中度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消风散对症治疗结合复方黄水局部外敷,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口服多西环素配合局部氢化可的松乳膏),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随访半年以观察治疗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足疗程后试验组痊愈率16例,对照组14例。总有效率试验组100%,对照组90%。上述两个指标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治疗组有2例,对照组1例出现大便次数增多,均于3 d内自愈,考虑可能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酶抑制剂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结论消风散联合复方黄水治疗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皮肤毒性反应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自拟乳积方防治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09例手术后的乳腺癌患者,根据服药情况分为治疗组(乳积方配合西药组)57例和对照组(西药组)52例,观察患者的总生存率(OS)、无疾病生存率(DFS)、生存质量情况。结果:2组患者在年龄、月经状况、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表达情况、Her-2表达情况等基线资料方面,具备方差齐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时间13~126月,中位随访时间61月;2组3年DFS率分别为91.4%和6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OS率分别为100.0%和9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年DFS率分别为63.6%和3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5年OS率分别为93.5%和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存质量评分系统(FACT-B)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分,治疗组治疗后各项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部分功能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各项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积方配合西药治疗乳腺癌术后患者,可进一步延长患者总生存及无疾病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本研究采用中药肺积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通过检查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CD62P来对肺积方采用益气养阴法治疗肺癌进行疗效评价,从微观及临床角度探讨益气养阴法对非小细胞肺癌的作用,提供一种客观有效的治疗方法治疗肺癌。方法回顾性地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病例104例,按接受治疗方法异同,分为3组:中药组:肺积方为主治疗组:常规煎服,每日1剂,21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西药组:以含铂方案联合第3代化疗药物,如健择、紫杉醇等,采用3周方案,每21d为1个疗程,连用两个疗程;中西医结合组:肺积方与化疗联合治疗组:肺积方用法同中药组,化疗方案同西药组,每21d为1个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①肿瘤控制稳定有效率(CR+PR+NC):中医组:85.2%,西医组:86.5%,中西医结合组:92.9%。三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生存期:中西结合组生存期高于中药组和西药组,其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组和西药组生存期相当(P>0.05)。③CD62P含量:3组间比较CD62P变化的程度,中西医结合组比中医组和西医组都有明显的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积方以益气养阴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肺积方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机制可能与降低CD62P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